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壯輝 龔煜 王兵
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在缺血性腦卒中中的應用
鄭壯輝 龔煜 王兵
目的探討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效果。方法9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采用單雙號法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5例。對照組予以阿司匹林治療,實驗組予以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和終點事件發生時間。結果實驗組患者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終點事件發生時間晚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療效確切,臨床可積極推廣。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缺血性腦卒中
現階段,我國臨床上用于抗血小板治療的藥物包括環氧化酶抑制劑、血栓素A2、血小板ADP受體拮抗劑等,其中以環氧化酶抑制劑中的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應用最為廣泛[1]。早期,臨床多單一用藥進行抗血小板治療,而對于聯合用藥的臨床研究卻少有報道[2]。基于上述研究現狀,本院本次研究選取9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聯合使用的抗血小板治療效果進行了研究,旨在尋找安全、有效的抗血小板治療方法。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本院2014年2月~2015年3月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年齡≥40歲;發病時間≤24 h;②診斷結果均符合《中國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診斷指南》;③NIHSS評分≤3分;④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檢查顯示存在頸動脈狹窄和顱內血管狹窄;⑤無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使用禁忌。排除標準:①出血患者;②合并顱內腫瘤患者;③合并腦血管畸形患者;④合并顱內感染和其他非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⑤10 d內使用過抗凝藥物患者;⑥3個月內有手術計劃,需中斷實驗用藥患者;⑦正在接受其他藥物治療試驗的患者。采用單雙號法將90例患者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各45例。實驗組男24例,女21例,平均年齡(58.6±1.2)歲。對照組男25例,女20例,平均年齡(59.1±1.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院本次研究已事先獲取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家屬均已在臨床研究知情同意書上簽字。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國藥準字H20103712,沈陽康芝制藥有限公司,50mg)抗血小板治療。用藥首日給予負荷劑量,第2天起用藥劑量為75mg/d,同時給予常規降壓、降糖、調血脂治療,治療周期為90 d。
1.2.2 實驗組 給予阿司匹林腸溶片聯合氯吡格雷[國藥準字H20056410,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75mg]進行抗血小板治療,氯吡格雷首日應用劑量為300mg,第2天起連續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75mg/d、氯吡格雷75mg/d,21 d后繼續服用氯吡格雷75mg/d至第90天,抗血小板治療期間,給予常規降壓、降糖、調血脂治療。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NIHSS評分及終點事件發生時間(患者治療過程中發生的危險事件,需停止臨床研究以確保患者生命安全)。
1.4 NIHSS評分標準 NIHSS量表共包括11個評價項目,評分范圍為0~45分,0~15分為神經功能輕度缺損,16~30分為神經功能中度缺損,31~45分為神經功能重度缺損。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NIHSS評分低于對照組的(26.8±3.1)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為(19.2±2.5)分,終點事件發生時間為(52.5±5.1)d,晚于對照組的(26.2±8.1)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抗血小板藥物在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臨床治療和疾病復發預防中均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一點已經得到循證醫學的證實。然而從抗血小板治療效果及安全性方面考慮,不同抗血小板治療藥物及其組合在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仍然存在著一些爭議[3]?,F階段,多數臨床研究認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為抗血小板治療的理想用藥方案。
阿司匹林是臨床上最早應用的抗血栓治療藥物,也是現階段臨床治療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抗血小板聚集藥物,該藥物可通過抑制患者血液中血小板前列腺素環氧酶的生成和血栓素A2的合成過程發揮抗血小板作用[4]。氯吡格雷是繼阿司匹林后被應用于臨床的抗血小板藥物,該藥物的抗血小板作用機制包括:①可選擇性的與患者體內的ADP結合,抑制血液中血小板大量聚集;②可有效阻斷患者體內ADP的合成和釋放,促使血小板激活活化;③可顯著降低血小板膜蛋白表達水平,發揮抗血小板作用。
張曉紅等[5]研究發現,給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聯合治療的觀察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于給予單一藥物治療的對照組患者。該研究結果進一步證實了阿司匹林與氯吡格雷聯合使用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的可行性。
綜上所述,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缺血性腦卒中療效確切,臨床可積極推廣。
[1]劉偉.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研究.內蒙古醫學雜志,2015,47(8):672-673.
[2]左朋,李方鳳.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腦梗死的臨床效果研究.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19(11):119-120.
[3]梁友云.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大腦中動脈狹窄腦梗死的臨床研究.河北醫學,2015,21(4):627-629.
[4]呂軍.應用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治療腦梗塞的療效研究.當代醫藥論叢,2015,13(5):139-141.
[5]張曉紅,杜雙霞,盧波,等.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雙抗血小板治療急性腦分水嶺梗死的療效觀察.醫學綜述,2015,21(9): 1718-172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7.101
2015-12-10]
阿司匹林.氯呲格雷雙抗血小板對動脈粥樣硬化致腦血管狹窄的影響(項目編號:201510515000563)
523755 東莞市黃江鎮田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