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云(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西安 710300)
?
淺析微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高職數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楊愛云
(陜西國防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西安710300)
摘 要:本文針對目前高職數學課程改革過程中在教學內容設置、教學模式和方法選取、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微任務驅動教學模式是解決以上問題上的有效方法的觀點,并進一步闡述了在《高職數學》課程教學中實施微任務驅動的方式方法和意義。
關鍵詞:高職數學;教學改革;微任務;有效性
當以“理論夠用,突出專業技能培養”為方向的教學改革思想逐漸成為高職數學課程教改的主流后,如何通過課程內容的有機整合、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的合理配置以及課程考核制度改革以實現課程教學的有效性就成為提高《高職數學》課程教學質量的關鍵。
首先,高職數學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缺乏對學科體系、課程應用性和學生學情的嚴格考量,致使課程教學內容的適應性差。目前,大多院校依然采取直接刪減教學內容,降低理論教學要求的簡單方式來應對課時減少的現實狀況,從而造成課程教學內容的表面化、簡單化,不利于科學理論體系結構的建立;加之教師多從純數學角度授課,忽視了知識產生實際背景的應用價值,和專業知識結合少,使得數學課程與專業的相關程度越來越低,其作為后續專業課程服務的功能也越來越被弱化,這樣既不利于學生數學思想和方法的形成,難以形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無法讓學生真切體會到課程學習對于專業課學習的重要性,更重要的是對于學習基礎普遍較差、學習習慣養成較差,學習的良好品質缺乏等學情,現有的課程教學內容設置只考慮了專業的不同需求、缺乏針對性和靈活性,不能充分顧及學生的個體差異,這些都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主動性的調動。
其次,課程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的改革缺乏徹底的革新行動,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不到充分重視。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雖然早已確立,但因為教學模式與教學方法大多仍停留在傳統的填鴨式的知識傳授方式下,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并未得到充分重視,也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和良好學習品質的培養。
再者,課程的考核方式簡單,無法全面發揮考核的功能。由于課程內容設置仍受到學科體系的禁錮,知識點設置過多,任務目標設置過大,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沒有突破性進展,使得課堂教學仍以教師講授為主,教師無暇顧學生的階段性學習情況和學習成果而以一次末考成績評定學習效果。這種傳統的評價方式,忽視課程考核的階段性評價,從而無法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課程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也很難發現學生學習態度與方法的進步發展情況從而實現考核的激勵功能。
針對上述問題,在“大則罔,小則獲”的教學思想指導下,高職數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先將教學任務依照知識的內在邏輯或采取分類進行細化,形成“微任務”(微任務可以是一個知識點、技能點,也可以是一個小問題),然后借助“微任務”的解決過程實現教學內容的傳授。
2.1微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的教學過程設計
微任務驅動教學模式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首先要求教師在每堂課前根據《高等數學》課程的特點,結合學生專業特色,預先制定好與教學內容關系緊密并且難度適應學生現有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的微任務,在明確微任務的前提下,教師帶領學生去發現完成任務的方法途徑,伴隨任務的完成過程,教師完成對教學內容由淺入深逐步灌輸,學生則從中學會了分析問題、思考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
2.2微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的課程內容設置
微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的課程內容設置要以微任務為依托,以“必須、夠用、實用”為原則,以“服務于專業,服務于學生”的價值取向為目標,將數學建模思想逐漸滲透到理論教學過程中,突出量化分析的基本思維方式和表達交流模式。課程理論體系建構應以高職學生的可接受程度為尺度標桿,淡化艱澀、繁瑣的理論推導,重視概念講解和知識背景分析,結合大量與專業貼近的案例,加強數學的實際應用教學,提供充足但“簡潔、夠用、實用”的數學知識。課程實踐體系的建構要求在解決微任務的過程中,抽象出相應的數學模型,求解模型,最終將結果用于解決實際問題,力求形成“專業背景—數學求解—回歸專業應用與拓展”的知識學習與應用模式。
2.3微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的課程教學手段和方法的配置
在微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教師如何做到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對于微任務解決所需要的數學理論知識的講解,給學生以充分的學習思考的時間,以確保學生在教學過程中主體地位的發揮;另外,如何做到對于任務完成過程中學生所遇到的問題有效指導和消極畏難情緒的及時疏導是課程教學方法和手段選擇的基本出發點。在微任務實施過程中,建議主要綜合運用精講多練、案例教學、分組討論、實踐教學等方法,適當借助信息化教學手段將課堂教學由“被動的教”轉變為“主動的學”,鼓勵學生多練習、多實踐,以指導學生系統地學習數學理論知識,提高用所學數學知識結合現代化手段解決實際問題的實踐應用能力。
2.4微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下的課程考核方式的改革
微任務驅動的教學過程中的分組討論法、實踐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實施都將使“過程考核”落到實處,而“目標考核”也可探討分章節階段性考核的形式。這種“基于微任務實施的過程考核與目標考核相結合”的考核形式的實現將有利于實現對學生知識掌握和能力形成過程的全面、科學的考核評價,也有利于考核的階段性評價和激勵功能的實現。微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的實施顯然有益于課程考核功能的全面發揮。
總之,微任務驅動教學使得《高等數學》課程教學目標進一步明確和細化,教學過程可控性加強,所以對于微任務驅動下的教學過程設計、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合理應用配置,以及如何分階段記錄學習相關情況以實現對教學的有效監督和科學評價等問題展開系統的理論研究必然使得高職《高等數學》課程的教學效果有所改觀,更好地實現課程引導學生主動思考、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實踐應用技能的教學目標。
DOI :10.16640/j.cnki.37-1222/t.2016.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