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程
(遼寧省環境監測實驗中心,遼寧 沈陽 110161)
“企業5S管理”在環境監測實驗室中的應用研究
薛 程
(遼寧省環境監測實驗中心,遼寧 沈陽 110161)
摘要:指出了為了提升績效與精細化的管理,追求卓越的核心競爭實力,環境監測實驗機構也需要引入先進企業的管理方法,尤其是日式新型模式管理。“企業5S管理”在精細管理、安全作業、標準化實施等方面具有其優越性,且易學易懂容易操作。同時,它對ISO9001標準的貫徹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結合自身應用與體會,就“企業5S管理”的理念在環境監測實驗室中的應用作一淺析探討,并對實驗室關聯的一系列問題作一分析研究,提出了若干建議。
關鍵詞:企業5S管理;標準化;精細管理
1引言
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環境監測實驗機構更應該適應社會的發展,順應社會的發展規律,堅持以精細、精準為導向,以提升績效為本位,實行企業化的精細管理與監測實驗相結合,為滿足社會與企業的需求而造就合格標準的“環境監測實驗室”[1]。
2環境監測實驗室建設標準與監測
證明分析儀器和操作人員的能力。用可靠的性能評價標樣分析測定7個平行樣,計算平均值和相對標準偏差,并與方法規定的準確度和精密度相比較,觀看數值是否在允許范圍內。
(1) 空白試驗中檢測出目標物質:按照樣品分析的全部步驟,重復n(n≥7)次空白試驗,將各測定結果換算為樣品中的濃度或含量,計算次平行測定的標準偏差,按公式MDL=t(n-1,0.99)×S計算方法檢出限。任意測定值之間可允許的差異范圍為“空白試驗測定值的均值±估計檢出限的1/2”以內。
(2) 空白試驗中未檢測出目標物質:至少分析1個實驗室試劑空白和7個實驗室強化空白(加標空白),以證實操作者應用該方法的能力。確定方法的檢測限。加標空白濃度為方法的檢測限的2~5倍。最低定量限:一般是4 倍的方法的檢測限。
內標法[響應因子]或外標法[校準因子]。最少用校準標樣的5個濃度點校準,最低點應選在最低定量限水平,最高濃度點應選在校準范圍的上限。曲線范圍因儀器設備性能和操作水平不同由試驗確定。若用線性回歸法,回歸系數符合方法要求。如方法無明確要求,則常規項目回歸系數一般應大于0.999,有機項目回歸系數一般應大于0.995。
在分析開始、結束和每分析10個樣品時(GC/MS每分析20個樣校核1次或每12h校核1次),都要分析1個獨立配制的可靠的性能評價標樣。與方法規定的標準要求(校核值與最初校準值相比,相對誤差應不大于20%)相比較,以證實儀器運行穩定,與最初校準相比沒有顯著變化。全部樣品分析結束后,一般再分析1個實驗室強化空白,以證明分析系統回到初始狀態。
每批樣品應分析1個試劑空白、1個代用標樣和1個實驗室強化樣品,用來評價實驗室性能、待測物的回收率和水樣基體對目標化合物測定的干擾處于受控狀態。
每批樣至少分析1個實驗室強化樣品平行樣或基體加標平行樣,以評估分析過程的準確度和精密度,證明它處于受控狀態。
每批樣分析現場空白、運輸空白、運輸空白現場平行樣、現場加標樣各1個,考查采樣、運輸、保存過程樣品粘污、樣品的代表性和樣品中待測組分含量的變化。
至少每季度(或更換標準儲備液時)分析1個外來的QC樣(相當于一個實驗室強化空白),以評價實驗室的定性及定量標準和性能。
3實驗室同步監測問題分析
監測數據需要兩實驗室同步監測,但數據經常會不一致,問題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監測數據需要兩實驗室同步監測問題分析
4實驗室對策分析
究其原因的根源所在,環境監測就是要求精準性。所以,“企業5S管理”這種現代企業管理的成熟理念,因其與環境監測實驗規律內在的一致性、互補性,而日益成為實驗室的最佳實現路徑與方法。
5S管理源于日本二戰后的一種新型管理模式,是指在企業,尤其是生產企業的現場對人員、機械、材料、方法等生產要素進行有效管理,一般稱之為4M管理,是為其他管理活動奠定了良好基礎的重要方法。5S概括為整理(Seiri1)、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和素養(Shitsuke),是這5個詞的開頭字母的組合。5S管理模式的引進和各國的本土化融合可促進各國企業健康穩定地發展。它在我國的實施,對各種類型的企業改善生產的環境、提高產品的品質、提升工作的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浪費、降低生產成本、樹立企業品牌良好的形象有著極其現實的意義,更重要的是通過推行5S管理能夠改善企業員工的精神面貌,使其更加適應企業的發展,適應企業文化,吸引和培養一流的精英人才,提升企業的大品牌形象,將企業塑造成為更具活力的一流企業[2,3]。
在實驗室里推行企業5S管理的直觀效果就是布局的明朗化,儀器設備、藥品、樣品、化學試劑等都能整齊有序,隔離、放置、區分、警示等標識都能夠清晰醒目,文件資料運用顏色管理,一目了然,確保實驗室檢測數據的可靠性、準確性、有效性。其具體的要領為: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4,5]。
4.2.1整理
就是要區別要和不要的東西,只保留有用的東西,去除掉不需要的東西。只要3個月以內不動的東西都要去除,這就是標準。其推行要領為以下方面。
(1)每個崗位員工對所在的工作場地進行全面的檢查,包括看得見和看不見的。如電子檔案、儀器設備、標準技術資料、作業標準書、工程管理圖、SAMPLE樣品等等。
(2)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別標準,一定要可操作。同時,反省不需要物品產生的根源,并作出分析報告。
(3)清除不需要的物品。將不需要的物品貼紅牌標識,注明改善期限、責任人及處理方法和具體的實施細節,不要單純簡單地制作標示。
(4)調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頻率以及日常用量,定好固定的存放場所。每天使用的物品要定量保管,放到不用移動,一眼就可以看見的,容易拿到的地方;使用頻率低的物品可以放在附近處標示保管。
(5)制定不需要物品的處理方法。不要物品的回收、再生、報廢、循環、轉讓等處理辦法,作出規定的標準文書登記在品質管理部門。
(6)每日進行自我點檢。檢查崗位上是否存在亂放以及不需要的物品,樣品、工具、器皿、試劑是否放置規范,做好標示,不要的物品是否按照規定的處理方法整理收集。
4.2.2整頓
把有用的東西按規定標準位置擺放整齊,做好標識管理。其要領為以下方面。
(1)落實前一步驟的整理工作,只留下必需的物品,做好標示。
(2)布置物品的操作流程,確定好放置場所。例如檢測方法、設備操作的規程等作業指導書,工程管理圖、工程異常管理標準等。用于作業現場,可放置在操作臺上開放式文件架中,并保證是最新版本,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品質問題。
(3)規定放置的方法。用設備、工作、器具區分,分為隨時使用、常用等幾種情況,并分別存放在固定場所。
(4)劃線定位定量定置定容。樣品擺放設置區分為未檢品、在檢品、已檢品、留樣區域以及不合格品。
(5)標示場所物品標簽。例如每間實驗室里應該制作儀器設備的示意圖,以及實驗室物件擺放示意圖,照明設備、安全設施也可以加進去。
4.2.3清掃
將不需要的東西徹底清除掉,保持工作現場及場地無任何垃圾、無灰塵、干凈整潔,保持無塵作業。其要領為以下方面。
(1)建立清掃責任區,規定為室內與室外。利用各個實驗室的平面標示圖,標識各責任區及其負責擔當人員,一定要責任到位。
(2)執行例行常規日常掃除,清理不必要的臟污,規定每日作業點檢表。規定例行清除的內容,參照文件實施。
(3)調查污染源,作出品質分析報表,做好8D分析報告,詳細記錄分析,予以杜絕。
(4)建立清掃的基準,作為日常規范。制定每日、每周以及每月每個季度的清掃時間和具體內容。清掃過程中發現有不良之處要及時加以改善,并得到品質管理部門的認證。
4.2.4清潔
將整理、整頓、清掃執行進行到底,并且形成制度化、規范化,持續不斷地維持其取得成果。其要領為以下方面。
(1)落實前3S的具體工作。工作現場必須保持干凈與整潔。
(2)制定嚴格的目視管理、顏色管理的標準,并形成文書化管理。
(3)制定檢查方法。建立清潔稽核表,在表中詳細表示出需要點檢的具體點位,由主管人員作不定期的檢查,進行抽查,以達到監控效果。
(4)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加強執行,才能取得完善的預期效果。
4.2.5素養
通過上述4S的活動,逐漸養成了人人依規定行事的良好習慣。其要領為以下方面。
(1)持續推動前4S一直到習慣化為止,不間斷執行,使員工養成一種保持整潔的自主習慣。
(2)制定共同遵守的有關規則、規定,并形成文書化管理,無論是誰,都要嚴格執行,無一例外,并將它們進行目視化管理,使其一目了然。
(3)制定企業禮儀守則,包括早會制度、晚會制度等等。
(4)教育訓練標準,尤其是對新入公司人員加強培訓與管理,重點在入職3個月內。
(5)推動各種精神文化的提升活動,例如團隊拓展訓練、各種聯誼活動等等。
提升員工生產效率的最好方法就是實施目視管理。組織行為學中說,人類對于顏色、圖形、形狀、符號的記憶要比文字的印象敏感得多。所以采用簡捷的顏色與符號進行管理,讓員工養成一種習慣化、便捷化,這樣就不容易出現錯誤,進而提高生產效率與工作效率。很多企業都在實施目視管理[6]。
4.3.1顏色管理
規定文書中嚴格規范,紅色代表不合格,藍色代表合格,黃色代表未進行檢測產品與試劑,綠色代表可以再生使用,這樣實驗人員觀測到紅色就會馬上警覺,防止品質問題發生,進而降低出錯損失造成的成本及不合格品成本的產生。無論工作在哪個場所與部門,所有的標記都用顏色統一標識出來,不要出現多重標準,工作之間都可以采用統一的顏色語言來進行交流,這就是企業與實驗室中的標準語言。
4.3.2固定管理
物品、試劑、工具等擺放要固定化,標準化,并用警戒顏色或者物品印記具體標記出來,這些都可以提高生產效率,減少員工思考的時間,這就是成本管理與標準化管理。員工在工作中可以節省下時間,以最快的時間找到工具和相關物品。因為部門損失的成本,真正的問題就來源于一些微小的不被人察覺的浪費。一個員工在找工具以及器皿、試劑時候所花費的時間并不會給部門與企業本身創造任何價值,反之影響實驗工作。
4.3.3警示管理
運行的設備都設置有停車紅色警示燈裝置,如果設備出現故障,紅色警示燈就會閃爍,蜂鳴器也自動發出報警聲,以此來警示員工此設備故障,應及時處理。這樣,就不會造成設備故障時,由于工人疏忽未及時發現,而導致機器損傷的現象發生。而且,在工作間里有危險的地方,都要使用警戒顏色明顯地警告工人此處危險,以防止發生意外。
4.3.4看板管理
員工在工作中,如何熟練地掌握作業要領呢,用看板方式,將標準的作業方式直觀地顯示在卡片或者作業標準上,讓員工一目了然。這種管理方法稱之為“傻子”管理,但沒有歧視的意思,而是要求管理者應該能無差錯地用最直觀的方式傳達指示給員工,員工不會出現誤導及差錯,這樣也是為了防止問題點發生。
5結語
企業5S管理是一項長期實施的工作,是一種良好的作業習慣養成的過程,同時可以促進相關職能工作的規范化。為確保成效,實驗室可以選擇重點的內容先行推廣5S管理活動,以逐步實現管理的標準化,進而提高工作人員職業素養,使實驗室的管理能夠不斷地得到改進與提高。
參考文獻:
[1]黃建絨,殷振華.5S管理在檢測實驗室中的應用[J].監督與選擇,2009(3).
[2]楊達民.日本企業提高經濟效益的一些做法[J].工業經濟管理,1983(4).
[3]陳進華.現場效率改善實戰手冊[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4]聶云楚,余弟錄,孫亞彬.6S實戰手冊[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
[5]沈暉.工廠作業管控[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
[6]汪洪濤.制度經濟學—制度及制度變遷性質解釋[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Enterprise 5S Management”
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boratories
Xue Cheng
(LiaoningEnvironmentalMonitoring&ExperimentCenter,Shenyang110161,China)
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rrent market economy, the competition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fierce.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realize precision management and pursue excellent core competitiveness, some advanced management methods are needed to be introduced into the agency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experiments, especially the Japanese new management mode. "Enterprise 5S management" has the advantage in terms of precision

management, security operations and standardized implementation, which is easy to learn and understand. At the same time, it greatly promo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ISO9001 standard. Combined with author's personal experiences, the article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enterprise 5S management" in the field of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laboratory. In addi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a series of related problems existing in laboratory and puts forward a number of recommendations.
Key words:enterprise 5s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precision management
通訊作者:王克勤(1964—),男,甘肅莊浪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小流域環境綜合治理研究。
中圖分類號:TQ01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5)04-0172-04
作者簡介:薛程( 1983—),女,遼寧沈陽人,工程師,碩士,主要從事環境監測與分析研究。 陳偉(1989—),男,云南安寧人,西南林業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
基金項目:遼河流域水環境管理實施效果評估與流域技術集成課題(編號:2012ZX07505-005)資助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編號:30660037)資助
收稿日期:2015-02-04 2015-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