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 攀
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彭堡鎮中心小學
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實現教學創新
蘇 攀
寧夏固原市原州區彭堡鎮中心小學
小學階段的數學學習非常重要,這個階段的數學學習是學生接受教育的起步階段,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模式在這個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適合現階段的要求,數學教師要潛心研究,尋求新的教學方法以提升學生的整體發展水平。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在教學思想上進行全面改革,也要立足課堂的現狀,在數學教學方法上進行創新,為學生創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小學數學;教學;創新
教育體制的改革也要求小學數學教師進行創新教學,在這種需求的帶動下,教師對數學教學的理解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教師不再以自己為教學主體,而是把自己定位在知識的引導者,讓學生作為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上換發光彩。這樣的轉變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但是,由于對新的教學方式認識不足,在實際應用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問題,下面筆者就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簡要談談小學數學教學如何實現教學創新。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把學生當成知識的接收者,在教學的過程中,根本不考慮學生的切實感受,一味地按照教學目標進行講解。這就造成了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極少發言,總是盯著黑板聽教師進行講解,自己有什么問題也不敢提問,即使舉手示意,教師為了上課的進度,往往會忽視學生的提問。這樣的教學嚴重遏制了學生愛學習的天性,很容易讓學生對數學課堂產生厭煩心理。數學課堂是開展數學教學的主要場地,也是進行數學教育的重要渠道。教師想要改變教學方式,就必須引導學生進行發言,讓學生將自己的問題提出來,教師對其進行針對性的講解。為了改善師生關系,鼓勵學生課堂上積極發言,教師可以通過有趣的課堂導入,在課前就引起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的焦點集中到課堂上。比如:“百分數和分數、小數的互化”這節課,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在講臺上,對學生說只要學生說出一個小數,教師就可以立刻說出來對應的分數。這時,學生為了難倒老師說出了很多小數,例如有的學生就說出32.23這樣的分數,還有的學生說出了54.2這樣的小數,筆者將學生的小數和對應的分數寫到了黑板上,然后對學生說,在講完這節課之后,讓學生自己進行驗算,看化成的分數是否正確。學生為了檢驗筆者的答案,在上課的時候聽的很認真。
這只是導課的一種方式:利用問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然教師也可以用生活中的例子作為導課方式。比如“圖形的認識”這節課,教師在上課之前就可以利用多媒體放映一些圖片,讓學生觀察這些圖片等等。在充分激起學生的好奇心,之后,教師就可以進行課堂的教學了,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尤其尊重學生的提問,對學生的提問要進行詳細的回答,這樣對學生就會漸漸放下心中的包袱,開始和教師進行互動。
數學教師在課前的備課是對教材進行分析、設計和組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課程的潛在數學思想,并以此為基礎,認真設計上課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比如:“組合圖形的面積”這節課,教師可以進行一下設計:上課時首先用十分鐘帶領學生回憶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積計算公式,以及這三種圖形之間的轉換關系。然后再用十分鐘將這三種圖形進行隨意的組合,讓學生對新的圖形進行面積計算,并帶領學生對圖形進行分解。之后再用五分鐘時間對課本上的例題進行講解,剩下的時間給學生設計幾道題目,讓學生進行解答。這樣的教學過程由淺入深,讓學生先了解組合圖形的解法原理,然后讓學生接觸組合圖形。首先就消除了學生對復雜圖形的恐懼感,讓學生輕松接受新課內容。再比如:“解簡易方程”這節課,教師就可以從簡易的方程入手,進行方程的講解。例如100+150=250,這個計算式,教師可以用手捂著100或者150這個數字,讓學生進行計算。然后再寫出20+()=50這個式子,讓學生進行計算,之后再寫出20+x=50這樣的例子,讓學生進行解答,并告訴學生,可以將x看成是(),這樣可以幫助學生進行理解。
長期單一的教學方式會讓學生感覺課堂枯燥乏味,不利于學生的學習。教師在上課的過程中,可以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時刻保持對數學課堂的興趣。比如:教師在進行一段時間的教學之后可以采取分組教學的教學方式。將班級內的學生進行適當的分組,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用上文提到的“組合圖形的面積”這節課為例,教師可以在上課的時候設計幾道組合圖形,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討論解決,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查閱課本,也可以獨立思考,但必須讓小組內的每個學生都理解求解的過程。這樣的教學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除了小組合作學習,教師也可以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等等教學方式,教師在選擇不同的教學方式進行上課的時候,要從教學內容出發,選擇合適的方法。
在一個單元講解結束之后,教師可以帶領學生進行創新式的復習。這種復習方式要求教師將班級內的學生進行適當的分組,然后以知識競賽的方式進行單元復習。比如:“100以內的加減法”這節課,在進行復習的時候,教師可以出一些題目,讓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搶答,并記錄學生回答的正確情況,最后進行比較。競賽式的復習方式可以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的進行復習。
總之,實現數學課堂的創新教學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這需要教師和學生緊密配合。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的對教學方式進行研究、實踐,以找到符合自己的教學方式。同時,教師應該根絕每個學生的學習特點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我們相信,只要運用合適的教學方式,就能夠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1]王強.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05)
[2]趙宏麗,邵麗艷.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創新[J].亞太教育.2016(01)
[3]任建平.淺談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J].科技資訊.2007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