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振寧 山富彥 鄭懷仁 王鏡山 冀勝輝
DHS和Gamma釘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療效比較
屈振寧 山富彥 鄭懷仁 王鏡山 冀勝輝
目的探討動力髖螺釘(DHS)和Gamma釘內固定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臨床效果差異。方法60例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實施Gamma釘固定治療,對照組實施DHS內固定治療。觀察兩組手術情況、術后并發癥及術后12個月髖關節功能恢復情況。結果觀察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頸干角丟失度數、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髖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切口長度小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Gamma釘和DHS內固定治療在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中治療效果相近,前者術中出血量少、切口小等優點優于后者。
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動力髖螺釘;Gamma釘
股骨轉子間骨折是老年病例常見骨折類型,老年骨質疏松是導致股骨轉子間骨折的一個重要原因。手術是治療此類骨折的主要方法。DHS和Gamma釘在股骨轉子間骨折的手術治療中均有所應用。比較二者的手術治療效果對選擇手術方式較為重要[1]。本文選擇本院收治的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觀察DHS和Gamma釘的治療效果。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60例股骨轉子間骨折患者,同時排除不能耐受麻醉和手術過程患者、陳舊性骨折患者、合并有股骨頭等部位骨折患者、合并有嚴重慢性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合并嚴重心臟疾病患者。患者均為新鮮骨折。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觀察組中男11例,女19例,年齡60~69歲13例,年齡70~79歲15例,年齡≥80歲2例。對照組中男10例,女20例,年齡60~69歲12例,年齡70~79歲14例,年齡≥80歲4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術前進行常規檢查,根據患者一般情況等確定手術治療方式。觀察組實施Gamma釘治療,患者麻醉成功后,取平臥位,對患側髖部進行適當墊高。對患肢進行牽引后固定,在C臂X線先觀察骨折的復位情況。從股骨大轉子頂點開始向近端取4~6 cm的切口,實施鈍性分離,股骨大轉子頂部實施暴露,在手術過程中要注意保留骨膜的完整性,進行開孔、擴大,把導針插入,確定導針定位在髓腔內后繼續進行擴髓,根據患者具體病情和骨折情況選擇合適的Gamma釘,連接導向器,確定進入深度,擰入加壓的拉力螺釘和遠端螺釘,確定各釘具體情況后把封閉螺帽在釘尾擰入,而后對切口實施縫合處理。對照組給予DHS固定治療,待麻醉成功,做好體位處理后,確定骨折對位對線情況良好。而后在髖關節外側取8~10 cm縱行切口,逐層分離,股骨上段暴露,DHS定位器下把打入導針。進一步擴髓,把主釘置入,選擇合適的DHS鋼板,在鎖定螺釘下進行鎖定,而后再置入空心釘預防旋轉。而后處理切口,放置引流管,關閉切口。兩組患者均做好術后常規處理,術后指導患者進行功能鍛煉,防治并發癥。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手術情況(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切口長度)、頸干角丟失情況、術后并發癥(肺部感染、深靜脈血栓、骨折延遲愈合、內固定斷裂、髖內翻)發生情況,記錄兩組住院時間。采用改良Merle D Aubigne評分標準對兩組患者術后12個月髖關節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評定,分為優、良、可、差。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手術情況、住院時間及頸干角丟失情況比較觀察組手術情況[手術時間(68±6)min、切口長度(5.1±1.2)cm、術中出血量(75±15)ml]、住院時間(11.4±2.6)d;對照組手術情況[手術時間(69±10)min、切口長度(8.2±1.7)cm、術中出血量(105±21)ml]、住院時間(10.5±2.4)d,觀察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切口長度小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頸干角丟失(2.87±1.01)°,對照組頸干角丟失(2.88±0.99)°,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術后并發癥(肺部感染1例、深靜脈血栓0例、骨折延遲愈合0例、內固定斷裂0例、髖內翻0例)發生率為3.3%;對照組術后并發癥(肺部感染1例、深靜脈血栓0例、骨折延遲愈合1例、內固定斷裂0例、髖內翻0例)發生率為6.7%,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患者術后12個月的髖關節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髖關節功能恢復優良率(優25例、良3例、可2例、差0例)為93.3%;對照組優良率(優24例、良3例、可3例、差0例)為90.0%,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手術治療措施中,動力髖螺釘和Gamma釘內固定治療均有應用。DHS內固定治療時,DHS的抗彎性較強,能夠對骨折端實施動力和靜力兩方面加壓,利于骨折端愈合[2]。但DHS并不適合多數的不穩定股骨轉子間骨折,在固定治療過程中鋼板可因疲勞而斷裂等并發癥。Gamma釘內固定治療時,Gamma釘具有較好的抗壓、抗拉能力,也具有較好的控制旋轉效果,對髖內翻等畸形有較好的防止效果[3]。
綜上所述,Gamma釘和DHS內固定治療在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中應用效果近似,前者術中出血量少,切口小方面優于后者。
[1]江海輪,任郁郁,譚慶力.股骨近端髓內釘與動力髖螺釘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及轉子下骨折的臨床療效.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2(35):41.
[2]張立,蘇偉,趙勁民.股骨近端鎖定加壓鋼板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圍手術期出血的危險因素.南方醫科大學學報,2015,10(12):1-5.
[3]劉存歡,張建華.股骨轉子間骨折治療的研究進展.中醫藥臨床雜志,2015,5(11):1627-1630.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08.035
2016-01-22]
473000 河南省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三附屬醫院(屈振寧 王鏡山 冀勝輝);河南省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第一附屬醫院(山富彥 鄭懷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