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楊
腹腔鏡下行子宮肌瘤手術的護理觀察
劉楊
目的觀察腹腔鏡下行子宮肌瘤手術的護理要點。方法114例行子宮肌瘤腹腔鏡切除術患者,按照1∶1比例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57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試驗組行護理干預,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試驗組總有效率為96.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7.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腹腔鏡下行子宮肌瘤手術患者應用護理干預,可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具有積極的臨床使用和推廣價值。
子宮肌瘤;腹腔鏡手術;護理干預
近年來,隨著臨床微創技術的不斷推廣應用,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已經受到了廣大患者和主治醫生的高度認可,同傳統開腹手術進行比較,其具有創傷小、術中出血量少及治療效果良好、并發癥發生率低等優勢,是保留子宮的諸多治療方法中比較理想的一種[1]。本文選取本院收治的114例行子宮肌瘤腹腔鏡切除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114例行子宮肌瘤腹腔鏡切除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年齡37~62歲,平均年齡(47.5±4.8)歲,病程2~9年,平均病程(6.5±1.3)年;其中單發性子宮肌瘤75例,多發性子宮肌瘤39例。按照1∶1比例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57例。
1.2 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具體包括監測患者生命體征、予以常規檢查以及健康宣講等。試驗組行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2.1 術前護理干預 術前,醫護人員要囑患者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采用沾有植物油或肥皂水的棉簽除掉肚臍內的污垢;保持清淡、容易消化的飲食[2];睡眠要充足,對心理狀態進行調節,盡量消除患者對手術治療的緊張、恐懼感;護理人員要將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的優勢及注意事項詳細的告訴患者,增強患者對術后不適感及并發癥的認知程度,使其充分了解完整的治療過程,減輕心理障礙和緊張恐懼感[3]。
1.2.2 術中護理干預 進行手術時,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適當的指導和安慰,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消除患者對手術的不良情緒,使其積極配合臨床治療。協助患者做好肢體正確固定,對其心跳、血壓、脈搏生命體征情況進行密切觀察,同時監測其血氧飽和度,對患者手術過程中出現的異常反應進行密切觀察,一旦發現血壓下降、胸悶氣短等現象,要及時向麻醉師和手術醫師匯報,準備好相關救治藥品和器械;術中要為患者做好保暖措施,對其心率、呼吸頻率及體溫變化予以觀察[4]。
1.2.3 術后護理干預 結束手術后,醫護人員在患者無任何異常情況下可將其及時送回病房休息,囑其保持6 h去枕平臥,將其頭部偏向一側,避免發生誤吸。連續3 h進行心電監護,間隔30min進行1次觀察;連續2~3 h給氧治療,加快CO2排出速度。術后6 h對患者生命體征予以密切觀察,調控輸液速度;進行傷口護理,密切觀察術后24 h內是否存在滲血、滲液的情況,傷口要保持衛生清潔和空氣暢通,以加快愈合速度。囑患者及其家屬注意增加營養攝入,以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術后6 h允許患者進半流質或流質飲食,協助患者起床并適當進行運動,以促進排氣,待其排便之后方可遵照醫囑給予普通飲食。及時將早期下床活動可加快胃腸道早期康復的優勢告訴患者,以防止其出現腹脹。
1.2.4 咽部及管道護理 患者接受手術治療過程中需要進行麻醉,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其咽部不適感,所以術后待患者清醒之后要指導其進行深呼吸,以促進痰液快速排出,若排痰受阻,則可遵照醫生指示給予患者祛痰藥或者進行霧化吸入治療,以便對痰液進行稀釋。對導尿管、輸液管要妥善固定,多數患者術后都需要留置導尿管1 d左右,護理人員必須保證各種管道暢通無阻,以免發生滑脫、扭曲、受壓或堵塞、扭曲現象,對引流液性質、顏色、量進行嚴密觀察,為防止尿液反流,需要將引流管固定在患者床邊。
1.2.5 疼痛干預 因為患者存在一定的個體差異性,術后表現出的疼痛程度也各有不同,護理人員要對患者疼痛情況進行準確評估,若患者主訴為可以忍受的輕微疼痛,則通過舒適體位或心理寬慰、轉移注意力的方法緩解疼痛,若疼痛情況比較嚴重,則可遵照醫囑適量給予止痛藥物[5]。
1.3 療效評價標準[6]顯效:所有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有效:所有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恢復正常狀態;無效:未見臨床癥狀、體征有任何改善,甚至出現病情加重現象。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患者顯效30例,有效25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為96.5%;對照組患者顯效20例,有效24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77.2%,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子宮肌瘤是臨床婦科比較常見的一種女性生殖器官良性腫瘤,中年婦女發生率較高,發病初期無明顯臨床癥狀,部分患者會表現出腹部壓迫感或引導出血現象。隨著近年來臨床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將其應用于子宮肌瘤的臨床治療之中,可發揮微創、恢復速度快等優勢,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在整個圍手術期對患者實施護理干預,從生活習慣、飲食、心理等方面對患者進行宣教指導,有利于糾正患者錯誤心態,增強患者對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的了解和認知程度,緩解其緊張、恐懼等不良心理;術中、術后給予系統、全面的護理指導,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7]。
根據本組研究結果可知,試驗組總有效率為96.5%,顯著優于對照組的77.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符合國內相關學者的實驗報道。
綜上所述,腹腔鏡下行子宮肌瘤手術患者應用護理干預,可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具有積極的臨床使用和推廣價值。
[1]王補青,潘嬌平,王沁,等.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圍手術期103例的臨床護理分析.中外醫學研究,2012,10(1):116-117.
[2]葉丹,賴偉英.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后臨床觀察及護理.現代臨床護理,2012,11(6):58-59.
[3]趙云華.子宮肌瘤切除患者的圍術期護理研究.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5,5(18):81-84.
[4]何春琳,王玲麗,徐惠萍,等.腹腔鏡下子宮動脈阻斷后子宮肌瘤剔除圍手術期護理.中國美容醫學,2012,21(z1):232-233.
[5]楊帆,林英,羅秀珍,等.舒適護理模式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圍手術期護理中的應用價值.西部醫學,2013,25(8):1266-1267,1279.
[6]謝洪哲,王寧寧,黃建昭,等.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412例臨床分析.中國內鏡雜志,2004,10(10):10-12.
[7]朱士紅,劉同明.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96例圍手術期的護理.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2):46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7.166
2015-12-10]
118002 遼寧省丹東市婦女兒童醫院病案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