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月 柴瑩瑩 趙佳 楊雪 于京
胰島素泵在外科的應用與護理
齊月 柴瑩瑩 趙佳 楊雪 于京
目的探討胰島素泵在外科療區使用的護理方法。方法對86例外科療區使用胰島素泵控制血糖的糖尿病患者,進行置泵前、置泵時和置泵后的護理。結果86例患者中65例達到預期治療效果,血糖控制好;10例患者血糖控制較好;10例血糖控制不理想(5例患者脫管);1例患者死亡。結論對外科療區使用胰島素泵進行規范化護理,確保了胰島素泵的治療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外科療區;胰島素泵;應用;護理
胰島素泵強化治療使用廣泛,適用于所有血糖控制差且波動較大時期、圍手術期前后及妊娠前后的糖尿病患者。如今,外科病區高血糖患者越來越多,尤其是急需手術治療的患者,高血糖癥狀嚴重影響手術的實施,只有加強糖尿病患者圍手術期血糖的監控和處理,才能降低手術并發癥和死亡率,使手術變得更為安全、有效[1]。在外科胰島素泵的使用管理上,臨床做到了規范精細化。本文選取吉林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外科療區使用胰島素泵控制血糖的86例糖尿病患者,將其使用過程中的一些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1年6月~2013年6月外科療區使用胰島素泵控制血糖的86例糖尿病患者,其中腦外科5例、普外科18例、骨科18例、眼科35例、婦產科10例。
1.2 方法 采用美敦力胰島素泵(CSⅡ)療法對外科圍手術期糖尿病患者進行血糖控制。CSⅡ是采用人工智能控制的胰島素輸入裝置,按照機體需要進行設置,通過持續24 h皮下輸注微量胰島素的方式,模擬胰島素的正常生理性分泌模式控制高血糖。餐前按照需要輸注的計量進行輸注,使患者的血糖得到穩定控制。
86例患者中,65例患者能配合制定的治療方案達到預期療效,血糖控制好,術后恢復快,患者十分滿意;10例患者術后不能完全配合制定的治療方案,通過調整胰島素泵使用方法后,血糖控制較好,患者滿意;10例患者完全不配合治療方案(5例患者脫管),治療效果差,患者不滿意;1例患者死亡。
3.1 人員管理
3.1.1 24 h由本科護士負責,日間設專人定時看望戴泵患者,記錄血糖情況并隨時指導。夜間值班護士按時電話詢問,如有問題立即前往處理。
3.1.2 專科培訓,采用集體授課、個別指導、操作演示等方式,讓護士熟練掌握胰島素泵的操作及特殊輸注方法。
3.2 置泵前的護理
3.2.1 護士接到醫囑后,先對患者評估家庭背景、文化程度、生活習慣、病情和治療情況、糖尿病知識和胰島素泵的認知程度、心理狀態、置泵部位皮膚情況等。
3.2.2 遵醫囑結合具體病情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及心理護理,必要時協助患者進行常規個人衛生準備及處理。
3.2.3 根據患者的年齡和體型選擇合適的輸注裝置,調整及設置胰島素泵的各項參數。必要時可設置最大基礎率限制和最大餐前量設置及任何備選的功能,雙人核對醫囑無誤。
3.2.4 完成儲藥器抽取胰島素并安裝在胰島素泵內的過程,連接泵輸注導管排氣,避免將空氣輸入患者皮下導致胰島素有效量減少。
3.3 置泵時的護理
3.3.1 部位選擇,腹部臍外周4~5cm(避開腰帶處)、臀部、大腿外側、上臂,因腹部胰島素吸收最快,受活動的影響較少,是常用部位(妊娠糖尿病患者除外)。要避開手術部位及皮膚感染、破潰及瘢痕處,體毛多者需備皮。
3.3.2 取合適體位,選擇穿刺部位,必要時備皮。75%酒精消毒皮膚兩遍,待干。
3.3.3 將胰島素泵輸注針頭固定于持針器上,左手繃緊皮膚(不得跨越消毒區域),右手呈90°固定持針器于皮膚上,按下開關植入針頭,拔出針芯,固定周圍貼膜。觀察置管后管路通暢情況(輸注0.5單位胰島素以填充皮下軟管空隙)。
3.3.4 胰島素泵的放置,放于配備的小布袋內、腰帶上或衣袋中,防止脫管。
3.4 置泵后的護理
3.4.1 嚴密監測血糖,置泵科室護士監測患者血糖9次/d (三餐前及三餐后2 h、22:00、0:00、3:00),術后患者遵醫囑。
3.4.2 局部皮膚護理,每日檢查皮膚有無紅腫、水皰、硬結及貼膜過敏現象。一般情況下3~5 d(冬季可延長至5~7 d)更換一次輸注部位及輸注管路[2],新置泵部位與原置泵部位應相隔2~3cm以上。
3.4.3 嚴格執行餐前大劑量輸注要求,監測患者餐前血糖,掌握患者進食情況,如有不適或異常癥狀,及時報告醫生,必要時調整或暫停輸注餐前大劑量,避免出現低血糖;輸注后向患者交代進餐時間,生活不能自理者,需協助進餐;如餐后出現高(或低)血糖的情況,及時與醫生溝通,給予相應處理。
3.4.4 幫助患者制定合理的膳食計劃,合理運動,注意低血糖反應,掌握低血糖的處理方法,備好餅干糖果。
3.4.5 胰島素泵的注意事項,胰島素泵妥善保管,防止管路過度扭曲、折疊,如需洗澡、接受X線、磁共振、CT等檢查時應斷泵,檢查結束再繼續連接使用;告知其不要隨意按壓胰島素泵的按鍵[3],以免發生輸注意外;如有乏力、心悸、手抖、出汗、視物模糊等低血糖癥狀或遇胰島素泵有“震動”感報警時,立即告知護士緊急處理。
3.4.6 護士嚴格交接班,設專人到病房檢查并指導,巡檢胰島素泵的工作狀態、報警指示、管路情況、電池量,藥液余量等,并做好登記。
胰島素泵有“人工胰”之稱,能模擬胰腺持續基礎分泌和進食時的脈沖式釋放,使胰島素釋放更符合生理特征,程序化的設置可降低餐后高血糖,有利于夜間血糖控制,有效解決了“黎明現象”,同時避免了夜間低血糖昏迷的發生[4],所以胰島素泵是最佳的強化降糖手段[5]。通過護士精細有效的管理胰島素泵,正確掌握胰島素泵的操作方法,結合宣教指導,使外科糖尿病患者認知并接受胰島素泵治療,促進血糖盡快達標,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極大地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外科圍手術期采用胰島素泵強化治療,有利于降低空腹和餐后血糖,也有利于圍手術期糖尿病患者手術實施和術后傷口愈合,確保手術成功。
[1]張力輝,王綿,殷立新.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臨床用藥.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393.
[2]王莉,延愛錦,曲藝慧.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的護理體會.實用醫技雜志,2005,12(6):45.
[3]徐蓉,王玉萍,胡鵬.非糖尿病專科患者使用胰島素泵的規范化管理.護理學雜志,2008,23(9):28-30.
[4]Ryan EA,Imes S,Wallace C.Short-term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n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Diabetes Care,2004,27(5): 1028-1032.
[5]Mcmahon SK,Airey FL,Marangou DA,et al.Insulin pump therap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mprovements in key parameters of diabetes management including quality of life.Diabet Med,2005,22(22):92-9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7.151
2015-12-01]
132001 吉林市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