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妹妹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骨科 福建 福州 350000)
膝關節損傷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創傷類型。目前,臨床上常采用膝關節鏡手術對該病患者進行治療[1]。膝關節鏡手術具有安全可靠、對膝關節功能及結構的影響較小、患者在術后的恢復速度較快等優點[2]。有研究認為,在膝關節損傷患者接受膝關節鏡手術后及早讓其進行功能鍛煉,能顯著加快其康復的速度[3]。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對行膝關節鏡手術的患者進行早期功能鍛煉指導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我院骨科近期收治的200例進行膝關節鏡手術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有141例,女性患者有59例,其年齡為17~60歲,平均年齡為28歲,其中發生半月板損傷的患者有50例,發生骨性關節炎的患者有40例,發生滑膜炎的患者有50例,發生前交叉韌帶損傷的患者有50例,發生半月板畸形的患者有10例。我們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200例患者分為對照組(100例)和觀察組(10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擇期為其實施膝關節鏡手術。在此期間,為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檢查、術前準備、術中護理配合、術后護理、對癥護理及出院指導等常規護理,為觀察組患者在進行上述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進行早期功能鍛煉指導。然后,觀察對比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評分,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進行早期功能鍛煉指導的具體方法是:
1.2.1 指導患者進行早期功能鍛煉 ①在患者接受膝關節鏡手術后的第1天,指導其進行股四頭肌的收縮鍛煉,具體的方法是:讓患者背伸術腿的踝關節,同時盡量將膝關節伸直,然后收緊股四頭肌,保持3~5秒鐘后放松,每天練習200次,分4~6組完成。②在患者接受膝關節鏡手術后的第2天,指導其進行直抬腿鍛煉,具體的方法是:讓患者將術腿伸直,然后逐漸抬高術腿,直至足跟與床的距離為5cm時停止抬高術腿,保持動作至力竭后將術腿放下,每天練習200次,分4~6組完成。③在患者接受膝關節鏡手術后的第3天,指導其進行術腿展開屈曲練習,具體的方法是:讓患者緩慢地伸展術腿的膝關節,然后再緩慢地屈曲術腿的膝關節,直至感覺到術腿的膝關節微痛為宜。
1.2.2 對患者進行輔助護理 ①患者在手術后的1~2天內會因疼痛而害怕或拒絕進行功能鍛煉。此時,護理人員可告知患者手術創傷、局部組織發生水腫或瘀血均會造成肢體疼痛的情況,并且可通過正確擺放肢體、服用消炎止痛類的藥物或局部冷療等方法來緩解疼痛。同時,護理人員還要讓患者充分地認識到進行術后早期功能鍛煉的重要性。②使用骨骼模型或彩色圖譜為患者講解膝關節的解剖結構,并為其演示進行功能鍛煉時膝關節周圍肌肉的舒張與收縮情況。③為患者介紹因術后不重視功能鍛煉而導致康復效果不佳的病例以及堅持進行功能鍛煉后康復效果較好的病例,以此來警示和激勵患者。④對于少數對醫護人員不信任、對治護工作不配合的患者及其家屬,護理人員要及時做好他們的心理疏導工作,以增強其對治療及護理工作的信心。⑤多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交流,并囑患者家屬監督患者堅持進行功能鍛煉。
①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②接受護理前后兩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評分。膝關節功能評分的總分為12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膝關節功能的恢復情況越好。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平均值±標準差(±s)表示,并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進行護理前,兩組患者膝關節功能評分之間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進行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評分較護理前均有明顯的提升,且觀察組患者膝關節功能評分的提升幅度更為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膝關節功能評分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及膝關節功能評分的比較(±s)
對照組 100 10.3±1.2 3.1±0.5 7.1±0.8觀察組 100 7.2±1.0 3.2±0.6 10.4±0.7
膝關節鏡手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膝關節損傷的首選手術方法,具有直觀、精確、創傷小、患者的恢復速度較快等優點[4]。有研究認為,在膝關節損傷患者接受膝關節鏡手術后及早讓其進行功能鍛煉,能改善其膝關節部位的血液循環,增加其膝關節周圍肌肉的力量,從而起到加快其康復速度的作用[5]。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進行護理前,兩組患者膝關節功能評分之間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進行護理后,兩組患者的膝關節功能評分較護理前均有明顯的提升,且觀察組患者膝關節功能評分的提升幅度更為明顯,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行膝關節鏡手術的患者進行早期功能鍛煉指導的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王亦璁.膝關節外科的基礎和臨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9,550-576.
[2]陸裕樸,胥少汀,葛寶豐,等.實用骨科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1991,275-278.
[3]陳海霞,饒珍寶,杜杏利;早期功能鍛煉對膝關節鏡下半月板手術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5年16期.
[4]朱鶴飛,張洪濤,梅繼文.54例膝關節鏡治療半月板損傷臨床護理療效分析[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15,36(3):197-198.
[5]何婷姣,吳楓,胡曉云.膝關節鏡手術治療兒童脛骨髁間棘骨折的護理[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21):1599-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