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長智
對提高個別人工作質效的調查思考
修長智
做好個別人工作是防止違法犯罪的有效抓手。為切實摸清個別人底數,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最近我們通過問卷調查、個別談心、集體座談、案例剖析等方法,對所屬部隊個別人工作情況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通過梳理分析,我們感到當前做好個別人工作,應在四個方面下功夫見成效。
調研發現,有的干部骨干對個別人摸排不準,出問題后“大吃一驚”;有的能力素質不高,不會識別個別人;有的責任心不強,工作不夠主動。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有的是因為個別人真實思想隱藏較深,難于從其言談舉止中發現;有的是因為干部骨干經驗不足,缺乏發現問題的“火眼金睛”;有的是因為不愿意花費力氣去排查個別人。發現問題是解決問題的前提和基礎,發現越早就越有利、越主動,發現越晚越不容易轉化。對此,要做到:
一要提高認識,強化責任。各級要把發現個別人作為預防犯罪工作的基礎性環節來抓,切實看到發現一名個別人就能消除一個隱患苗頭、轉化一名個別人就能杜絕一起案件事故;要看到,只有及時找準定實個別人,才能使預防工作有的放矢,才能牢牢抓住案件事故的大頭和源頭,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各級干部骨干要本著對單位負責的態度,堅持防患于未然,把預防關口前移,真正把及時發現個別人作為應盡的職責。
二要用好骨干,健全網絡。保衛委員、思想骨干平時與戰士聯系最緊密、日常交往最直接、工作接觸最廣泛,具有觀察情況具體、發現問題及時、掌握第一手資料準確的優勢。各級要定期為兩支隊伍劃分“防區”、明確任務,當戰士有了思想問題,要讓他們主動靠上去,積極做工作;形勢任務發生了變化,要讓大家多留心、細觀察,準確掌握官兵的思想脈搏,確保個別人發現得早、發現得了。
三要多法并舉,深摸細排。要多觀察官兵吃飯、睡覺、工作、情緒等細微變化,收集掌握個別人在各種環境下的反常表現,及時從中發現問題;要善于利用談心、聊天、發言、打電話等時機,及時從干部戰士直接、含蓄甚至“反話”中聽出心里話、弦外音;既要向有異常表現的人問寒問暖,又要向其戰友、家人或朋友詢問情況,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調研發現,有35%的干部骨干不清楚《預防犯罪工作條例》對個別人劃分的10條標準是什么;有的認為住院、休假和在外學習的就是個別人;有的對個別人不加以定性分類,幫教措施千人一面。究其原因,有的是干部骨干對個別人工作的基本政策法規掌握不扎實,不會區分類型;有的是被個別人表象迷惑,把握不準;有的是工作方法單一粗疏,沒有細心辨別。為此,要做到:
一要加強學習,把握工作的規范性。要組織官兵認真學習掌握《預防犯罪工作條例》這個基本法規,尤其是對個別人標準,要逐條學習、深入研究、準確把握。要注意把認識偏差與政治態度區別開,把心理問題與思想問題區別開,把思想問題與實際問題區別開,把現實表現與以往過錯區別開,把個人問題與家庭問題區別開。既不能草木皆兵,也不能粗枝大葉;既不能遷就照顧,隨意降低標準,也不能無限上綱亂扣帽子,嚴格按照標準區分,防止隨意性。
二要拓寬渠道,增強手段的科學性。要積極開展個別談心,對官兵出現的問題,能心平氣和地聽他們傾吐,通過談心“掏”出原委、了解實情,找準個別人問題的癥結,防止“亂扣帽子”;對個別人表現出來的“癥狀”,要及時“會診”,通過召開支委會、思想骨干工作會,研究分析個別人的情況,判明問題的性質;要積極借助技術輔助手段,對官兵搞好心理測查。
三要嚴格把關,確保界定的準確性。基層黨支部要高標準開好思想形勢分析會,綜合分析確定個別人是認識偏差還是政治態度不端正、是心理問題還是思想問題或是實際問題、是個人問題還是家庭問題等;保衛部門對基層上報的個別人材料要反復甄別,嚴格把關,對比較復雜、界限模糊的問題,深入分析研究,科學判斷,做好跟蹤調查問效。
調查中發現,凡是個別人工作開展不力的單位,干部骨干對個別人的思想都是若明若暗。主要表現為“三個說不清”,即說不清是什么思想問題,說不清形成思想問題的深層次原因,說不清思想問題的動態變化情況。其主要原因,有的是基層干部與戰士沒有找到溝通的“交匯點”,戰士有事不愿講;有的是信息渠道不暢通,末端的情況反映不上來;有的是不善于進行全面分析、透過現象看本質。把準脈搏才能對癥下藥,要準確把握個別人真實思想,必須突出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一要主動作為,舍得用氣力。各級干部骨干要主動下氣力,花時間去摸清個別人社會經歷、身體狀況、文化程度、生活習慣、興趣愛好、性格品質、入伍動機、家庭狀況和人際關系等情況;要做到不僅了解部隊內部情況,又要考慮社會家庭的影響;不僅知道檔案中的靜內容,還要知道思想變化的活內容;不僅知道思想變化狀況,還要掌握變化的規律。
二要刨根問底,善于究原因。要從個別人的情緒狀態、肢體狀態以及語言狀態入手,抓住問題細節進行深層分析,科學判斷;要從過去到現狀,從客觀到主觀,從生理到心理,層層解剖;要深入研究個別人為什么發生問題、什么原因發生問題,沿著問題的表象,了解個別人思想的真相。
三要跟蹤問效,注重摸實情。要針對不同對象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方式掌握情況。如,對性格孤僻、脾氣暴躁的人,宜做溫和細語、推心置腹的感情交流;對性格溫順、平和的人,宜做正面的交流;對虛榮心強、缺點較多的人,要講明利害關系,激發覺悟。要根據問題性質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措施了解情況。幫教轉化過程中要通過幫教人員及時反饋情況,從細微變化和點滴進步中摸清思想動態。轉化后要注意繼續跟蹤思想變化,觀察現實表現,判斷思想是否穩定、會否出現反復。
調研中發現,基層有的干部骨干對有缺點毛病的后進戰士抱有成見和歧視;有的不愿做耐心細致的教育轉化工作,重處罰輕疏導。其主要原因是,有的認為個別人是“朽木不可雕”,沒有改變的可能;有的總是盯著個別人的短板,將個別人鎖定在后進分子之中;有的則是方法簡單粗暴,不注重從關懷、理解個別人入手做工作。做個別人工作必須真心實意、情理交融。
一要打破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式。要堅持公道正派地對待“有問題”的人和事,既不能隨意拔高和壓低,也不能帶有偏見或個人感情色彩去衡量和評價個別人;要改變“一事定乾坤”的武斷做法,不能因為干部戰士一次犯錯、一時是個別人就認定終身是個別人;要改變“一成不變”的觀點,堅信只有做不到的工作,沒有轉化不了的個別人,只要下實功夫、苦功夫和長功夫,后進也能轉變為先進。
二要克服無能為力的畏難情緒。要克服認為個別人思想隱蔽、不愿說真話,難以掌握其真實思想,工作難度大、無法開展的畏難情緒;要改變以往覺得個別人是“出了窯的磚——定了型”,即使做工作也是“瞎子點燈——白廢蠟”,沒有改變可能的錯誤思想;要糾正害怕“攬包袱”,對個別人采取聽之任之,不主動靠前做工作,出了事故案件拿法律法規候著的消極做法。
三要消除事不關己的錯誤認識。要引導廣大官兵端正對個別人的根本態度,明確共同幫助個別人是應盡的職責義務;要克服與個別人在一起影響自身進步的錯誤認識,在生活上關心他們、工作上幫助他們,使他們感到實實在在的溫暖;要構建和諧、舒暢的內部環境,尊重個別人正當權益,滿足個別人合理需求,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使其人格上得到尊重、心理上得到撫慰,有效促進其轉化。
【作者系65631部隊政治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