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彬
(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寧德市醫院腫瘤外科 福建 寧德 352100)
近年來,乳腺增生及乳腺腫瘤等乳腺疾病已成為女性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極大地危害了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量[1-2]。乳腺類疾病多由微小的病變進展演化而引起,初期很難引起人們的注意,并且進展較快,因此及早、徹底地根治乳腺類疾病就顯得十分重要[3]。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用乳腺微創旋切術治療乳腺單發病灶的臨床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4年8月至2015年3月間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單發病灶患者,我們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30例)和觀察組(30例),兩組患者的臨床表現及各項檢查結果均符合《單發病灶乳腺灶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規定的關于單發病灶乳腺灶的臨床診斷標準。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21~63歲,平均年齡為(34.73±9.31)歲,其中患有乳腺增生的患者有15例,患有乳腺腫瘤的患者有15例;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23~65歲,平均年齡為(35.13±8.89)歲,其中患有乳腺增生的患者有16例,患有乳腺腫瘤的患者有1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不顯著(P>0.05),不具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是:①被確診存在乳腺單發病灶的患者。②年齡在21~65歲之間的患者。③患者本人及其家屬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研究對象的排除標準是:①存在乳腺多發病灶的患者。②患有貧血、糖尿病等疾病的患者。③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④存在精神病患病史的患者。⑤拒絕參與本次研究的患者。
采用傳統手術方式為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采用乳腺微創旋切術為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然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并將對比的結果及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
1.2.1 對照組 采用傳統手術方式為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①為患者進行麻醉及常規消毒。②準確定位手術部位,切開乳房表面,逐層分離組織。③徹底切除病灶。④常規縫合切口。
1.2.2 觀察組 采用乳腺微創旋切術為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具體的方法是:①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旋切刀:當患者的腺瘤或乳腺結節較小,且處于乳暈下方<1cm的地方時,應選用型號為14G的旋切刀;當腺瘤或乳腺結節處于乳暈下方>1cm、<1.5cm的地方時,或位于乳暈旁邊時,應選用型號為11G的旋切刀;當腺瘤或乳腺結節處于乳暈下方>1.5cm、<3.5cm的地方時,應選用型號為8G的旋切刀。②對病灶進行超聲定位并做好標記,讓患者仰臥在手術臺上,將兩臂垂直放于身體兩側,頭部微側。③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合理選擇麻醉部位,切開皮膚,置入合適的旋切刀。④將旋切刀對準腫塊,進行反復的旋切和抽吸,在操作過程中應注意避開血管,最后將腫塊完全切除并取出。⑤常規縫合切口,并進行包扎。
①切口長度。②手術時間。③術中出血量。④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
應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當P<0.05時,視為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手術切口長度及手術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的比較
在觀察組30例患者中,發生血腫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總數的3.33%),發生皮下瘀斑的患者有1例(占患者總數的3.33%);在對照組30例患者中,發生血腫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總數的13.33%),發生皮下瘀斑的患者有5例(占患者總數的16.67%),發生切口感染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總數的10.00%),發生切口裂開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總數的10.00%),發生乳腺塌陷變形的患者有2例(占患者總數的6.67%),發生瘢痕的患者有3例(占患者總數的10.00%)。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的比較
乳腺微創旋切術始創于1994年,其原理與細針吸取細胞學檢查的原理相同,此術的發展基礎是核芯活檢技術[4]。微創旋切術系統共有兩部分構成,一部分是旋切刀,另一部分是真空抽吸泵。這種手術方式與傳統的手術方式相比有以下幾大優點[5]:①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小,切口美觀,患者的恢復速度較快。②可極大地降低感染的發生率。③準確性較高。④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極低。在本次研究中,為了探討分析用乳腺微創旋切術治療乳腺單發病灶的臨床效果,筆者采用傳統手術方式為對照組患者進行治療,采用乳腺微創旋切術為觀察組患者進行治療,然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進行回顧性的對比分析。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手術切口長度及手術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明顯少于對照組患者,觀察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顯著(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用乳腺微創旋切術治療乳腺單發病灶的臨床效果顯著,此方法具有手術時間短、術中出血量少、安全性較高、術后并發癥少等優點,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霍彥平,呂晶,謝竟等.超聲引導下乳腺微創旋切術對早期乳腺癌的篩查作用[J].廣東醫學,2014,(6):881-882.
[2] 韋力,姚志,周軍等.縱切面和橫切面超聲引導在真空輔助乳腺微創旋切術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4,17(9):1075-1078.
[3] 劉廣寅,劉琳,張志勇等.乳腺腫塊微創旋切術中應用乳腺后間隙麻醉的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1):2240-2241.
[4] 周頡,羅建國,丘禹洪等.Mammotome微創旋切術加置管沖洗引流治療慢性乳腺炎22例[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1):53-55.
[5] 王麗芬,王偉,孫凱等.護理干預下乳腺腫物微創旋切術對患者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2):348-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