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州市軟科學研究項目(臺科協[2014]43號) 資助
建設大陳海峽大橋之設想*
陳偉康
(臺州市椒江大橋實業有限公司臺州318017)
摘要大陳海峽大橋緊鄰我國領海基線,是大陳島陸海連島的首期工程和大陳島國際郵輪港的基礎配套設施。結合實際分析了建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據自然條件、類似工程和建橋原則,對橋位路線及橋型造價等初步設想方案進行比選,提出最優方案。
關鍵詞大陳海峽大橋橋位橋型方案比選
收稿日期:2015-01-19
大陳海峽位于上大陳島與下大陳島之間的狹長水道,其東連大陳洋,西接腳桶洋,兩岸窄處約1 500 m,寬處2 500 m左右。長期以來,臺州列島主島的上、下大陳島一水之隔,島際交通僅依賴舟楫往返。落后的交通運輸方式,不僅造成兩島居民生產生活極大不便,更使海島獨特資源不能充分利用,成為發展藍色經濟,綜合開發臺州列島,建設“海上臺州”的“瓶頸”。因此,棄水登陸建設大陳海峽大橋,進入全天候的“大橋時代”,是十分必要的。
1建設大陳海峽大橋的必要性
大陳島位于我國1.8萬km海岸線的中點,浙江省中部,處于臺州灣東南,是國際避風港,國家一級漁場。做為隸屬椒江區的臺州市惟一海島鎮,它由上、下大陳、一江山、竹嶼、洋旗等島嶼組成,全島面積14.6 km2,其中上大陳島7.01 km2,下大陳島4.89 km2[1]。其距大陸23.6 km,毗鄰國際航道僅12 n mile,是與琉球群島最近的我國大陸海島(320 n mile),位于東北亞和東南亞兩大郵輪航線網絡的交匯處,離臺灣基隆僅197 n mile。
大陳島是國家戰略的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南翼的重要節點,發展深藍經濟的先導地區。有可建30萬t噸兼靠40萬t噸級船以下深水岸線泊位約20 km。港區水深良好且不需候潮,30萬t級船自由進出,港池航道開闊無回淤之慮。島上諸多灣涂可資利用,是“大船時代”國內罕見的天然大型深水良港。
大陳曾是國民黨敗退臺灣后的浙江省政府駐地。1955年1月18日,我軍首次陸海空三軍聯合登陸作戰解放一江山島,成為國共兩軍正面戰場的最后一仗(當時大陳1.7萬居民被帶往臺灣),該島是全國百個紅色經典景區惟一保存完好的戰場遺址。
大陳島為浙江省海洋文化旅游基地,有著名景點54處。素有“東海明珠”美譽,擁有國家級海洋公園和海洋地質公園的良好資源,是規劃建設中的長三角地區乃至國內知名的海島旅游度假基地。目前正規劃建設國家級帆板基地和海釣基地等項目。不久大陳島將建成包括紅色景區、軍事體驗區、兩岸文史在內具有獨特魅力的國家4A級旅游區,成為海內外離島游的熱點地區。
目前,擁有106個島嶼的臺州列島尚無一座跨海大橋。為實現大陳半島化經濟,臺州市政府將大陳島跨海大橋項目列入了臺州“十二五”規劃,按規劃是2015年動工,2020年竣工,由于建橋資金等原因,近期尚不具備啟動條件。因此,借鑒溫州(洞頭)、舟山半島化成功范例,已成必然。即先解決島際交通“瓶頸”,將諸島內連做為陸海連島的首期工程,營造小氣候,以內連促外連,待時機成熟,再完成二期工程實現半島化(溫州和舟山均是先數島連橋,后經靈昆大橋及靈霓北堤工程和金塘大橋及西堠門大橋工程形成半島)。因此,建設大陳海峽大橋,實現臺州列島連島工程零的突破,意義十分重大。
現在,大陳島國際郵輪港項目已納入國家層面的《全國郵輪旅游發展總體規劃》[2]和《全國郵輪碼頭布局規劃》(征求意見稿),同時進入浙江省“十三五”規劃編制前期工作內容。市區兩級政府對此十分重視,專門聯合建立了以大陳島國際郵輪港總體功能為主體的綜合碼頭工程建設協調小組及指揮部,并計劃2015年2月完成工可,設想在上大陳島啟動國際郵輪碼頭首期工程(5萬t兼靠10萬t 級)。國際郵輪體積大、載客多(世界最大22,5萬t級,乘客船員8 000多人),停靠港需要一定規模的陸域腹地容量,而只有將上、下大陳島連為一體,才能最大限度有效整合2島綜合資源,并拓寬郵輪碼頭選址范圍(上、下大陳),服務好臺州戰略性郵輪經濟新興產業,而建設大陳海峽大橋正可達成目的。
大陳島長期孤懸東海,又一分為二,兩岸交通靠輪渡,每早一班船,如遇大風、霧天等惡劣氣候還要停航,極大阻礙了兩岸間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使得行政、教育、醫療、人力、生產生活等資源都要兩岸兼顧,或集中于政府駐地下大陳,各類成本上升,嚴重制約了經濟社會發展,遲滯了群眾奔小康步伐。為了改善民生和促進海島經濟,島內重要交通基礎設施的上下大陳環島公路工程即將完工,政府雖鼓勵“全島旅游化、旅游全島化”,顯然,只能事倍功半(大陸客一天只能游一個島)。如果有大橋與環島公路貫通,好似一根扁擔挑起了兩頭,打通“瓶頸”,使大陸客“上、下大陳一日游”,提高游島性價比,真正促進全島旅游化。兩岸一體化會給百姓帶來方方面面的實惠,可見大陳海峽大橋是大陳環島公路“最后1 km”的民心工程,造橋勢在必行。
2建設大陳海峽大橋的可行性
目前,在大陳水道(海峽)運行有椒江區海
門經上大陳至下大陳客運輪渡航線,尚無其他具體計劃實施航線,隨機通過和錨泊的漁貨船都在300 t級以下,大噸位船都從大陳島南北兩側水域駛向東海航道。大陳水道由西向東水深在10~20 m,為泥沙底質。在充分考慮航道、岸線、錨地、洋流、潮汐、波浪、臺風、地形、地貌、地質、地震、海底管線、荷載等綜合因素的基礎上,橋位路線走向和橋型優選的基本原則是:安全、適用、經濟、美觀。
見圖1。

圖1 大陳海峽大橋橋位路線圖
方案I(西線)。大橋從下大陳土地堂北端跨越水道至上大陳西豬腰嶼登陸,其接線公路經缸爿島接入上大陳環島公路(糧站岙里西側) ,主要建設海上跨距約2 700 m的大陳海峽大橋(土地堂-西豬腰嶼)。
方案II(中線)。大橋從下大陳小雞頭跨越水道至上大陳缸爿島登陸,其接線公路于糧站岙里西側接入上大陳環島公路,主要建設海上跨距約2 500 m的大陳海峽大橋(小雞頭-缸爿島)。
方案III(東線)。大橋從下大陳困龍山跨越水道至上大陳高梨頭登陸.就近接入上大陳環島公路,主要建設海上跨距約1 500 m的大陳海峽大橋(困龍山-高梨頭)。
見表1。

表1 橋位方案比較表
海上踏勘時,島上船老大亦認為西線建橋優于中、東線。經綜合比較,優選方案I(西線)為推薦方案。
2.3.1參考近期已建和在建的類似橋梁
見表2。

表2 近期已建和在建的類似橋梁一覽表
比較分析。朱家尖二橋是連通機場、港口和海島鎮及國家級風景區的;頭門港大橋是為臺州中心港服務的;南澳大橋和洞頭峽大橋均為連接海島縣綜合開發建設的。它們的年均荷載(晝夜交通量)都高于設想中的大陳海峽大橋,因此,大陳海峽大橋建造要求可以比它們的標準低些,相對造價更省些,技術上完全是有保障的。
2.3.2橋型、造價、工期
優選方案的大陳海峽大橋跨海約2 700 m,路線總長約4 600 m。類比上述橋梁,推薦的基本橋型結構為:主橋為390 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引橋主要為50 m T型預應力混凝土簡支梁,橋寬9 m,下部基礎主要為預應力混凝土管制樁(大管樁,投資省)[4]。該橋型優點是:跨越能力大,工藝成熟,施工難度小,整體抗震能力強,抗扭
潛力大,可靠性好,工期短,造價低,行車舒順,養護簡便,造型流線、簡潔明快、美觀大方。
大陳海峽大橋通航等級按500 t級海船為代表船型考慮,主橋橋型推薦為76 m+138 m+76 m連續鋼構,主通航孔凈寬114 m,為雙向通航,副通航孔為單向通航; 橋面為凈7 m+2×0.75 m人行道,雙向2車道;設計標準為二級公路,設計時速為80 km/h,地震烈度按7度設防,抗風16級。大橋北岸接線公路,需要建設豬腰嶼—缸爿島200多m長橋梁和缸爿島一上大陳300多m長橋梁各1座;考慮到缸爿島—上大陳之間水道通航需求,此處建橋需保障必要的通航凈寬、凈空,建議通航孔采用預應力混凝土連續剛構橋型。經類推估算,建橋資金約需5億元,建設工期約30個月。
3項目特點與創新
大陳島的下嶼是我國的領海基點島嶼之一,此處建橋緊鄰我國的領海基線(外海),其水深、風高、浪大。迄今我國沿海還沒有一座如此接近外海的陸海和島際跨海大橋,提出與建設大陳海峽大橋具有創新性,這對于我國沿海規劃與建設類似跨海大橋具有借鑒意義。
4結語
綜上所述,經初步進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比選,提出的橋位橋型方案具有投資省、工期短、性價比高、可操作性強的優點,在實踐中是可行的。建設大陳海峽大橋對于整合優化臺州列島土地資源,促進大陳半島化進程,發展臺州郵輪經濟戰略性新興產業,鞏固海防,維護我國海洋權益,推進兩岸關系發展等都具有重大深遠意義,應爭取早日實施。
參考文獻
[1]陳偉康.淺論建設大陳島跨海大橋之必要性與可行性[J].交通科技,2011(3):41-43,62.
[2]陳偉康.關于開發臺州大陳島國際郵輪港的探討[J].港口經濟,2013(11):20-22.
[3]張鈺雕.響螺灣海河開啟橋結構性能及疲勞荷載譜研究[D]天津大學建筑工程學院,2008.
[4]邱建英.預應力混凝土大直徑管樁基礎與朱家尖海峽大橋[J].中南汽車運輸,1998(4):35-36.
Idea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achen Strait Bridge
ChenWeikang
(Jiaojiang Bridge Industry Co., Ltd of Laizhou city, Taizhou 318017, China)
Abstract:Dachen Strait Bridge is the first phase project in Dachen Island Sea and the infrastructure of Dachen Island international cruise port.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building the bridge are brief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natural conditions, the similar engineering and the principle for building the bridge,the bridge route and bridge cost idea plans were compared to put forward the best scheme.
Key words: Dachen strait bridge; bridge location and bridge type; comparing schemes

結論撰寫要求
結論又稱結束語、結語。它是在理論分析和實驗驗證的基礎上,通過嚴密的邏輯推理而得出的富有創造性、指導性、經驗性的結果描述。它又以自身的條理性、明確性、客觀性反映了論文或研究成果的價值。結論與引言相呼應,同摘要一樣,其作用是便于讀者閱讀和為二次文獻提供依據。
其內容要點如下:
① 本研究結果說明了什么問題,得出了什么規律性的東西,解決了什么理論或實際問題;② 對前人有關本問題的看法做了哪些檢驗,哪些與本研究結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者做了哪些修正、補充、發展或否定;③ 本研究的不足之處或遺留問題。
對于某一篇論文的“結論”,上述要點① 是必需的,而② 和③ 視論文的具體內容可以有,也可沒有;如果不可能導出結論,也可以沒有結論而進行必要的討論。撰寫的結論應達到如下要求:
① 概括準確,措辭嚴謹;② 明確具體,簡短精練;③ 不做自我評價。
《交通科技》雜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