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麗霞
?
公允價值計量對財務報表的影響研究
文/張麗霞
摘要:隨著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公允價值計量逐漸被我國所應用,不僅能夠進一步規范企業財務人員的行為方式,而且對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在公允價值計量的作用下,對企業財務報表結構和披露內容產生重要影響,但只有在公允價值應用中,才能確保我國市場經濟的平穩發展。為規避不良影響,有關人員有必要對其具體影響進行分析,本文不僅分析其影響,而且提出有效應用公允價值計量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公允價值計量;財務報表;影響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深入,使企業面臨著更為激烈的競爭環境。財務報表能夠正確反映企業財務狀況,對企業發展有著決定性影響。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引入下,對財務報表的結構和披露內容產生重要影響,但能夠進一步規范企業財務人員的行為方式,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因此,相關人員應就公允價值計量對財務報表影響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對策建議,引導企業更好應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
(一)公允價值計量影響財務報表的結構
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應用,對財務報表結構產生重要影響。首先,就新會計準則而言,應在資產負債表中增添公允價值計量項目,如交易性金融資產、投資性房地產等內容,是對傳統計量方式的根本性改變。傳統會計準則中,關于短期投資的計量方式主要是在成本和市價比較之后的計量,而新會計準則中,公允價值計量是將短期投資直接轉化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其次,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應用中,將子長期債權投資規劃為交易性金融資產項目中,且對其披露內容產生一定的影響。最后,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應用條件下,對流動負債增設一系列項目。由此可見,公允價值計量對財務報表結構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1]。
(二)公允價值計量影響財務報表披露內容
公允價值計量對企業財務報表披露內容有一定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影響交易性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劃分。公允價值計量在金融資產中有著較多的應用,主要根據管理層人員而積極開展資產劃分工作。對于不同計量方式的金融資產,其計量結果可能產生較大出入問題,為企業財務報表造假制造機會。在劃分交易性與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過程中,應對二者劃分加以有效界定,并有效記錄,為企業財會人員積極開展公允價值變動計量工作提供有力依據,確保企業財務報表披露內容的真實性。
其次,就我國投資性房地產行業而言,如若通過公允價值計量方式進行財務計量,則會獲得巨額利潤。由于我國市場環境相對不完善,且受會計準則的制約性影響,許多房地產單位或機構未能有效采用公允價值計量方式,二是沿襲傳統計量模式,即成本計量模式。可見,公允價值計量對財務報表披露內容有影響[2]。
再次,公允價值計量影響著非貨幣性資產的財務報表披露內容。隨著新會計準則的應用,對企業置換交易有著明確的規定,要求企業必須對置換交易中換出資產加以詳細的附注說明。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影響下,企業置換交易中,可能獲取更多的賬面利潤,使利潤操縱空間逐漸加大。
最后,公允價值計量直接影響企業債務重組。對于企業發展而言,如若企業財務面臨困境,則通過債務重組方式,可能使企業重生。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應用中,不僅能夠使企業受益,而且可能使債權人豁免債務,對企業經營發展產生積極影響。基于此,企業財務報表披露內容必然發生改變,可見公允價值計量對其影響較大[3]。
在新會計準則實施后,對公允價值計量方式提出,既可能為企業發展帶來機遇,也可能被不法人員所利用,對企業發展產生阻礙影響。所以,相關人員有必要針對公允價值計量方式應用問題而提出合理的對策建議,使公允價值計量模式更具可靠性,促進企業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一)完善評估制度
資產評估和公允價值計量之間聯系密切,其結果、特征等方面與公允價值計量比較相似。由于我國市場機制相對不完善,使公允價值計量工作存在阻礙影響,而通過完善評估制度,能夠使評估資料為公允價值計量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對推動我國公允價值計量發展進程發揮著重要作用。對此,應從以下幾方面而著手:首先,建立資產評估機構,并指派專人積極開展評估監督工作,規避違規行為和提高工作效率,確保評估結果和評估過程的有效性。其次,對評估人員加強培訓,使之能夠強化思想意識和提高自身道德修養水平,確保評估工作順利進行。再次,針對企業或個人建立有效的誠信檔案,為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有效應用奠定堅實的基礎條件,同時營造誠實守信的公允價值計量環境,對提高財務報表真實可靠性發揮著重要作用。最后,加大違規查處力度,保證相關人員能夠積極開展評估工作,為企業相關人員提供有力的財務報表依據。
(二)加強公允價值計量理論研究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應用是必然趨勢,而加強對公允價值計量理論的研究具有必要性。公允價值計量理論的完善,能夠為企業提供計量標準,對企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首先,國家應建立專門的機構或組織,為公允價值計量理論研究提供良好條件,有利于實現我國和國際之間的理論接軌。其次,加強公允價值計量理論研究時,必須在實踐基礎上而開展,有利于促進理論和實踐的有機融合[4]。
(三)營造良好的法律環境
進一步加強法律法規建設,營造良好
下接(第6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