◎邵科
?
麗水市蓮都區瓶裝LPG產業發展對策
◎邵科
蓮都區隸屬于浙江省麗水市,目前尚未接通長輸管道天然氣,城市燃氣供應以瓶裝LPG為主。今后,隨著長輸管道天然氣的到來,瓶裝LPG市場將大幅縮減,本文著重探討“天然氣時代”蓮都區瓶裝LPG產業該如何發展。
麗水市蓮都區現有4家瓶裝LPG企業,各自建有1座液化石油氣儲配站,其中中心城區3座,碧湖鎮1座,總規模為660m3。各企業均建有自己的銷售和配送網絡,共建有供應站33個,均為Ⅲ級站,其中市區范圍內18個,其余15個分布在各鄉鎮。
進入門檻低。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地方政府逐步放開瓶裝LPG銷售市場,降低了終端市場進入門檻,越來越多的企業進入這一行業,市場由過度競爭轉變為惡性競爭,為非法經營者蔓延提供生存空間,特別是在一些鄉鎮,以代銷店形式存在非法供氣點,屢禁不絕,而政府監管立法滯后、執法不到位,也讓非法經營者有可乘之機。
產品差異化程度低。在LPG產業中,產品的差異性不大,企業難以實施品牌戰略,而產品的同質化競爭使得短斤缺兩、以次充好成為市場大部分企業的主要手段。
垂直一體化程度低。目前,LPG產業鏈上游批發、中游物流、下游零售企業之間的經營組織結構松散;瓶裝LPG經營企業進入市場或設立分銷網絡存在一定的區域行政壟斷,企業終端渠道建設和品牌建設受到制約,難以實現集約化和規模化發展,導致LPG產業的垂直化一體化程度較低。
產業集中度低。由于終端市場進入門檻低,各地瓶裝LPG經營企業數量眾多,產業結構分散。
當前,瓶裝LPG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發展二是安全,只有充分認識這兩個問題,尋求對策加以解決,才能在“天然氣時代”到來時,保持企業可持續發展。
企業發展面臨的問題。隨著長輸管道天然氣的到來,蓮都區將進入“天然氣時代”,天然氣的使用必將對液化石油氣的供應量和供應范圍產生影響,隨著管道液化石油氣置換為天然氣,液化石油氣在中心城區供應量將逐年減少,其他鄉鎮也會根據天然氣的發展呈現下降趨勢。但瓶裝氣以其投資小、供應靈活等原因,仍有其長期存在的市場和必要。由于管道供應的局限性,各鄉鎮仍將以瓶裝液化石油氣為主。即使管道燃氣已經到達的區域,因房屋裝修、灶具改造等各種原因,管道氣氣化率也不可能達到100%,仍有部分用戶使用瓶裝液化石油氣。
企業安全面臨的問題。隨著城市建設范圍的擴大,原先處于郊區的儲配站將可能被居民區包圍,周邊環境的復雜性,將對企業安全運營造成影響。而企業設置的LPG供應站,由于受客觀條件所限,布局不夠合理,且大多設施簡陋,防火間距也難以滿足規范需要。盡管這些供應站對活躍市場、方便用戶起到了積極作用,但因無序發展,環境比較復雜,設施比較簡陋,經營規范性較差,不同程度上存在安全隱患,威脅自身和周邊安全。
預計到2016年底,蓮都區市區將可以使用上天然氣,天然氣取代LPG,管道氣取代瓶裝氣的市場地位將是大勢所趨,盡管瓶裝LPG的使用仍將長期存在,但本地的瓶裝氣企業應主動調整,以適應今后的市場需要。
瓶裝LPG企業應做好整合文章。由于LPG行業產能過剩,商業模式粗放,市場過度競爭,使得LPG行業利潤日趨下降;天然氣市場發展,使得LPG原有的市場空間不斷被壓縮;與此同時,各級政府高度關注,不斷加大市場整治力度。這些因素都促使瓶裝液化石油氣企業的整合意愿加強。政府部門應順應形勢,因勢利導,引導企業進行整合重組,改變原先企業規模小、分布散,發展重量不重質的特點,整合現有的瓶裝氣企業,采取股份制改造的方式,將4家瓶裝氣企業整合為2家較大規模的企業,這樣既有利于資源的集約利用,也有利于企業規模化經營,減少經營成本,適應市場的需要。
瓶裝LPG企業應做好轉型的文章。目前各瓶裝LPG企業業務主要以零售為主,直接面向終端用戶,由于今后用戶數量的減少,且分布更趨分散,若繼續按照現有模式,勢必影響企業的發展,甚至會威脅到企業的生存。企業應盡快改變現有以零售為主的經營模式,由于蓮都區周邊縣、市,在今后較長的時間內,仍將以瓶裝LPG消費為主,而周邊縣市LPG企業大多規模小,氣源組織能力差,與上游供氣企業談判能力弱,因此蓮都區的瓶裝LPG企業可面向周邊縣市逐漸增加批發業務的份額,提高儲氣周轉率的同時,減少小瓶充裝,也有利于節約人力和物力開支,降低運營成本。而購氣量的增大也有利于與上游供氣企業的談判,達到小企業抱團取暖的效果。
合理建設和布局供應站,提高經營的安全性。瓶裝LPG供應站是聯系儲配站和用戶之間的重要環節,“天然氣時代”將要求供應站有更合理的數量和布點,這關系到居民用氣的方便程度、單瓶運輸的距離長短、供應站的經濟效益、供氣環節的安全性等多種因素。合理的布點原則是總體布局成敗的關鍵,為此需遵循以下原則。
分區供應與就近供應相結合。原則上以鄉鎮、街道為單位劃分供氣區域,適當控制供應站的輻射范圍,防止無序競爭。但也要防止搞一刀切,過度條塊分隔,所以對于與A鄉鎮供應站相鄰的B鄉鎮的邊界地區,如果在交通上更為方便的話,也可由A鄉鎮的供應站供氣。
供應站規模與供氣半徑相協調。供氣站的規模越大,覆蓋范圍就越大,同一地區設置的數量就越少,管理上就越方便。但是隨著覆蓋范圍的擴大,勢必造成供氣半徑的增大,氣瓶配售距離的增加,在運輸成本和供氣的及時性上都會有不利的一面。合理確定供應站規模、適度控制供氣半徑,根據用戶密集度和交通方便程度有區別的控制規模,對于城區和主要建制鎮的建成區,規模適當考慮大一些,而對用戶分散的偏遠地區,則規模適當小一些。
規劃和現狀相結合。根據規劃用氣量設置供應站,但同時要考慮原有的供氣設施的利用。對于原有符合要求的供應站,且布局基本符合要求的,要盡量予以保留。對于合理供氣距離內的儲配站,可同時作為供應站。
分散和集中相結合。從單瓶供應距離來說,供應站越分散布置,越方便供應,但是分散布置要增加土地的占用。根據部分鄉鎮由多家企業設有供應站的現狀,規劃考慮集中設置,一個供應站可分幾個區塊,多家企業可在內設點。
(作者單位:麗水市市政設施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