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燕山-太行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開發重點縣,是燕山-太行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試點縣。為落實習總書記“實施精準扶貧,增強內生動力”的批示精神,在河北省委、省政府及省市金融辦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阜平開始創建金融扶貧示范縣的各項工作。2014年7月15日,省金融辦下發了《關于支持阜平創建金融扶貧示范縣的實施意見》,金融扶貧示范縣創建工作全面啟動。
目前,阜平確立了“一年整體布局、點上突破;兩年全面鋪開、縱橫結合;三年檢查驗收、復制推廣”的工作思路,實現了以“金融活起來”,催生“主體多起來、產業興起來”,實現“群眾富起來、阜平強起來”的奮斗目標,讓農民發展現代種養業“創業有資金,經營有保險,服務有網絡,扶貧有示范”。
金融服務網 盤活農村發展“一盤棋”
縣里成立由縣長任組長,常務副縣長、主管扶貧工作副縣長任副組長的金融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全縣金融扶貧示范縣創建工作。2014年10月 12日組建了縣金融服務中心,具體負責開展金融扶貧各項業務,12月20日向社會公開招聘本科學歷以上金融相關專業人員10名(平均年齡25周歲)。鄉級成立由鄉鎮黨委書記任組長,鄉鎮長任副組長的金融工作領導小組,依托鄉財政所成立金融工作部。村級成立由村支書或村主任負責的金融工作室。通過整合現有行政資源,2015年1月建成了覆蓋全縣各鄉鎮、村的金融服務網絡,解決了金融進農村信息不對稱、人力成本高的難題。
通過豐富保險產品、創新運行模式、提高政府補貼等方式,實現農業保險在險種上覆蓋全縣主要種養業品類,在參保面上覆蓋絕大多數種養業群眾,構建架構合理、品類齊全、運行規范、保障有力的農業保險全覆蓋體系,全力為金融進入農村打通“一條路”,為農村產業發展、農民致富增收撐起“一把傘”,進而盤活農村經濟發展“一盤棋”。2014年11月8日,王林口鎮馬駒石村肉雞養殖小區簽訂第一批商業性農業保險保單,保險金額達120萬元;12月19日,城南莊鎮春利牧業簽訂了第一張肉牛成本價格損失保險保單,保險金額達211.2萬元;2015年2月10日,縣政府籌資149萬元,支持全縣5.96萬農戶參加農戶平安綜合保險,以保障農民的人身意外傷亡和家庭財產損失。
為確保農業保險全覆蓋工作堅持積極穩妥推進,阜平縣就勘查定損理賠制定了一系列詳細規范的工作流程,共投入75.2萬元為全縣13個鄉鎮各配備一臺POS機、一臺打印機和一輛“農業保險流動服務車”,讓農民能順利、便捷地得到理賠,保單可以抵押進行反擔保得到貸款扶持,極大提升了農民參保的積極性。
構建擔保體系 規范金融秩序
為推進扶貧貸款擔保順利開展,阜平縣對申請扶貧貸款擔保設置了三個“前提要件”:必須參加農業保險。申請扶貧貸款擔保的農戶、企業從事的產業項目具備投保條件的必須參加農業保險,并符合規劃和環保要求。必須“三戶聯保”。三戶或三戶以上自愿組建聯保小組,聯保戶之間互相連帶互保,對任何一戶的不良信用行為負連帶責任,以此達到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共同促進的目的。必須有一定致富能力。以保障擔?;鸢踩?,探索建立了“村推薦、鄉初審、縣惠農擔保公司與合作銀行聯合審查”的工作流程,根據數額大小規定不同的審批程序(5萬元以下的由惠農擔保公司和銀行直接審批,5~20萬的由縣金融服務中心、扶貧辦及行業主管部門審議,20萬以上由縣金融工作領導小組討論通過),農戶(貸款5萬元以下)按時償還貸款本息后,由財政部門給予50%貼息,期限不超過兩年。同時,將惠農擔保有限公司由財政局劃歸縣金融辦管理,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規范了整套辦理程序,全縣扶貧貸款擔保體系初步建立,各項業務已全面展開。目前,通過擔保發放扶貧貸款已達2935萬元。
但是,扶貧貸款擔保體系雖已具雛形,如何堅持激勵和懲戒相結合,營造良好的農村信用環境迫在眉睫。于是阜平縣探索建立了誠信體系建設,確保信用環境良好運行。
一是建立社會信用系統。通過邊采集、邊辦理的方式采集信息,將金融信息與工商、稅務、公安、環保、保險、信訪等方面的信用信息進行整合,并通過局域網實行信息資源共享,逐步建立覆蓋全縣各企業、各農戶的失信黑名單制度和失信行為數據庫。
二是嚴厲打擊不良欠貸行為。幫助銀行業金融機構清收不良貸款,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嚴厲打擊惡意騙保、騙貸等行為,樹立“信用也是財產”的社會共識,提升社會信用管理水平,規范全縣農村金融秩序。
完善政策 營造金融扶貧大環境
縣政府與省信產投集團合資組建的商業性融資擔保公司充分協商,以信投擔保公司投資5100萬元控股、縣財政出資4900萬元參股,合資建立商業化運作的融資擔保公司,增資至2億元,并在全省開辦業務,對阜平項目實行降低擔保門檻、擔保費用減免等優惠政策。
領導重視、協調聯動是金融扶貧工作的前提。農村金融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級黨委和政府高度重視和統一領導,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并形成合力。阜平率先成立金融服務中心,并拿出10個事業編制,主要領導親自抓,各部門密切配合,全縣上下齊抓共管,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
完善政策、加大投入是金融扶貧工作的關鍵。農村金融服務風險大、成本高、收益低,阜平把農業保險作為農村金融服務的突破口,在縣財政極為緊張的情況下,籌資3000萬元建立保險基金,開發成本價格損失保險新品種,擴大財政資金保費補貼范圍,采取“聯辦共保”模式,讓全縣主要種養業經營無風險,兜住了農業經營的底線。阜平利用省撥付的扶貧資金成立惠農擔保有限公司,為扶貧貸款提供擔保,使銀行機構支農貸款無后顧之憂,極大地激發了金融機構進農村的積極性。
強化服務、優化環境是金融扶貧工作的保障。真正讓商業性金融機構向農村地區拓展延伸,需要為其創造一個健康的金融生態環境,阜平通過建立健全農村信用體系,清收不良貸款行動,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打造良好的金融基礎條件。實踐證明,只有營造良好的農村金融生態環境,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才能激發金融機構支農惠農的熱情,推動金融扶貧工作不斷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