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 淙
(山西省臨汾市人民醫院藥劑科 山西 臨汾 041000)
氟喹諾酮類抗生素是臨床上常用的抗菌藥物[1]。氧氟沙星、培氟沙星、諾氟沙星、司帕沙星、洛美沙星、環丙沙星等藥物均為氟喹諾酮類抗生素[2]。此類藥物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其抗菌譜廣,對革蘭陰性菌及革蘭氏陽性菌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此類藥物在人體的分布濃度高,藥物成分穩定。但是,隨著此類藥物在臨床上的廣泛應用,關于此類藥物不良反應的相關報道也逐漸增多[3]。為了探討使用氟喹諾酮類抗生素進行治療的患者其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我們對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氟喹諾酮類抗生素治療并出現不良反應的5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氟喹諾酮類抗生素治療并出現不良反應的56例患者。在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3例。他們的年齡在15~8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56.38±4.26)歲。他們的住院時間均在3天以上。這些患者所用藥物如下:諾氟沙星、氧氟沙星、環丙沙星、培氟沙星、司帕沙星和格帕沙星。
對這56例患者所用藥物名稱、發生的用藥不良反應的類型進行統計和分析。統計引起患者不良反應抗生素的種類,觀察患者的不良反應類型的分布情況。
在本次研究中,有16例(28.6%)患者所服用的抗生素為氧氟沙星有14例(25.0%)患者所服用的抗生素為諾氟沙星,有11例(19.6%)患者所服用的抗生素為環丙沙星,有10例(17.8%)患者所服用的抗生素為格帕沙星,有4例(7.1%)患者所服用的抗生素為司帕沙星,有1例(1.8%)患者所服用的抗生素為培氟沙星。

表1 導致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藥物種類[n(%)]
在本次研究中,有19例(33.9%)患者不良反應的類型為消化系統不良反應,有17例(30.3%)患者的不良反應類型為神經系統不良反應,有10例(17.8%)患者的不良反應類型為皮疹,有4例(7.1%)患者的不良反應類型為血液循環系統不良反應,有6例(10.7%)患者的不良反應類型為關節疼痛。

表2 患者不良反應類型的分布情況
氟喹諾酮類抗生素是一種廣譜抗菌類藥物。此類藥物具有較強的抗菌作用,其抗菌譜廣,對革蘭陰性菌及革蘭氏陽性菌均有顯著的抑制作用。此類藥物在人體內的分布濃度高,藥物成分穩定,因此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4]。但是,隨著此類藥物在臨床上的推廣應用,關于此類藥物不良反應的相關報道也逐漸增多。
氟喹諾酮類抗生素能夠引起多系統、多器官的不良反應。使用該類抗生素進行治療的患者發生消化系統發生不良反應的主要原因是空腹服藥、服藥速度過快、劑量過大,藥物刺激其胃腸道黏膜等[5]。患者發生中樞神經系統不良反應的原因是此類藥物成分容易通過血腦屏障,進入腦組織,刺激中樞神經,進而引起頭痛、頭暈等不適癥狀。由于在臨床上,氟喹諾酮類抗生素中氧氟沙星和諾氟沙星的使用范圍較廣,因此氧氟沙星和諾氟沙星引起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也較高。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在氟喹諾酮類抗生素中,氧氟沙星和諾氟沙星易引起患者發生不良反應。接受氟喹諾酮類抗生素治療的患者發生不良反應的類型主要有消化系統不良反應和神經系統不良反應。臨床醫生應在使用氟喹諾酮類抗生素對患者進行治療前,及時了解患者用藥的不良反應史,合理地為其使用氟喹諾酮類抗生素進行治療,以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1] 何佩瑩.氟喹諾酮類抗生素不良反應65例臨床分析[J].中外醫療,2012,18(11):109,111.
[2] 蘭敏.92例氟喹諾酮類藥物不良反應臨床分析報告[J].中國實用醫藥,2012,34(16):198-199.
[3] 李振國,于文玫.氟喹諾酮類藥物不良反應調查及臨床合理用藥的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9(17):25-26.
[4] 董學花.氟喹諾酮類藥物的臨床應用常見不良反應分析及合理應用[J].北方藥學,2014,42(5):44.
[5] 王德華.氟喹諾酮類藥物臨床常見不良反應115例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3,26(22):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