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大連艦艇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
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
海軍大連艦艇學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習主席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我們要深刻領悟到走好中國道路,必須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必須堅持改革正確方向,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全面深化各領域改革;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規律,堅持正確的方法論。
“七一”講話;改革開放;堅定不移
習主席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指出:堅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就要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勇于全面深化改革,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解放和增強社會活力,不斷把改革開放推向前進。這一重要論述既進一步明確了全面深化改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的地位作用,又進一步回答了為什么要和怎么樣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即進一步闡明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意義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總目標、路線圖、方法論等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習主席指出: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最鮮明的特色,是我們黨在新的歷史時期最鮮明的旗幟。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這一重要論述,既進一步闡明了走好中國道路必須堅定不移高舉改革開放旗幟,又進一步強調了改革開放的重大意義。
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全方位的改革開放,使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國經濟總量由1978年僅居世界第10位,到2010年超過日本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經濟總量占世界的份額由1978年的1.8%提高到2015年的15%;人民群眾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鄉居民擁有財富明顯增加,貧困人口大幅減少;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已躍居世界第一,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大幅提升、國際綜合競爭力顯著增強。改革開放是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根本動力。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今天中國經濟的繁榮局面、就沒有今天中國人民的幸福生活、就沒有今天中國舉足輕重的國際地位。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事業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
改革開放是決定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30多年來,我國改革開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偉大成就。但是,當前我國依然面對許多突出矛盾和問題,如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區域發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過大的問題,教育、就業、社會保障、醫療、住房、生態環境、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社會治安等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等等。改革是由問題倒逼而產生的。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面對經濟社會雙重轉型的壓力、利益格局深刻調整的矛盾,要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必須堅決破除一切妨礙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弊端,全面深化改革開放。
習主席指出: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這一重要論述,進一步強調了改革走什么路這個帶根本性的方向問題。方向問題至關重要,堅持什么樣的改革方向,決定著改革的性質和成敗。改革不能走封閉僵化的老路,就是離開不斷改革,制度自信也不可能徹底、不可能久遠。實踐證明,改革走封閉僵化的老路,就不可能走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改革不能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就是改革開放是有方向、有立場、有原則的,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不斷前進的改革,而不是對社會主義制度改弦易張;偏離了堅持和改善黨的領導、偏離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就南轅北轍了;在涉及道路、理論、制度等根本性問題上,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須立場堅定、旗幟鮮明。需要改的必須堅決去改,應當堅守的必須牢牢堅守。要有這種政治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
習主席指出:我們要把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這一重要論述,進一步闡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把它作為總目標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要求,也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是一個有機整體,相輔相成,有了好的國家治理體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發揮國家治理體系的效能。要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勇于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創新,讓制度更加成熟定型,讓發展更有質量,讓治理更有水平,讓人民更有獲得感。
習主席指出:我們要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這一重要論述進一步描繪了全面深化改革的路線圖。
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這是一個帶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重要判斷,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符合我國經濟轉型升級需要、符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中國的改革開放之路是由經濟領域開啟并由此引領其他領域改革的。當前,全面深化改革也必須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通過經濟體制改革可以有力促進其他領域深層次矛盾的化解,促進其他領域的協同深化,形成經濟體制改革、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生態文明體制和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相互協調、相互支撐。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就是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深化政治體制改革,就是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就是要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增強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讓一切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涌流。深化社會體制改革,就是要通過創新制度安排,努力克服人為因素造成的有違公平正義的現象,保證人民平等參與、平等發展權利,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就是要建立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目標體系、考核辦法、獎懲機制,使之成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導向和約束。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就是要緊緊圍繞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水平,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加強民主集中制建設,完善黨的領導體制和執政方式,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
習主席指出:我們的改革要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敢于涉深水區、啃硬骨頭。這一重要論述,進一步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規律,明確了改革的方法原則。
改革需要更加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而全面的社會變革,既涉及生產力又涉及生產關系,既涉及經濟基礎又涉及上層建筑,每一項改革都會對其他改革產生重要影響,每一項改革又都需要其他改革協同配合。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入,改革開放的關聯性和互動性明顯增強,這就要求我們更加注重各項改革的相互促進、良性互動。必須從紛繁復雜的事物表象中把準改革脈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規律,特別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關系,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關系、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的關系、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的關系、膽子要大和步子要穩的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
改革要敢于涉深水區、啃硬骨頭。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現在,推進改革矛盾多、難度大,但不改不行。我們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氣魄、堅韌不拔的毅力推進改革,敢于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敢于觸及深層次利益關系和矛盾,堅決沖破思想觀念束縛,堅決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堅決清除妨礙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改革和法治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我們要堅持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統一、相銜接,立法主動適應改革需要,積極發揮引導、推動、規范、保障改革的作用,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改革和法治同步推進,增強改革的穿透力。
【執筆:海軍大連艦艇學院政治系主任、教授謝適汀】
E2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