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耀武 張鱗
嚴把議事和決策質量關提高黨委集體領導水平
康耀武張鱗
集體領導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是民主集中制的核心內容,也是實現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保證。習主席指出,各級要帶頭堅持集體領導,嚴格按程序辦事、按規則辦事、按集體意志辦事。當前,大多數黨委能夠認真貫徹“十六字”原則,按照《黨委工作條例》規定的“八步程序”議事和決策,但也存在著要求不嚴、質量不高的問題。從實際情況看,嚴把議事和決策質量,提高黨委集體領導水平,需要著力防止和克服以下幾個問題:
個別醞釀作為會前溝通思想、化解矛盾、實現“會上”求同的重要環節,是黨委議事和決策的重要方法。從現實看,個別醞釀在具體操作中容易被忽視或變味,有的搞臨時動議,簡單打個招呼了事,不留出醞釀的時間;有的搞利益交換,把個別醞釀變成正副書記小范圍內定,這在干部任用上尤其容易出現;有的搞領導旨意,個別醞釀成了個別暗示授意和硬性說服。出現這些問題,主要是認識有偏差,認為個別醞釀可有可無;個人有私心,把主官意志隱藏在合法程序中,把個人意見強加給集體、強加給組織。
從某種意義上講,個別醞釀是求民主的過程、求科學的手段、求集中的基礎,是廣泛民主后的集中,也是集中決定前的民主,必須作為基礎性環節認真落實。為此,一要把準基點。堅持出以公心,把醞釀建立在共同的政治追求、事業追求上,真正從有利于部隊建設出發交流意見,不能為了自己的私利或少數人的利益,私下搞小動作、拉“小圈子”。二要把握方法。個別醞釀是一種平等的交流,應商量預案不拿定案、商量原則不定細則,正副書記之間、書記與委員之間要以交流式、探討式、溝通式的方法交換意見,不能硬性壓服、強求一致。三要把嚴程序。建立并落實職能部門案前征求委員意見和正副書記會前聽取委員意見制度,通過多方醞釀、溝通、協商,求得多數意見的共識,為會上民主討論、作出正確決定打下良好基礎。
黨委在部隊建設中的職責及其地位,決定其必須以主要精力抓大事議大事。近幾年各級黨委抓大事的意識有所增強,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種情況是,大事小事都上會,該抓的大事沒抓住,該議的大事沒議透,尤其是對部隊思想分析、組織建設、軍事訓練、信息化建設、干部隊伍建設、黨委自身建設等帶根本性、方向性、基礎性的問題,議的比較少。另一種情況是,繞開黨委搞少數人或個人決斷,特別是在涉及錢財物的決策事項上,存有不提交黨委討論搞小范圍拍板、私下操作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黨委統攬全局能力弱、工作透明度低、受慣性思維影響深。
解決好這一問題,應著力強化三種意識:一要強化“黨管”意識。黨委實施統一領導,集中體現在部隊一切重大問題必須由黨委集體討論決定,決不能脫離黨委領導自行其是,以各種理由和借口繞過黨委會議決定,這不僅是工作程序問題,更是重大組織原則問題。二要強化“陽光”意識。健全完善黨內情況通報、敏感事項公示等制度,在事關全局性重大問題和敏感事項上,黨委都要陽光操作,提高工作透明度,主動接受監督。三要強化“大事”意識。把好議題入口關,做到強化政治意識議根本的,緊盯中心任務議全局的,堅持以人為本議敏感的,落實從嚴治軍議傾向的,提高黨委抓大事把方向能力。
集體領導的實質是集中大家智慧,集體研究決定重大問題。會上開展充分的討論,有利于相互啟發、取長補短、集思廣益,在此基礎上作出的決定,一般來說比較全面、正確,反映多數人意愿,有利于統一思想、統一行動。據了解,現在這方面存在三種不良傾向:一種是不走或形式地走程序,以會前一致代替會上討論,借口時間緊簡化討論環節,有不同意見也不作深入討論;一種是不懂或不真懂情況,一些委員受任職資歷、知識水平和工作分工的限制,想參言“參”不進不去、想民主“民主”不起來;一種是不愿或不敢講真話,討論問題當局外人“沒啥說”、做和事佬“不愿說”、怕擔責任“不敢說”。上述現象,既有黨委落實程序不夠嚴謹的原因,也與班子成員擺位不正、素養不高有關。
解決這些問題,一要創造良好條件。研究決定重大問題,必須經會議充分討論形成決議,防止隨心所欲省略環節,防止以個別醞釀代替民主討論。要讓參會人員充分準備,有話可講;營造寬松氛圍,讓人敢講愿講;有充足時間,讓人放開講。二要強化職責意識。克服“行政角色”的傾向、“資淺言輕”的傾向、“閉塞言路”的傾向,自覺站在公正立場、全局高度思考問題,以對黨的事業和部隊建設高度負責的態度,充分發表個人意見。三要提高民主素養。強化民主集中制學習教育,更新思想觀念,掌握基本方法,改善知識結構,提高黨委成員參政議政的素質能力。
黨委議事決策的規則制度,既有實體性的,也有程序性的,是黨委正確實施集體領導的行為規范和準則。這方面不夠嚴格、不夠嚴肅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地存在:有的議事不先議規,倉促議事、就事論事,不對“表”就拍板;有的打擦邊球、踩紅線,在涉及局部利益時,以特殊性為由降低標準,采用實用主義的辦法自定框框、隨意變通;有的堅持原則不夠,受人情、利益和庸俗關系干擾,往往順風頭、看來頭、跟勢頭。這些問題,說到底出在黨性原則不強上,出在工作指導思想不夠端正上,出在紀律和規矩意識淡化上。
黨委實施集體領導,要靠堅強的黨性作保證,靠嚴格的制度和紀律來維護。一要堅強黨性。堅持黨的原則第一、黨的事業第一、人民利益第一,不為私心所擾、人情所困、關系所累、利益所惑,確保決策不偏向、不出格。二要嚴守規矩。強化依法議事決策觀念,堅持議事先學規定、決策先定原則,防止出現政策問題隨意化、利益問題本位化、敏感問題感情化的現象。三要強化問責。建立決策監督和糾錯問責機制,堅持違規必查、出錯必改、有責必究,不能以集體負責為由逃避責任,重點是要嚴格黨委正副書記第一責任人的責任。
堅持集體領導,關鍵是正副書記要有民主作風。從調查情況看,正副書記作風不夠民主主要有四種表現:一個是“個人說了算就是有威信”,爭核心、爭拍板;一個是“誰資格老職務高誰說了算”,喜歡把行政職務帶到黨內,搞“家長制”;一個是“群眾水平低,能有什么好意見”,自恃高明;一個是“發揚民主就是走走形式”,聽取意見不耐心、交流看法不真心。對正副書記來說,發揚民主不僅是領導作風問題,更是政治紀律、政治規矩問題。
克服這些問題,一要在正確對待組織上帶好頭。正確處理行政職務與黨內職務、組織意圖與個人意圖的關系,擺正在黨委集體中的位置,當“班長”不當“家長”,不搞會前“個人定調”、討論“個人定音”、決議“個人定局”。二要在加強黨性修養上帶好頭。圍繞“三嚴三實”加強黨性鍛煉,把黨性修養內化為立黨為公的思想境界、問計納諫的民主品格、容人容事的寬闊胸襟,以良好的人品官德催生良好的民主作風。三要在嚴格執行制度上帶好頭。把“票決制”“書記末位發言制”“民主問責制”等保障民主的制度安排和程序設計,變成自覺的辦事規程和行為準則,以帶頭踐行法治促進和保證民主的落實。
【作者系武警部隊政治工作部政研室研究員、西安政治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