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鐵++楊潔
近日,廣東省食藥監局公布其嬰幼兒配方乳粉電子追溯系統覆蓋率已達60%。就在今年7月初,《北京市貫徹質量發展綱要實施意見2015年行動計劃》也提出建立嬰幼兒配方奶粉可追溯體系。工信部則于去年6月把6家嬰幼兒乳粉企業納入“食品工業企業質量安全追溯平臺”試點。
但是,不同品牌奶粉的追溯程度不同,消費者看到的追溯信息也不一。除個別乳企外,最受關注的奶粉奶源地信息普遍“缺席”。
乳企追溯公示信息各不相同,在北京的部分超市、母嬰店,不乏有很多國外品牌奶粉。掃描“雀巢能恩”升級配方乳粉罐底二維碼,頁面直接跳轉出來產品名稱、含量、生產工廠等17項信息;掃描“雅培”二維碼后,可顯示產品名稱、批號、奶源地進口質檢證書編號等7項內容。
國產品牌里,雅士利、三元、伊利、輝山、飛鶴、完達山等均在外包裝上貼有二維碼,但用手機掃描,多數只是出現一串溯源數字,需到官網查詢。
對于乳企追溯信息各不相同的現象,中國乳制品工業協會理事長宋昆岡給出解釋:“國家對追溯體系不做統一規定,由企業自己制定自己的追溯系統。”追溯系統是企業對自己產品的信息收集,提供追溯技術的不是一家企業,“所用的方式也不一樣,能夠達到目的就行了”。
消費者最希望查到具體奶源地
奶粉追溯上,消費者普遍反映最關心的還是奶粉所用的奶源情況。北京市民李女士說:“無論奶源來自國內還是國外,我都希望了解購買的奶粉奶源具體出自何地,是不是真如廣告描述的那樣。”
但在實際體驗中很少能通過手機掃碼查詢到奶源信息;登錄乳企官網追溯系統,除飛鶴提到了鮮奶來自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外,大多數企業的追溯系統里只顯示生產地信息,未涉及奶源情況。
三元奶粉事業部總經理吳松航說,國內嬰幼兒乳粉行業由于有政府政策要求,建立追溯系統比較普遍。但由于受成本、認知等條件限制,供消費者查詢的信息還較少,發生問題后依然存在追溯時間長、效果差的問題。
政府追溯平臺有待發展
目前,北京、廣東等均在建立統一的奶粉追溯平臺。2014年6月,工信部牽頭的“食品工業企業質量安全追溯平臺”開通,三元、蒙牛、伊利、完達山、輝山、明一6家乳企納入試點,企業各自的可追溯系統與國家平臺對接。
工信部的平臺把追溯分為產品信息、企業信息、消費信息三大部分。不過,企業自身追溯平臺和政府平臺共存,查詢起來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
乳業專家宋亮說,現在最大的困難在于奶粉的跨國追溯。“跨國產品會越來越多,國外原料運到國內加工,這種溯源是很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