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近期反復強調:全面小康是全體中國人民的小康,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
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是宣言,是號召,是承諾。最最直白的兩句話,如雷霆萬鈞,如黃鐘大呂,跨越國界,跨越時空,在宇宙間滾動,在世人心中回蕩。
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掉隊!是國策,是決心,是責任,是擔當。最最簡單的兩句話,如大山般凝重,似大潮般奔涌,一諾千金,擲地有聲。
“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習近平總書記要求黨員干部將先人的這句古訓牢牢記在心里并自覺踐行之。在2015年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他發表了精彩的主旨演講,他說:回顧中國幾十年來減貧事業的歷程,我有著深刻的體會,40多年來,我先后在中國縣、市、省、中央工作,扶貧始終是我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我花的精力最多。我到過中國絕大部分最貧困地區,包括陜西、甘肅、寧夏、貴州、云南、廣西、西藏、新疆等地。這兩年,我又去了十幾個貧困地區,到鄉親們家中,同他們聊天。他們的生活存在困難,我感到揪心。他們生活每好一點,我都感到高興。李克強總理多次聽取扶貧開發匯報并作重要指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難度再大,今年也要再減少農村貧困人口一千萬人以上,要把扶貧作為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情況的督查內容。汪洋副總理帶領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奔赴各地調研,指導各地區認真落實總書記、總理重要指示,開創了扶貧開發的新局面。
2020年全面實現小康,時間緊,任務重。從時間上看,距離實現這個偉大目標的日子滿打滿算也只有5年了。從扶貧任務的現狀看,貧困人口還有7千多萬。這么短的時間,要完成這么重的任務,這對我們執政黨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在扶貧攻堅戰中,我們正實現著由“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轉變。各地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開展著干部駐村幫扶、整村推進、易地扶貧搬遷、電商扶貧、旅游扶貧、光伏扶貧等精準扶貧工程,取得了明顯成效。長期堅持下去,一定能實現我們預期的目標。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戰略目標,實現這個宏偉目標,必須打贏扶貧開發這場攻堅戰。打贏這場攻堅戰靠什么?第一靠黨的領導,第二靠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有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在黨的領導下實現“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的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與西方的發展道路不同,并適合中國發展,與中華文化的傳統和無窮智慧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無論是制度還是理論都是在歷史沿襲中不斷形成和完善的。歷史積淀的文化傳統造就了我們的民族性格。因此,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要樹立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脫貧攻堅的沖鋒號已經吹響。目標就在前方,勝利一定屬于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