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琰
摘 要:營改增的稅制改革由生產性質的增值稅轉變成消費型的增值稅,這是我國提出降低企業繳稅數額的重要方法。物流行業性營改增對于該行業的發展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并且有效的降低了物流行業費用繳納的數額,以及提高了物流行業的盈利水平。為此,物流企業需要采取一些應對措施。
關鍵詞:營改增;物流業;影響;應對措施
進行營改增制度的改革和創新,表現了我國對增值稅的改革,從原來的生產性增值稅向著消費型額增值稅開始轉變,對于我國企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物流行業實現營改增的改革,必須要在行業增值稅進項的稅額發票的條件基礎下,增值稅才能夠真正的實現降低物流行業的稅務壓力,有效的保證物流行業的健康有序的運轉。
一、“營改增”呈現的新特征
據我國財務部門提出的將我國的物流行業與鐵道運輸統一實施營改增,我國財政部門提出從2014年1月1日開始,并且我國財務部門明確對進行營改增行業的對象的稅率情況、制度、計算增值稅的方法、增值稅最終的歸屬權等進行了詳細的解釋。第一,我國財務部門明確對物流行業的服務類型進行了劃分主要包括三種:1.普通服務種類;2.特殊要求服務種類;3.其余物流服務種類。并且在相關的文件中對物流行業主要包括的范圍進行了重新的界定,其與以往營業稅政策中的范圍基本統一。在以往的營業稅政策內容中,快遞業務中需要依照通信行業征收營業稅值。改變增值稅內容之后,快遞業務就需要依照收發派取服務進行稅務的征收;第二,財稅[2013]106號文件對物流行業收取稅費的范圍做出了明確的規定,普通物流以及特殊性的物流服務不收取增值稅費,對于另一種物流服務類別征收增值稅費。與傳統的規定相對比,新的財政稅收政策將免稅的范圍增加,例如,快遞、郵票發行、報紙發行等以及革命烈士遺物的寄送等都免增稅費。報紙刊物的發行所獲取的收入要全部免收稅費。而且,金融保險業務的服務范圍,增大到整個金融行業的代理辦理業務。服務的內容也在不斷的增多;第三,新的稅法中對增值稅稅率做出了重新的規定,從以往3%的納稅率征收企業全部收入改成按照11%的稅率按照企業增值金額征收;第四,對增值稅的扣除進行了進項稅數值的規定,能夠進行抵消和扣除的進項稅項目主要包括:原料、運輸材料、企業設施等資產以及設施的修理與維護費用、運輸等所包含的增值稅進項的稅款數額。
二、營改增政策實施對物流行業的影響
物流行業中實施增值稅的改革,對物流行業的發展有著很多影響,很正面影響也有負面影響。主要影響表現在物流行業的稅收壓力、征稅管理以及行業中的競爭,以及工作分配等。營改增對于物流行業稅收壓力的影響并不是肯定的,而且提高了企業財務管理的難度,對企業在運行中的競爭力有很大的影響。
1.財務管理難度大,相關人員稅收管理素質亟待提升。“營改增”以后,收入的計列方法發生了較大的改變,物流行業業務種類多,應稅和免稅業務需要在收入核算過程中進行區分,扣除銷項稅額后予以確認。之前的財務核算系統和業務系統均不能適應稅改后需要達到的價稅分離。物流行業在“營改增”試點工作開始之前,抓緊時間對營業前臺的業務系統進行升級改造,在業務發生的收寄環節就將含稅銷售額進行明確的劃分,確保收入完整真實的反映在企業的系統中,減少人為計算的失誤,保證稅收的及時正確的歸集。集團公司統一部署,對電子化營收系統、報刊業務系統、代理速遞攬收系統、集郵業務系統、量收系統等進行了升級改造,將業務系統與財務核算系統進行對接,實現價稅分離,為“營改增”提供了信息系統的技術支撐。對于進項稅額的取得,需要財務人員在核算時就要區分是用于應稅還是免稅業務,在計列成本時判定是轉出還是抵扣,財務核算難度加大。雖然在前期已進行了培訓,但對于從未接觸過增值稅的基層財務人員來說,操作上還存在一定的困難。
2.稅改交替之際,企業要盡快適應新政策。由于物流行業的生產周期和成本結構的原因,出現無法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等問題,造成產生的進項稅額較少,出現稅負增加的情況。“營改增”試點之前,是物流行業的營銷生產旺季。為提前做好銷售準備,物流行業在上年度的4季度就已經提前備貨,試點時,這部分貨物均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無法抵扣進項,卻要按11%的稅率繳納增值稅,較物流行業原來適用3%的營業稅率提高了8個百分點。另外,銷售“營改增”之前的庫存存貨,均按稅改后的稅率繳納,也增加了物流行業的稅負。在實行過程中,物流企業要盡快掌握稅收新政策,分析“營改增”對本行業的后續影響,分析成本的構成,盡可能的取得可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
3.稅改范圍擴大,企業如何面對免稅業務發展困難的問題。由于科技迅猛發展,物流行業的傳統業務不斷萎縮,市場的分流對物流傳統業務的沖擊也是不爭的事實。函件業務受到電子信息傳遞的沖擊,減少至原來的十分之一;報刊發行則由郵發的一統天下,變成今天自辦發行占據報刊發行市場的半壁江山的局面。此次“營改增”試點,國家考慮到物流企業承擔普遍服務義務,受政府委托提供物流特殊服務,給予物流行業的稅收優惠,除物流業務的集郵品銷售業務繳稅以外,函件、包裹、報刊、匯兌、代理金融、代理速遞等均實行免稅,優惠范圍較以前的營業稅繳納面更大。然而,“營改增”在各行業逐步推行時,形成抵扣鏈條。物流行業在享受稅收優惠的同時,其發展業務也遇到瓶頸,特別是今年與部分企業合作開發的函件業務,對方企業均要求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用于抵扣,但是函件業務是免稅業務,不得開具專用發票,造成部分客戶流失。
4.“營改增”對企業發票管理的影響。物流企業按照經營管理需求,分專業、分單位領用定額發票、增值稅普通發票、增值稅專用發票,發票的種類繁多,企業采用營業稅制下的單一發票管理制度和方式,已經不能適應復雜的增值稅發票管理要求。針對物流企業的不同業務經營模式,發票管理采取定額手撕票配置到網點,增值稅普通發票由縣局管理,增值稅專用發票由市局統一管理,統一開具的管理模式。這樣雖然造成了開票上的不便,但是可以對不正常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風險進行控制,降低企業的涉稅風險。
三、物流行業在營改增環境下向前發展的措施
現如今一些進行營改增實驗的城市物流企業中,有很多企業出現了稅款負擔加重的情況,對于這種情況的出現,物流公司不用太過于慌張和緊張,應該保持穩定,并且從容的應對各種情況的發生,能夠做好充足的準備進行營改增。這篇文章,筆者主要從物流企業稅收費用的辨別以及管控對其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
1.申請過渡扶持。在營改增開始試點實施之后,根據營改增政策繳納的增值稅款,相比較以往的營業稅政策規定的收取的營業稅增多的企業,能夠向有關部門申請過渡扶持。并且需要明白這項過渡性的財政支持需要經過正確的申請獲取,這也就是說,企業要想獲得扶持,就需要向相關的部門提交自身企業稅負增加的證明資料。企業應當積極做出調整和應對,快速適應稅制變化帶來的挑戰。
2.稅收成本控制。組建稅收成本管理專業團隊,人工費用、購買設施的費用、企業租賃設施的費用、原料費用等等。企業需要創建技術水平高,專業化程度高的稅收管控隊伍,對企業每一項工作成本的增值稅。為物流公司的全部過程進行優化和完善,提供科學合理的意見。對企業每一項規定的繳納稅務的項目進行分析,然后做出科學、準確的預算檢測,并且找到兩者的連接點。而且,該隊伍的人員應該對增值稅的計算方法以及檢查方法有一個較清楚的認識,了解該企業稅款增加的原因,然而對癥下藥。
3.完善簡化工作步驟。建立在企業成本費用對增值稅的作用方面,要盡最大可能完善和簡化稅收工作的步驟,提高對稅收貢獻比較低的步驟。第一,讓稅收服務向著智能化以及自動操作化的方向發展。按照我國對于物流行業增值稅收取范疇的情況,人工費用并不能算作是增值稅的征收范圍,所以,人工費用極大的增加了物流企業的稅款繳納壓力。由此可見,降低人工支出費用是減少企業增值稅的主要方法之一。而且,優化對企業增值稅發票的管控,為的是能夠有效的減少稅款的支出,讓物流企業獲取更多的利潤,并且降低企業資金的支出。
4.盡最大可能獲得更多的稅款抵消和扣除。在企業購買物資的步驟中,一定要了解物資購買企業是否具有開具增值稅發票的條件。了解在營改增政策實施后企業繳納稅款的情況,進行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對企業的每一項業務的開展做出科學、完善的計劃,并且對財務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增加財務人員的工作能力。并且要實施了解和關注稅務的政策變化,盡最大可能獲得更多的稅款抵消和扣除。
參考文獻:
[1]董楠.從內控角度探析物流企業營改增工作[J].中外企業家,2013,08.
[2]李婉霞.營改增對物流業的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4(11).
[3]林新宇.企業營改增過程中應當采取的管理措施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3(17).
[4]馬福建.探索黑龍江物流快遞行業實施“營改增”的意義和建議[J].通信管理與技術,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