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梅花 (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
?
·綜述·
潰瘍性結腸炎的蒙醫治療特色與優勢
趙梅花(內蒙古民族大學附屬醫院,內蒙古 通遼 028000)
【摘要】至今,國內還沒有治療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腸炎的經濟、治療效果滿意、耐藥性差、副作用少的治療方法,蒙醫將其歸屬于大腸“寶如病”的范疇,該病病位在大腸,與肝胃及小腸息息相關. 蒙醫治療該病時,采用整體性和辯證施藥的指導,取得了滿意的療效,且副作用少,特別是對輕、中型UC的治療,具有突出的優勢. 因此蒙醫治療UC是值得應用并推廣的.
【關鍵詞】潰瘍性結腸炎;蒙醫治療;特色;優勢
0引言
潰瘍性結腸炎病變主要局限于結腸和直腸粘膜,發病原因與自身免疫因素和遺傳因素有關. 主要癥狀為腹瀉、便膿血、腹痛和里急后重[1].
1蒙醫治療
1.1蒙醫對潰瘍性結腸炎的概述蒙醫將潰瘍性結腸炎(Ulcertive colitis,UC)歸屬于大腸“寶如病”范疇,是直腸和遠端結腸黏膜與黏膜下層的慢性特異性炎癥性疾病. 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粘液血便、排氣受阻、便秘以及腹痛等. “寶如病”是指機體內的三根七素不平衡,血、希拉與巴達干相搏,且赫依發生病變,從而導致黃水、惡血變多的綜合性病變. 病因主要包括四大因素,即:巴達干、希拉、血、赫依. 蒙醫覺得是三根七素構成復雜的、綜合性的、有機的人體,三根即巴達干、希拉、赫依,七素指:血、肉、骨、骨髓、脂、食物精華及精液,前者是潛在的控制系統,而后者則是顯現在生命體中的. 在“寶如病”的病因中就包含了三根七素中的血,因此,它是多種致病因素引起的,并且嚴重影響機體的生理功能的病變.
1.2病機寒性條件:由于飲食的食物以生、冷以及不易消化為主,且食用量過多;氣候變冷及著涼. 這將引起胃火損害,導致食物清濁分化不良,從而在肝臟中不能進行深入的分化,易引起惡血,若其返回至腸胃,將誘發病變. 熱性條件:因飲食的食物以辛辣、澀性食物為主,且食用量過多;外部環境所致的傷熱. 這將導致血熱,從而過盛的血不能轉化為體素,若血熱與小腸和胃中的希拉和巴達干相合,與大腸的赫依相會,致使機體發生病變,從而形成寶如病.
大腸寶如病的病因是:在肝臟中沒有分化的飲食精華所致的惡血,并行至大腸,在大腸最薄弱處沉積,與赫依相會,形成血熱從而對大腸造成損傷. 所以,寶如病的位置在大腸,與肝胃及小腸息息相關.
1.3辯證分型根據大腸寶如病的病因和病機,將其分為血(齊素)盛型、赫依盛型、粘型. 血盛型:病癥主要表現為血熱;以血濃便、腹痛、腹瀉等為主癥,以口干、發熱、排氣臭及不暢、里急后重、食欲不振、乏力等為次癥;舌象表現為黃膩苔和質紅,小便出現紅赤且氣味重,脈象表現為玄和洪. 赫依盛型:癥狀主要表現為赫依,以腹瀉、腹脹、瀉物帶有白色粘液、未為消化食物以及腸鳴為主癥,以乏力、里急后重、食欲不振、排氣不暢等為次癥;舌象表現為白薄苔和質紅,小便出現澄清且泡沫大,脈象表現為遲和空. 粘型:癥狀主要表現為以腹痛加重、膿血便或粘液性血便,或大便干燥,便中帶血,發熱為主癥,腹脹腸鳴,矢氣不行,臍周兩側疼痛、里急后重等為次癥;舌象表現為白薄苔和質紅,小便出現澄清且泡沫中,蒸氣、氣味大,脈象表現為細和緊、弦.
2蒙醫治療UC的特色
2.1飲食治療在蒙醫學中,飲食療法具有突出的地位,最早使用的食療飲料是酸馬奶,用其治療大腸寶如病. 在蒙醫學家羅布桑卻因泊勒編著的《蒙醫藥選編》中就有寫到:鮮酸奶味酸澀,性輕,能升發胃火,除濕化瘀,健脾開胃. 由此可知,在當時,已利用酸奶在消化疾病的輔助治療中并取得一定效果.
目前,應用酸馬奶治療大腸寶如病在民間廣泛傳播,醫學界對其也十分重視[2]. 有研究[3]顯示,酸馬奶在對機體內的微量元素起補充作用的同時,還對腸道菌群有著調節作用. 也有研究表明,酸馬奶在發酵3~6 d后,對革蘭氏陽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酸馬奶中還含有機體所需的維生素C、維生素B等[4]. 飲用天然礦泉水也是治療大腸寶如病的重要手段[5],因為,其中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微量元素或離子,如:硒具有治療腸胃病的作用,鋅具有提高患者食欲、增強免疫力的作用,鋰有助于人體免疫功能的提升,游離二氧化碳利于消化、消炎等作用. 總的來說,血(齊素)盛型患者不應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食用涼性、已消化的食物;赫依盛型患者也不應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食用性溫,易消化且營養豐富的食物,從而利于病情的好轉.
2.2起居調劑蒙醫認為,人身體和心理與自然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三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因此在對患者進行治療時,需關注身體、心理、自然環境等對治療效果的影響. 因此,在起居調劑方面,叮囑患者保暖,身體和心理活動不能過多,從而達到以暖制涼,以靜制動的作用.
2.3內服藥物蒙醫古代文獻所記載的大部分驗方至今還在沿用,但具體應用中存在不同分型而辨證施治,所以蒙醫中對治療大腸寶如病的用藥各有不同. 血(齊素)盛型中一般應用海魯木勒-9、音達拉-15、蘇龍嘎-4湯、琪順古日古木-8、巴特日-7等;赫依盛型中一般應用阿那日-4、阿那日-14、阿那日-蓮花-8、敖拉蓋-13、阿敏-額日遁、興格格其-滿都拉、娜仁-滿都拉等;粘型中一般應用音達拉-15、巴特日-7、嘎日迪-5、哈頓嘎日迪-13、吉召木-道日吉等;如龍梅等[6]將大腸寶如病分為寒、熱兩證型,采用十味黑冰片丸、十三味石榴散等辯證治療;包長山等[7]采用哈頓嘎日迪-13及敖拉蓋-13對其進行辯證治療,崗敖其爾等[8]采用蒙醫加味壯西-21治療,均取得滿意的療效.
2.4療術與療法尼如哈療法:是一種傳統的外治療法,具體指:把蒙藥進行稀釋或單藥合理配制后煎劑,然后進行腸灌治療[9]. 對于大腸寶如病的治療,根據蒙醫古代文獻的記載,其腸灌湯的處方和用量不固定. 蒙醫溫針:歸屬于針刺療法的范疇,對患者的穴位進行直接刺激,從而達到控制病變目的,且治療效果可靠,目前在臨床上也得到應用. 放血:歸屬于蒙醫峻療范疇,是利用針刺表層靜脈穴位,將病血引出,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灸療:利用蒙古灸、銀灸、金灸等經熱刺激體表的相應穴位,從而起到預防治療疾病的目的.
3蒙醫治療UC的優勢
根據臨床經驗,蒙醫治療輕、中型潰瘍性結腸炎,治療的效果較好,并且毒副作用偏少,耐藥性差. 因此,蒙醫治療UC的優勢總結如下:對于重度、爆發性、慢性持續性型潰瘍性結腸炎,采用蒙醫進行輔助治療;對于輕、中型、慢性復發型潰瘍性結腸炎,采用蒙醫進行治療;對于西藥毒副作用而停藥的,產生耐藥的,皮膚、肝膽、關節等系統受累的腸外表現的潰瘍性結腸炎,均可采用蒙醫進行治療.
【參考文獻】
[1] 布圖雅,斯琴. 中蒙醫治療潰瘍性結腸炎進展概況[J]. 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21(2):217-220.
[2] 包滿達. 蒙醫治療慢性結腸炎臨床療效觀察[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52):126.
[3] 其其格瑪,杭蓋巴特爾. 關于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的蒙醫和西醫治療的研究[J]. 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10,16(7):57-59.
[4] 張德正. 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治療與分析[J]. 中國現代醫生,2007,45(8):37,89.
[5] 冉慶麟,李桂蘭. 中西醫結合治療潰瘍性結腸炎臨床觀察[J]. 遼寧中醫雜志,2001,28(6):366.
[6] 龍梅,馬額爾敦. 蒙西醫結合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160例體會[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04,13(1):22-23.
[7] 包長山,其其格,阿日斯欏. 蒙醫藥治療慢性結腸炎47例臨床觀察[J].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03,12(4):209.
[8] 崗敖其爾,包金榮. 蒙藥加味壯西-21味治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38例臨床觀察[J]. 北方藥學,2010,7(6):25-26.
[9] 阿若娜. 蒙醫辨證分型配合灌腸治療慢性非特異性結腸炎23例[J]. 中國民族醫藥雜志,2000,6(3):12-13.
【中圖分類號】R29
【文獻標識碼】A
作者簡介:趙梅花. 碩士,主治醫師. 研究方向:蒙醫消化內科. Tel:0475-8435041E-mail:12763724@qq.com
收稿日期:2015-12-14;接受日期:2015-12-30
文章編號:2095-6894(2016)01-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