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 繼,徐 巖,鄭潤泉
(1中國人民解放軍71939部隊,山東 濟南 250300;2濟南軍區總醫院,山東 濟南 250000;3泰山醫學院研究生部,山東 泰安 271000)
?
剖腹探查確診膈下游離氣體陰性小腸破裂1例報告
康繼1,徐巖2,鄭潤泉3
(1中國人民解放軍71939部隊,山東 濟南 250300;2濟南軍區總醫院,山東 濟南 250000;3泰山醫學院研究生部,山東 泰安 271000)
【摘要】大部分小腸破裂病例在入院時可通過其既往史、臨床表現和膈下游離氣體診斷,但個別案例X線下表現無明顯游離氣體. 易導致誤診、漏診. 本研究報告了1例剖腹探查確診膈下游離氣體陰性小腸破裂案例,討論出膈下游離氣體陰性急腹癥的剖腹探查術指征,對早期明確診斷,及時對癥治療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小腸破裂;膈下游離氣體陰性
1病例介紹
患者,男,38歲,因車禍后胸腹部外傷后疼痛、活動受限6 h于2014-07-30入院. 查體: T:36.9℃ ,P:137次/min, R:22次/min, BP:137/93 mmHg. 中年男性,發育正常,營養中等,神志清,精神差,對答切題,自主體位,查體欠合作. 胸廓對稱無畸形,擠壓征陽性,右側5、6、12肋骨處壓痛. 雙側呼吸動度對稱,語顫右側較左側略減弱,雙肺叩診呈清音,聽診呼吸音清,未聞及干濕性啰音. 腹部緊張,全腹壓痛,右下腹壓痛明顯,輕度反跳痛,全腹未觸及包塊,右下腹軟組織挫傷,面積約8.0 cm×6.0 cm,局部少許滲血. 左手背軟組織挫傷,面積約3.5 cm×2.5 cm,局部少許滲血. 四肢各大小關節無紅腫畸形,無功能活動障礙. 輔助檢查:腹部X線,未見明顯膈下游離氣體;胸部+全腹+骨盆CT檢查示,右側5、6、12肋骨不完全骨折,腹腔積液(血),右側髂翼粉碎性骨折并血腫形成,膀胱直腸陷窩積液(血);多次行腹腔穿刺術,未見明顯異常. 診斷為:①腹部外傷腹腔臟器損傷待排;②胸部外傷右側5、6、12肋骨不完全骨折;③右側髂骨粉碎性骨折;④外傷性頭痛;⑤多發軟組織挫傷右側下腹部、左手背軟組織挫傷. 治療:下病重,持續心電監護、持續低流量吸氧,留置導尿、持續胃腸減壓,傷口換藥,胸腹帶、骨盆兜子外固定,補液、止血、抗炎、促進骨折愈合等藥物支持治療. 患者于2014-08-02 16∶00出現煩躁,自訴腹痛加重,入院以來胃管引流出草綠色胃內容物共約980 mL. 查體:右下腹壓痛明顯,明顯反跳痛,全腹未觸及包塊,腸鳴音弱,未及血管雜音. 復查頭顱+胸部+全腹+骨盆CT:右側5、6、12肋骨不完全骨折;雙側胸腔積液,雙肺下葉盤狀不張;腹腔積液(血),腸梗阻;右側髂翼粉碎性骨折并血腫形成,膀胱直腸陷窩積液(血). 患者腹部情況嚴重,經患者及家屬同意,排除手術禁忌癥后于2014-08-02 17∶00在全麻氣管插管下行:剖腹探查、小腸破裂修補+小腸漿膜層破裂修補+粘連松解術. 患者取平臥位,常規消毒鋪巾,取右側中腹部經腹直肌切口,長約15 cm,逐層切開皮膚皮下腹直肌前鞘,分開腹直肌,切開腹直肌后鞘及腹膜,打開腹腔入腹探查,見腸管明顯擴張,下腹部及盆腔有量約300 mL淡黃色積液,右下腹局部積液呈膿性,小腸在盆腔形成粘連、梗阻. 分解粘連,逐次提出腸管,見回腸距回盲部20 cm有個直徑約0.5 cm破裂孔,腸內容物外溢. 距回盲部120 cm、130 cm、200 cm處見漿膜層破裂,未及全層. 回盲部片狀漿膜層挫傷. 距回盲部170 cm至屈氏韌帶以下15 cm之間腸壁呈斑片狀、條索狀色暗紅. 肝膽胰脾未見異常,右側側腹壁、前腹壁光滑,未見開放性傷口及骨折端外露. 術中確診為小腸破裂、漿肌層破裂、粘連性腸梗阻,決定行小腸破裂修補術、小腸漿膜層破裂修補術、粘連松解術. 破裂口荷包縫合,經破裂口插入吸引器套管,行胃腸減壓,引流出腸內容物約1040 mL,收緊結扎荷包縫合,跨過穿孔兩側腸壁,以圓針4號線,沿縱軸方向間斷縫合漿肌層,對攏結扎,見縫合嚴密,檢查無溢漏. 同樣方法行漿肌層修補,包埋回盲部漿膜層挫傷處. 操作過程中以溫鹽水紗布墊覆蓋腸管,見腸管顏色逐漸紅潤,腸系膜動脈搏動好,刺激腸管有蠕動,將腸管逐次放回腹腔. 盆腔、右側髂窩處各放置24、20號引流管各一根,另戳創口引出體外固定,接引流袋. 以大量生理鹽水、甲硝唑溶液沖洗,吸凈腹腔內積液. 清點器械輔料無誤,逐層縫合腹膜、腹直肌后鞘、前鞘、皮下、皮膚,關閉切口,紗布覆蓋,加壓包扎. 患者無不適,安返病房. 術后予以抗炎、營養藥物應用,術后患者恢復良好.
2討論
急腹癥臨床發病率較高,表現為劇烈疼痛,往往起病急驟、發展迅速、變化多端、病情危重,大多數患者需緊急處理,如治療不及時,可能會危及患者生命. 急性闌尾炎、機械性腸梗阻、腹部外傷等在臨床較常見[1]. 近年來,隨著經濟水平增長,飲食習慣的改變,急腹癥發病率逐漸增高. 所以及時、準確的診療措施對于患者的預后有重要作用[2]. 對于原因不明、常規對癥支持治療不能有效緩解的急性持續性劇烈腹痛,剖腹探查術是一種同時進行病因診斷和治療的手段[3],在閉合性腹部損傷中,小腸損傷比較常見,約占5%~15%[4],大部分小腸破裂病例在入院時可通過其既往史、臨床表現和膈下游離氣體診斷,但個別案例X線下表現無明顯游離氣體.
由于小腸及其系膜較長,延展性好,活動度大,占據大部分空間,遭受暴力擊打時容易造成損傷,如患者有明確的腹部外傷史,腹部閉合性損傷小腸破裂的陽性診斷率會比較高,但如果患者下腹從高速狀態下軸停所形成的強大剪切力,則可導致小腸撕扯傷[5]或者當腸腔內壓力突然升高時,腸壁較薄弱處發生脹裂. 患者常忽視此類外傷,若此時未能詳細查體,則導致漏診,因此應該認真詢問病史細節,詳細全面的查體,選擇必要的相關檢查以明確診斷. 如腹部立位片,內有500 mL以上游離氣體即可表現為新月形陰影. 但由于小腸含氣少,氣腹征陽性率不如胃、結腸損傷明顯;小腸腸裂口不明顯,附近黏膜與系膜易封堵傷口,其內氣體不易溢出,則影像學不可見氣體;痙攣拉緊附近組織而封堵傷口;腸管壞死亦可導致氣體封閉在管腔內;空腹狀態下腸內容物及氣體本身就較少,所以陰性結果也不能輕易排除小腸破裂[6-7]. 本例患者破裂孔較小,且腸管高度擴張,加上腸管在盆腔迂曲腸粘膜及鄰近腸袢系膜封堵裂口,腸內氣體及腸內容物不易溢出,故膈下無明顯游離氣體,腹腔穿刺陰性. 無法確診卻高度懷疑腸破裂的病例,必須密切關注病情,若出現下列之一則立即行剖腹探查術:①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進行性加劇;②腹膜刺激征癥狀(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更加嚴重;③消化道出血;④低血壓難以糾正,而無法用其他病因解釋;⑤直腸指檢時指套染血. 本例患者腹痛腹脹、腹痛腹脹進行性加重,且胃管引流量較多. 手術治療中必須注意做好損傷修復,避免造成修復后腸管狹窄或者再次穿孔;清洗腹腔,清除滲出物,據病情需要使用抗生素,引流確切. 術后注重靜脈營養支持治療、充分補液,維持水電解質平衡,有效使用抗生素,及時對癥治療.
【參考文獻】
[1] 顧琤,于進玲,陸孝道,等. 腹腔鏡和傳統剖腹探查方法治療非創傷性急腹癥的臨床比較[J]. 肝膽胰外科雜志,2012,24(6):444-446,450.
[2] 張樹榮,范宗江,鄭冬青,等.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剖腹探查術中內鏡檢查的臨床應用[J]. 臨床薈萃,2011,26(5):420-422.
[3] 余健雄,方子文,司徒升,等. 腹腔鏡在急腹癥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 吉林醫學,2013,34(3):492.
[4] 李春盛. 臨床診療指南[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462.
[5] 王高生,葉寧. 腹部閉合性損傷致小腸破裂38例診治體會[J]. 局部手術學雜志,2007,16(1):1-2.
[6] 王玉華,周玲華. 閉合性腸破裂X線無膈下辨離氣體的診治分析[J]. 中國社區醫師:綜合版,2007,9(14):101.
[7] 廖韶民,郝建宏,胡娟英. 閉合性腸破裂54例診治體會[J]. 全科醫學臨床與教育,2009,7(1):48,50.
文章編號:2095-6894(2016)04-23-02
收稿日期:2016-03-04;接受日期:2016-03-20
作者簡介:康 繼. 本科. E-mail:kj20161@126.com 通訊作者:鄭潤泉. E-mail:337355033@qq.com
【中圖分類號】R656.7
【文獻標識碼】B
·臨床與轉化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