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媛媛 吳軍 高斌
連續硬膜外麻醉復合全麻圍拔管期心血管反應的臨床研究
趙媛媛 吳軍 高斌
目的研究連續硬膜外麻醉復合全身麻醉(全麻)圍拔管期的心血管反應。方法89例開胸食管癌手術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45例)和對照組(44例)。研究組行連續硬膜外麻醉復合全麻,對照組行全麻。對比兩組臨床效果。結果研究組芬太尼用量少于對照組,其拔管前10 min、拔管時、拔管后收縮壓、舒張壓、心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連續硬膜外麻醉復合全麻圍拔管期麻醉藥用量較少,且心血管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
連續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圍拔管期;心血管反應
在開胸食管癌手術中,連續硬膜外麻醉復合全麻可以減少麻醉藥用量,減少患者的心血管反應,是手術得以順利進行的重要保障,有助于改善預后。本院于2011年5月~2015年8月對45例開胸食管癌手術患者行連續硬膜外麻醉復合全麻,其效果較為明顯,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5月~2015年8月本院收治的89例開胸食管癌手術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45例)和對照組(44例)。研究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38~82歲,平均年齡(51.14±10.26)歲;體重42~80 kg,平均體重(60.12±8.26)kg。對照組男30例,女14例;年齡39~83歲,平均年齡(51.53±10.47)歲;體重43~81 kg,平均體重(60.51±8.34)kg。兩組患者性別、年齡、體重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選擇苯巴比妥鈉100mg、阿托品0.5mg,于術前30 min給予肌內注射;選擇1%地卡因,于誘導插管前在咽喉與口腔等部位進行表面麻醉,同時進行環甲膜穿刺,順利注入1%地卡因2ml,使患者能夠有效咳嗽。對照組在此基礎上應用芬太尼5 μg/kg、安定0.5mg/kg、琥珀膽堿1.5mg/kg、氟哌利多0.1mg/kg,以達到誘導氣管插管的目的,之后選擇芬太尼0.4mg溶入琥珀膽堿500mg,同時加入0.1%異丙酚500ml,形成復合液體后再給予靜脈滴注,以達到維持麻醉的目的。研究組在進行插管前選擇在患者T7~8間隙位置處實施硬膜外穿刺置管,穿刺結束后進行全麻誘導,同時進行持續麻醉,其方法與對照組相同,插管結束后選擇1.5%利多卡因15ml,在硬膜外位置處分次注入。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圍麻醉期情況對比 研究組麻醉時間為(3.18±1.24)h,對照組麻醉時間為(3.14±1.28)h,兩組麻醉時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芬太尼用量為(0.33±0.07)mg,對照組芬太尼用量為(0.61±0.14)mg,研究組芬太尼用量明顯少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心血管反應對比 ①收縮壓:研究組基礎值為(17.75±1.25)kPa,拔管前10 min、拔管時、管后10 min分別為(17.88±1.43)、(18.11±1.50)、(16.68±1.51)kPa;對照組基礎值為(17.65±1.31)kPa,拔管前10 min、拔管時、拔管后10 min分別為(21.14±1.58)、(24.10±1.81)、(21.13±1.56)kPa。②舒張壓:研究組基礎值為(9.68±1.13)kPa,拔管前10 min、拔管時、拔管后10 min分別為(9.74±1.20)、(10.11±1.15)、(9.41±1.08)kPa;對照組基礎值為(9.73±1.15)kPa,拔管前10 min、拔管時、拔管后10 min分別為(12.14±1.20)、(13.16±1.33)、(12.12±1.22)kPa。③心率:研究組基礎值為(78.76±13.57)次/min,拔管前10 min、拔管時、拔管后10 min分別為(80.11±12.42)、(83.10±10.36)、(79.05±10.58)次/min;對照組基礎值為(79.01±12.84)次/min,拔管前10 min、拔管時、拔管后10 min分別為(86.82±12.83)、110.15±11.74)、(83.61±12.15)次/min。
兩組收縮壓、舒張壓、心率基礎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圍拔管期收縮壓、舒張壓、心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開胸食管癌手術中,如果僅僅進行全麻,將對患者的血漿腎上腺素造成較大的影響,使其濃度不斷上升,同時由于拔管造成的較大刺激,患者易出現各種心血管反應,致使其收縮壓與舒張壓升高,心率加速,影響術中及術后效果。
為了減少圍拔管期心血管反應,可在全麻的同時進行連續硬膜外麻醉。連續硬膜外麻醉復合全麻可有效抑制交感神經興奮功能,同時可以影響和阻止相關應激激素,加快血管擴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患者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并使患者心率減慢。韋信洪[1]研究結果顯示,連續硬膜外麻醉復合全麻不僅可以減少麻醉藥的用量,而且圍拔管期心血管反應少,有助于手術的順利進展,減少手術的副作用,對改善預后有著重要的作用。楊占宏等[2]指出,手術過程中的疼痛與躁動可致患者血壓升高、心率加快,而通過連續硬膜外麻醉復合全麻,可減少傷口疼痛,減少躁動,有助于穩定圍拔管期的血液動力學,對預防血壓升高及心率加速有著積極性的作用。本院在開胸食管癌手術過程中,研究組給予連續硬膜外麻醉復合全麻,對照組給予全麻,結果顯示,研究組芬太尼用量少于對照組,研究組拔管前10 min、拔管時、拔管后收縮壓、舒張壓、心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證實連續硬膜外麻醉復合全麻可預防圍拔管期心血管反應。
綜上所述,通過連續硬膜外麻醉復合全麻,可以減少麻醉藥用量,減少圍拔管期心血管反應,有助于改善預后,值得推廣。
[1]韋信洪.全麻聯合硬膜外麻醉與單純全麻應用于上腹部手術的效果比較.中外醫療,2014,33(30):142-143.
[2]楊占宏,買勇忠,譚寧.硬膜外麻醉復合全身麻醉對缺血性心臟病患者的影響.寧夏醫學雜志,2015,37(1):69-71.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5.154
2015-11-25]
150036 黑龍江省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