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本海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第二中學
有效合作,提高課堂效率—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探索
宮本海
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第二中學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以及新課程標準的進一步實施,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有新的教學方式出現,其中有一種對教學很有幫助的學習方式就是小組合作學習,新課程標注也提出“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善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來輔助教學。”那么,什么是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呢,它指的是讓學生在遇到學習中的問題或者是交流學習感受的時候可以成立一個合作小組互相進行分享,是幫助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一種重要手段。今天我們就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一下探究,希望能夠對教師的教學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新課程標準;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目前我們國家大多數學校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的教學方式,它指的是教師改變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充分注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讓學生進行討論來合作學習的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的方式對于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自主學習都起到了一定的幫助作用。
(一)只注重形式,缺乏實質的合作
小組合作教學的形式并不是簡單地把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去進行學習,而在現存的小學教學的合作形式下,教師只是隨意地按照座位將學生氛圍幾個小組,并不符合學生的意愿,而且也沒有根據學生的不同學習程度進行教學,導致有的小組在合作過程中什么都沒有去討論,而是小組一起說閑話、玩兒,而有的小組討論的效率特別高,很快就完成了,還要等待其他小組的結果,因此,這樣的小組合作形式就真的只是形式上的合作,并沒有實質的作用。對于教學的效率來講,反而是一種危害。
(二)學生的參與度不太均衡
小組合作的目的本是讓學生們都發表自己的觀點來進行學習,但是現階段小組內學生參與度并不均衡,一般都是成績比較好的學生積極參與,而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都是作為一名聽眾來參與到其中的,這種形式會造成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在探討過程中只是知道了正確的答案,并沒有對自己的觀點進行闡述,不知道自己的方法究竟是哪里出現了問題,因此,這不能算是一個小組合作的形式,而應該是一個幫扶小組。這種形式的小組合作教學并不符合合作的原則。
(三)教師參與過多
在現階段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總是過多地對學生進行干涉,去看學生的進度或者是學生是否能夠探討出來。在合作學習中并不是說在這個過程中不允許教師去進行監督幫助,但是教師不能一直去干涉小組的進度,去催促學生盡快完成,或者是在學生長時間沒有討論出一個結果的時候直接把答案去告訴學生,教師總是過多地去干涉小組內的學習對于學生們的正常討論是有一定影響的。因此在現階段的合作小組中,教師過多參與的現象需要被改進。
(一)全員參與的原則
在小組合作教學的過程中,首先需要遵循的原則就是全員參與。因為小組合作教學指的是學生們都能參與到教學的過程來,在合作的過程中有所收獲,如果有的學生沒有參與到過程中來,那么如果他的思路是正確的,他的思想不能分享給其他的學生,如果他的思路是錯誤的,那么他的問題得不到糾正。舉例而言:在學習《認識物體和圖形》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去成立合作小組進行學習,小組內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說皮球是圓形的,而有的學生會認為球并不是圓形的,他應該是球形的,因為他并不是一個平面圖形,如果他不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那么其他學生也是無法知道他的想法的,因此,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學生全員參與其中。
(二)參照學生的個人意愿與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分組
在小組學習的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則是在分組的時候要參照學生的意愿和學習程度進行合理分組,因為在學校學生們都會有自己想要一起學習的人,如果教師不能按照學生的意愿讓學生成立合作小組來進行學習,那么有的學生可能會不愿意參與到小組合作中,會帶有一定的抵觸情緒,同時,教師也要按照學生學習的不同程度進行分組,不能一個組都是接受能力比較差的學生,這樣他們合作起來的效率有可能會很低,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也要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知識的能力。舉例而言:在讓學生們討論乘法的運算的時候,同學A很想跟同學B去成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但是老師直接拒絕了,那么這兩個學生心理一定會有一點落差,不再愿意去進行探討,如果學生CDE都是知識接收能力比較差的學生,他們在討論的過程中一直采用的都是最原始的一步步運算的方法來進行,那么一些比較優秀的同學的經驗他們始終沒有接觸到,教學的效率并不能得到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遵循學生的意愿和學生的學習能力這兩個原則進行分組。
(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要想讓小組合作學習的模式能夠順利開展,教師就要在課堂上充分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總是把自己當做教學的中心,讓學生按照自己的思路進行學習,按照自己的設定的模式進行合作,其實這種教學的方式會使得課堂索然無味,學生們在課堂上總感覺自己應該是一個被動的接收者而不是學習的主人,所以他們不愿意去自己進行探索進行學習。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意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要充分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意識到只有自己探索學習得來的知識才是真正屬于自己的,別人灌輸的過一段時間很有可能就忘記了。舉例而言:在學習《四則混合運算》的時候,老師如果一上課就把運算的方法教授給學生了,當時看起來學生是記住了,但是過后學生就又忘記了,如果教師能夠讓學生自己去進行探討研究,學生自己創造的勞動果實記憶起來會更容易一些。
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一直以來在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如何在小組合作中發揮小組的最大作用,讓每一位同學都能有所收獲,這就是需要老師們去考慮的問題了,雖然在現階段的教學中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只要我們的教師和學生都能切實地意識到小組合作所能帶來的效果,努力去進行改進,那么我們的教學一定能夠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小組合作教學的形式也一定能夠在教學中發揮它本應該具有的作用。希望以上的內容能夠給各位教師提供一個參考。
[1]李全迎,陳偉.小學數學合作教學策略的建構.希望月報月刊.2007(9)
[2]趙久波.小學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策略的構建.新課程:中.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