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利
摘 要:現代領導作為一種動態的行為過程,承擔著對集體活動的指揮與協調等功能,首先就要弄清楚領導是什么含義,領導者素質又是什么含義。鄧小平同志提出“領導就是服務”的觀點道出了領導的本質,是對馬克思主義領導理論的高度概括;是對中國共產黨全部領導經驗的科學總結;揭示了領導工作成敗的關鍵。領導者素質是指先天性的心理和身體的基礎之上,經過后天的教育和實際經驗所形成的的那些后天習慣和先天素質的結合。
關鍵詞:領導的含義;領導者素質的含義;特點
一、領導的含義
領導,名詞解釋為三種,一種為帶領,引上;一種為主管或指導;還有一種為領導人,單位領導。在漢語語言中,領導可以解釋成為實現某一組織目標,借助權利向下屬施加相應影響力的行為過程。從專業化角度出發,領導的工作主要包括五個要素,分別是領導者以及被領導者,還有作用對象也就是客觀環境、領導的行為以及領導職權。領導人員借助組織宣傳活動以及領導人員自身表率作用,然后潛移默化的間接影響企業或者是事業單位的員工。從管理學角度出發進行解釋,領導負責在一定社會群體以及社會組織之內,為該組織預定相應目標,然后運用自身權力以及影響力來影響被領導者,并使其將組織目標作為自身發展目標。《領導新法》中的解釋:領導一詞的名詞涵義主要是指領導者;而領導的動詞形式是指領導的相關活動,是領導人員在相應環境之下,為實現組織規定目標,對一定的被領導者實施統御以及指引的行為。
二、領導者素質的含義
從某種程度上講,領導者素質可以解釋為在領導人員先天性生理以及心理前提下之下,再經過后天的教育和實際經驗所形成的的那些后天習慣和先天素質的結合。在專業化領導理論指導下,人們往往會將領導者素質劃分成身體素質、政治素質、心理素質、思想素質、文化素質以及道德素質,還有相應的領導能力與管理能力因素等。領導者素質是領導者實施領導行為的內在因素,屬于積極開展相關領導活動的重要前提條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決定領導人員行為的對錯,進而影響到單位和組織的長久發展。因此,領導者素質的研究對領導理論的完善和領導實踐的優化都有直接的作用。隨著時代的進步,信息化社會的形成,經濟的全球化趨勢,我國各行業領導者素質的提高與創新,成為時代的首要任務和要求。
領導者素質的特點:
1.時代性
不同的時代有不同時代的特點,不同時代的領導者的素質必然受時代因素的影響各有千秋。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進步,五千年來,中國發生了質的變化,再不是中國的閉關鎖國政策,再不是中國舊王朝的統治,再不是封建努力壓迫制度,再不是男女不平等的時代,朝代的變化,社會的發展,這些都影響著我國的發展,究其根源,朝代的發展與社會的領導人密不可分。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的毛澤東爺爺,鄧小平爺爺都是國家的領導人,毛澤東爺爺是我們時代的標志,曾經的我們被侵略,被壓迫,是毛澤東爺爺站出來,扛起了中國共產黨的旗幟,時代發生了變化,還有我們的鄧小平爺爺,提出了改革開放的政策,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小康社會,才有了今天我們國家的飛躍發展,這些完全取決于毛澤東爺爺和鄧小平爺爺的領導素質,重點體現在思想,知識,能力素質等方面,也就是說領導者素質具有劃時代性。
2.層次性
和曾經的王朝統治一樣,我們今天的社會主義也有層次性,曾經的統治分為三六九等,今天也一樣,如同一個學校的階級層,由校長,副校長,主任,副主任,書記,教師等等,我們的領導也是有層次的,領導領域有經濟、政治和文化之劃;領導部門有黨委、行政、事業、企業之別。對于不同的企業有不同的層次,需要我們細細的劃分,同時也就說說明了領導者素質具有層次性。
3.動態性
辯證唯物主義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處在不斷發展變化之中的。同樣,社會在進步,領導素質也在發生質的變化,也就是說領導者在這一期間也發生著改變,去適應外界的變化,讓素質得到更好的發展,它同樣也是一個不斷發展著的動態概念。有些人天資聰慧,具有較強的領導能力,但是先天素質只是領導者素質好壞的一方面,一個先天素質非常好的人,如果在后天的教育中自身不努力學習,勇于實踐,積極進取,自強不息,那么長久下去,自然也就得到不好的結果。但是換句話來說,如果一個先天素質好的人,在經歷后天正確的教育方法,并不斷的完善自己,同樣自己得到的領導素質將會更優秀,這同時是領導素質的變化內容。
4.實踐性
先天資質固然重要,但是重要的是后天的教育,為什么這樣說?因為世界在變化,一個人出生之后還要繼續的生活學習,得到的內容遠比先天帶來的重要,也可以說后天的教育直接影響這個人的一生。有時候我們常常說理論與實踐不一樣,或者換一句方言,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如果一味的將領導者素質停滯在理論上,認為什么樣是好,什么樣是壞,而不敢于去嘗試,去解決,那只會造成領導者資質的實踐性弱,這樣在某一定程度上會認為是領導者的素質缺乏實踐性,也就是說紙上談兵,舉一個實例,比如世界上眾所周知的英國首相丘吉爾,由于是早產兒,先天生理因素并不好,過早的失去了父母的懷抱,而且說話出現了問題,有不可避免的發音問題,但是這些并沒有成為他成功的絆腳石,經過后天的實踐,他不僅成為了英國首相,并且能在反法西斯戰爭的關鍵時刻站出來,也成為了一名非常出色的演說家,正是由于他后天的實踐。所以說,實踐性在領導者資質方面來說可以影響領導者的一生。
5.綜合性
近年來,處于社會主義發展時期,隨之而來人才也越來越多,所以面對中國全面向發展,所以領導者素質包含的一個基本要點九是綜合性,我們不能單一的僅僅學校的領導者只懂得學習方面的領導,相比之下適應時代的變化,我們也應該讓自己的素質得到提高,所以說,作為領導要具備多方面的素質。
6.同異性
在同一個歷史階級,同一個社會主義路線,所以,領導素質具有同一性。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任何一個單位,任何一個部門的領導者,在政治方向上應是同一的,即堅持走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地執行黨的基本路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政治立場上應是同一的,即緊緊地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站在黨和人民的立場上。
由于領導者的先天資質不同,再加上后天的教育培養也不同,為人處世的方法和待遇也有所不同。一些領導者再進入新的工作崗位,往往會把好端端的單位領導到效益下降,走向倒閉。還有一些領導進入新的工作崗位,單位是剛剛成立的或者是瀕臨破產的,通過領導者的不斷努力,單位竟然起死回生,不斷向好的方法進行發展。這也就說明其領導者的差異性,原因包含先天資質,后天教育,個人經驗等,但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領導素質的差異性就是決定因素。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領導素質不僅有同一性,而且有很大的差異性。
總之,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科技進步日新月異,各國經濟的關聯度空前提高,信息傳遞速度大大加快,人類社會進入了“知識經濟”時代。大轉折意味著大機遇,大機遇蘊含著大發展。在這樣的歷史關頭,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應當努力成為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抓住機遇、開拓進取的領頭人。為此,必須了解領導及領導者素質的含義、必須具有世界的眼光、良好的學風和銳意進取的精神狀態,才能做好一個合格的領導。
參考文獻:
[1]張紅梅.試論跨世紀領導干部的素質及提高途徑[J].中央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02).
[2]范苗云.新時期行政領導干部素質建設研究[D].鄭州大學,2004年.
[3]劉白露.加強領導道德建設是“以德治國”的保證[A].全國領導科學第八次學術討論會論文精選[C],2001.
[4]辛鋒.論領導人際關系三原則[A].全國領導科學第八次學術討論會論文精選[C],2001.
[5]冉光芬.如何建構領導者的人格魅力[A].貴州省社會學學會“民族、區域、社會發展研討會”暨2002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