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朋
?
基于流程化的調控應急處置管理
◎劉朋
為強化調控系統規范化和精益化管理,提高調控系統應急處置能力,盡可能縮短在事故下對供電用戶停電時間,最大限度降低在電網故障情況下對用戶供電影響,提升優質服務水平,棗莊公司根據電網運行情況,在深入分析電網故障停電事故基礎上,結合“大運行”運轉模式及棗莊電網運行實際,從風險預控、分析判斷、事故處置三個階段著手,完善應急處置流程,量化處置環節標準;并制定應急評價指標,將電網事故分為三類,對調度、監控、運維事故檢查、判斷、匯報、處理提出規范要求,健全應急評價保障;由調控中心牽頭組織,搭建多維一體平臺,共同強化管理職能,跨單位橫向整合信息資源,創建閉環深化機制,大幅縮短調控應急處置時間,切實有效提升電網應急處理能力,提升調度精益化管理水平。
基于流程化的調控應急處置管理核心有三點:一是規范量化處置流程,提高應急處置可操作性;二是規范量化評估管理,形成電網故障應急處置月度分析制度,對應急處置進行定量分析,總結,查找處置中的問題,并及時整改;三是統籌整合閉環管控。通過跨單位、跨專業統籌整合信息資源,開展預案審查、聯合反事故演練、事故評估,同時管理層加強對作業層應急出資工作指導,作業層向管理層反饋處置標準存在的問題,管理層組織研究改進,改善處置流程、形成閉環管控,提升管控水平。
規范量化處置流程。將應急處置流程劃分為風險預控、分析判斷、事故處置三個階段,對流程進行細化完善,并對其中16環節制定26條工作標準,從源頭對風險進行控制,制定應對措施,將處置環節標準化,確保應急處置過程更加清晰,更有操作性。
創新性的將風險預控納入應急處置流程,劃分5個環節,制定14條標準,針對風險工作從源頭控制風險、做好應急處置準備,提高處置效率。并著重對監控系統應用功能進行優化,對監控運行風險進行排查、整治,提高事故判斷效率。
分析判斷階段細分為5個環節,制定5條標準。著重在加強重要信號分析,規范事故匯報。通過對事故時信號分析,總結出6類典型故障重要信號、加快監控員事故判斷;總結出5種事故典型匯報表,匯報簡明、規范、突出重點,縮短匯報時間。同時強化繼電保護故障信息系統在事故判斷中的應用,要求調度員在故障時的調閱繼電保護故障信息系統故障信息,納入事故判斷依據,并與監控EMS系統進行比對,通過該系統與監控EMS系統實現“故障信息雙確認”,確保信息可靠。
事故處置階段細分為6個環節,制定7條標準,著重在精簡調控聯系環節,最大限度減少市調調度、地調調度、地調監控三者聯系環節,縮短往復聯系時間,充分發揮調控一體化的整體優勢。優先采取合環或備自投方式換電,事故情況下緊急控制負荷時,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優先采取合環或者備自投換電方式,迫不得已時才能采取停電換電或者直接拉停負荷措施,盡量減少變電站或者用戶停電。
規范量化評價管理。首先規范量化了評價標準:傳統應急評價指標只有正確性要求,棗莊公司率先提出了調控應急處置的及時性要求。按照事故對電網安全和電力供應的影響程度將電網事故分為三類,根據不同的電網事故制定相應指標,指標涉及參與事故處置的所有人員,即調度、監控、運維,對時間、人員數量等各方面工作都做了全面詳細要求,便于應急處置分析評價。其次建立健全評價保障:建立電網故障事故應急處置月度分析總結機制,對調控應急處置及分析評估作出全面細致要求,組織各單位采用月度小結、半年總結,輔之專題研究方式對應急處置效果實施分期、分級評價。并常態化開展專項檢查,對暴露問題和不足,制定措施及時整改,并納入“大運行工作評價體系”考評。
形成統籌整合閉環管控機制。一是搭建多位一體平臺。建立跨單位、跨專業“雙跨”協同平臺,即調控牽頭組織,運檢、安保橫向跨專業協同參與,共同強化管理,對涉及應急處置的供電企業、直屬企業(檢修分公司)跨單位橫向開展預案審查、聯合反事故演練、事故評估等,促進調度、監控、運維“三位一體”建設。二是創建閉環深化機制。管理層與作業層閉環管控,相互促進,提升成效,即:公司本部職能部門指導基層單位,熟悉規范,開展事故處置月分析總結和專題探討,提升應急處置水平;基層單位反饋意見,完善標準規范,形成良性循環。
傳統傳統事故處理側重事故的事中、事后處理,基本只有分析判斷、事故處置兩階段。基于流程量化的調控應急處置創新性的將風險預控納入應急統籌,分風險預控、分析判斷、事故處置三階段;通過對每階段進一步梳理總結,對各環節建立量化標準,量化率達84% ,調控應急處置可操作性高。
傳統應急評價指標只有正確性要求,基于流程量化的調控應急處置率先提出了調控應急處置的及時性要求,指標涉及參與事故處置的所有人員,即調度、監控、運維,且對時間、人員數量等各方面工作都做了全面詳細要求,且都進行標準量化,使應急處置評價更加客觀可靠。
傳統應急評估分單位、分專業,即供電企業、直屬企業(檢修分公司)按照調度、監控、運維分別開展評估,基于流程量化的調控應急處置建立了跨單位、跨專業“雙跨”協同平臺,即調控牽頭組織,運檢、安保橫向跨專業協同參與,共同強化管理,對涉及應急處置的供電企業、直屬企業(檢修分公司)跨單位橫向開展預案審查、聯合反事故演練、事故評估等,促進調度、監控、運維“三位一體”建設。同時形成公司管理層與作業層閉環管控,完善標準,形成良性循環,相互提升。
在未實施新調控應急處置管理前,事故發生后,因信號較多,檢查項目復雜,監控事故判斷時間在8分鐘左右,因事故匯報內容未規范,監控匯報市調內容較繁瑣,匯報時間在3分鐘左右,匯報流程復雜,地調監控對市調,市調對地調,地調再對地調監控,電話聯系占用過多事故處理時間,調度在接到市調命令后,還需再次分析,考慮故障處理方法,再下令監控操作,事故處理總耗時20分鐘,在實施新調控應急處置管理流程后,對發生的各類事故分析,處置總共耗時15分鐘,調控應急處置時間縮短25%。
通過實施流程量化的調控應急處置管理,堅持分析量化、部門協同、統一管理和考核評價,切實提升電網事故處置效率,保障居民和企事業單位正常可靠供電,有效應對電網運行風險,促進電網和公司發展,達到電網安全和優質服務的目標。
(作者單位: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棗莊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