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曉峰
?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是黨從歷史到未來的深邃智慧
顏曉峰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以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主線,將歷史、現實與未來連接起來,提供了實現新的奮斗目標的勇氣、智慧和力量。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是要掌握黨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的基本規律,懂得黨不斷發展壯大的力量來自哪里,領會黨始終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歷史經驗,提高黨領導治國理政的能力水平。
勝利之道;力量之源;先進之基;智慧之要
中國共產黨95年的歷史,是深刻改變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前途命運與逐步壯大黨的力量同步發展的歷史,是為中華民族作出偉大歷史貢獻與黨的自身建設取得重大成效相互促進的歷史,是在中國建立和建設社會主義與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相輔相成的歷史。95年來積累了寶貴的歷史經驗,創造了豐碩的精神財富,形成了百年中國的璀璨結晶,留下了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庫富礦。在民族復興從歷史走向未來的關鍵節點,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以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為主題,把歷史、現實和未來貫通一體,科學指明了黨在新的征程中的出發點、連接點、生長點,提供了走向新的勝利的勇氣、力量和智慧。
歷史是教科書、營養劑,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是一部經典、精深的教科書,一副精煉、良效的營養劑。悠久深邃的歷史猶如聚變而成的礦藏,蘊育積存著巨大的能量,燃燒釋放出耀眼的光芒,為后人照亮前行的道路。
95年來,黨的歷史與爭取民族獨立與富強、人民解放與幸福緊緊連在一起,接續取得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成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就,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勝利來之不易,勝利必有其道。敵我力量對比極為懸殊,斗爭形勢極為險峻,革命經受重大失敗,中國共產黨怎樣從弱勢中崛起、在絕境里重生、歷苦難而輝煌;在一窮二白的落后國家里建設社會主義,在外部封鎖遏制的環境中發展國民經濟,在沒有經驗缺少樣本的條件下探索發展道路,中國共產黨怎樣完成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獨立自主地建立起工業體系和科技體系,走出蘇聯模式、開辟新的道路;經歷“文化大革命”的嚴重錯誤,面對蘇東劇變的嚴峻考驗,進行改革開放前所未有的革命,中國共產黨怎樣使中國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讓人民從貧困到全面小康,“使具有500年歷史的社會主義主張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開辟出具有高度現實性和可行性的正確道路”。95年的勝利、成功和成就,包含著獨特的規律、豐富的經驗、深刻的啟迪,包含著通向未來的堅實基礎和勝利之道。從根本上說,就是黨的勝利之道與時代進步潮流相吻合,與中國發展趨勢相一致,與人民利益要求相統一。勝利之道即是歷史之道,順之者昌、逆之者亡;歷史之道即是終勝之道、長勝之道、全勝之道;歷史之光簡潔而透亮、樸素而深邃、沉穩而剛健。
勝利從未有窮期,民族復興的道路仍然漫長而艱巨。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勝利,是十八大后黨的第一個決戰性目標。雖然勝利的對象和內容不同于解放戰爭的“三大戰役”,但貫穿黨的歷史的勝利之道卻是相通乃至相同的,歷史之光不會衰減、不會失效。勝利之道是遵循規律之道。中國革命的勝利說到底是我們黨順應了中國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滿足了廣大貧苦農民對土地權的要求,因而得到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擁護支持。今天,決勝全面小康新的歷史進軍,是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關鍵一步,是當代中國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全面進步,反映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流與脈動,是13億多中國人民的共同期盼。合規律、得人心,這一奮斗目標一定能夠實現。從時間指向看,我們是走向未來,但從規律指向看,我們又是在回歸歷史,是在歷史的勝利中學習未來的勝利之道。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講話中強調的:“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p>
推動歷史前進的是各種力量,偉大勝利依靠偉大力量。力量多種多樣,概括地說,有硬實力和軟實力。共產黨和國民黨的幾十年較量,導致最終結局的實質,是整體力量對比發生了根本變化。在經濟實力、人口實力、軍事實力等方面,我們黨在土地革命戰爭等時期遠遠比不上國民黨,所以才使得中國革命呈現出極為殘酷、危險、艱難、漫長的特征。但中國共產黨從成立之日起,就有著敵人所不能比擬的優勢力量,有著敵人所不具備的強大力量。從根本上說,我們黨的力量之本在人民,“人民戰爭就是那無敵的力量”。同時特別要強調的是,最令敵人所震撼、最令歷史所垂青、最令后人所敬仰的,就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力量,就是黨的初心。這種精神力量表現為革命理想高于天,“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堅定信仰,表現為前赴后繼、沖鋒陷陣、浴血拼殺的英雄氣概,表現為從失敗中屹立、從挫折中奮起的堅韌意志,表現為不圖錢財、清正清廉、官兵一致的道德境界,等等。因此,我們黨的精神力量轉化為軍事力量、物質力量,極大增強了黨的整體力量。“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從歌詞到旋律都洋溢著我們黨和人民軍隊朝氣蓬勃、意氣風發,滲透出強勁的力量自信、力量自豪。歷史昭示我們,堅定的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的靈魂,是精神力量的不竭源泉,有了這樣的力量支撐,就能夠無堅不摧、百折不撓。
新形勢下,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同樣需要強大力量的支持,同樣需要鍛造增強實現宏偉目標的總體力量。要實現從世界大國向世界強國的邁進,這不僅包括經濟之強、科技之強、軍事之強,而且更加需要文化之強、精神之強、信念之強。執政黨的精神世界、理想追求、價值行為,對整個民族的精神水準、信念狀況、道德境界,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凝聚和激勵全民族萬眾一心向復興的精神力量,仍然要求中國共產黨站在高地、走在前列、做出樣子。面對“四大考驗”“四種危險”,確有一些黨員、干部,思想滑坡、精神頹廢、理想失落、信仰虛無。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一個政黨的衰落,往往從理想信念的喪失或缺失開始?!毙碌臍v史條件下堅定全黨的理想信念,既要面向未來,從當今世界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總趨勢、當代中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大前景中,建立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現實基礎;又要尋覓歷史,從黨、軍隊和人民的恢弘歷史中,從“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的革命理想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壯麗史詩中,牢記初心,升華精神境界、激揚價值理想。這是理想信念的尋根之旅,是穿透迷霧的尋光之旅。物質世界越豐富,共產黨人的精神世界不僅不能萎縮,而且要更加高尚;價值觀念越多樣,先進分子的道德情操不僅不能退化,而且要更加純潔。
在一個屬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古老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是社會主義革命史上激動人心的奇跡;在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大國建設社會主義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上驚天動地的奇跡;在一個黨員隊伍非無產階級成分占多數的情況下建設成馬克思主義先進政黨,是無產階級政黨史上發人深思的奇跡。鍛造和保持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是解讀這三大奇跡的密碼。堅守從建黨時起就牢固定位的黨的先進性,我們黨站在人類歷史的發展前列,用科學社會主義的理想塑造20世紀之中國,同時根據中國實際,先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再轉入社會主義革命,將黨的先進性體現于革命階段性之中,轉化為社會形態的先進性。堅守始終擔當“兩個先鋒隊”的先進性,我們黨站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高度,用社會主義現代化引領20世紀后半葉和21世紀的中國,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程統一于一體,將民族復興、社會主義、人民富裕統一于一體,黨的先進性體現在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之中,體現在追趕人類科技革命、經濟騰飛、社會文明的潮流之中。堅守馬克思主義政黨的先進性,我們黨著力糾正黨內存在的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著力改造思想上政治上道德上不夠純潔的黨員,堅持不懈用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成果教育和武裝黨員干部,不斷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把保持黨的先進性作為黨的建設根本任務、中心課題,努力防止黨的隊伍發生退化、蛻變。不忘初心,最重要的就是不忘以遠大理想和崇高追求為核心的先進性;精神力量,最根本的就是以先進性為內涵為標志的先鋒精神;歷史之光,分析其光譜,就是令人敬仰、照亮前程的先進之光。
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也是我們黨的寶貴初心。歷經了95年滄桑歲月,擁有8800多萬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連續執政67年,在“四大考驗”“四種危險”的環境中,始終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其艱難性和艱巨性世所罕見。處于民族復興由大向強的關鍵階段,站在從歷史走向未來的關鍵時刻,中國共產黨要履行好對歷史、對民族、對人民的莊嚴使命,要為13億多中國人民立起一個活生生的精神高地、道德高地、價值高地,要在世界工人階級政黨和馬克思主義政黨史上留下光輝篇章,唯有不忘初心,在全面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中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勇立潮頭、破浪前行。新形勢下,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面臨新情況,對怎樣有效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提出新要求。比如,怎樣壯大先進性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基礎。黨的先進性依存于黨所代表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黨的先進性建設不僅要注重自身建設,還要在發展先進生產力和先進生產關系中建設先進性的經濟基礎。比如,怎樣擴大先進性的社會基礎。隨著我國社會結構變化,8800多萬黨員的社會成分多種多樣,既要堅持發揮工人階級在先進性建設中的領軍作用,又要充分開發其他社會群體中內在的優秀品質,拓展先進性的源泉。還比如,怎樣在新形勢下弘揚黨的優良傳統、保持黨的先進性純潔性。運用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武器,敢于開展斗爭,仍然是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法寶。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同一切弱化先進性、損害純潔性的問題作斗爭,祛病療傷,激濁揚清。全黨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氣,著力解決黨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不斷增強黨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無論時代如何變化,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是貫穿黨的全部歷史的一條主線,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建設永遠在路上。
一個政黨在近一個世紀的風雨征程中,不斷走向勝利、取得成功,要有一個崇高理想為引領,要有一條正確道路為基礎,要有一種堅韌意志為支撐,要有一批先鋒骨干為前驅,還要有一種高超智慧為條件。在遵義會議上,紅軍選擇了毛澤東,全黨選擇了毛澤東,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經過革命和戰爭實踐的檢驗比較,證明了毛澤東是最有能力、最富智慧、最具希望將黨和紅軍從危機中挽救出來,進而領導革命走向勝利的最佳領袖人選。“抬頭望見北斗星,心中想念毛澤東”。無論是“橫掃千軍如卷席”的反“圍剿”勝利,還是“四渡赤水出奇兵”的“用兵真如神”勝算,等等,毛澤東的軍事戰略思想和作戰指揮藝術都顯示出一種超越性的大視野、大氣勢、大手筆、大智慧。正如《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中指出的,如果沒有毛澤東同志多次從危機中挽救中國革命,如果沒有以他為首的黨中央給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和人民軍隊指明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我們黨和人民可能還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長時間。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智慧,是全黨集體智慧的結晶,是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產物,是人民中間蘊藏的聰明才智的提升。改革開放以來,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中央領導集體、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中央領導集體、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團結帶領中國人民進行改革開放新的偉大革命,極大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極大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極大增強社會發展活力,使中國趕上了時代,實現了中國人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偉大歷史貢獻,包含著卓越政治智慧的作用;歷史偉大飛躍,內涵著治國理政能力的推進。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是要傳承和豐富黨的歷史智慧。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勇于實踐、善于創新,深化對“三大規律”的認識,形成一系列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展現了治國理政的高超智慧、卓越藝術、精湛才能,“八個不斷推向前進”就是集中體現。黨中央努力保持中高速發展與中高端水平相匹配,強化改革動力與保持社會穩定相協調,破除沉疴積弊與重塑政治生態相結合,糾風反腐提振黨心與保障民生凝聚民心相一致,加強黨的領導權威與增強社會創造活力相統一,大國治理與大國外交相配合,實現奮斗目標與著力防控風險相統籌,保證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如期進展,將為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打下堅實基礎。站在從歷史走向未來的交匯點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要實現,也一定能夠實現。
【作者系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教研部研究員】
E2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