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宏
(遵義市新蒲新區永樂鎮水利管理工作站 貴州遵義 563000)
山塘整治工程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設對策
梁宏
(遵義市新蒲新區永樂鎮水利管理工作站 貴州遵義 563000)
山塘整治是水利現代化建設內容之一,由于山塘區域地質構造特殊,其在施工階段長遇到不同的困境,施工單位要結合區域地質情況設定工程方案。結合工程案例,本文分析了山塘整治存在的問題,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造方案。
山塘;整治工程;問題;建設對策
山塘整治要從區域環境實際出發,以農田水利建設標準為總指導,才能發揮出工程建設的最終目標。同時,深入分析山塘整治工程面臨的難點,提出切實可行的施工管理體系,及時解決山塘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冉家灣山塘位于群樂村的冉家灣村民組,組內無任何工礦企業,是典型純農業山區,也是我鎮經濟、文化以及基礎實施比較薄弱的邊遠村組之一。該組現有耕地面積560畝,其中田220畝,土340畝。群樂村內有小山塘2口建于20世紀70年代,至今未進行維修處理,可以蓄水5.5萬m3。解決了130畝自流農田灌溉用水,目前,有90畝農田全靠望天水解決灌溉。經多方努力爭取,得到上級政府的大力支持,獲得應急水源工程建設補助經費18萬元。根據實際情況擬定對冉家灣群樂山塘整治。
冉家灣山塘自20世紀70年代建成以來,至今未進行任何維修處理。山塘運行以來,大壩年久失修,山塘淤積嚴重工程老化。大壩內坡浪蝕變形破壞嚴重。壩頂通村組公路,壩頂高低不平,無防洪墻。大壩外坡極不規整,壩腳無反濾設施。工程運行中山塘滲漏嚴重。因大壩施工時清基不徹底,同時壩體與壩基、接觸帶滲漏,總滲漏量最大于2.0L/S。致使山塘無法正常蓄水運行。
本次工程經整治后,提高了農業灌溉用水效率和效益,保證糧食安全,合理利用水資源,解決缺水矛盾,保障了人民群眾生產和生活用水,具有十分重要意義。
3.1 必要性
該區是典型純農業山區,經濟、文化相對落后、基礎實施比較薄弱。區內現有耕地面積560畝,其220畝田中就有90畝全靠望天水解決灌溉,無水田占40%。為此,在這樣的純農業村組,以實施應急水源工程改善用水條件,提高農業生產效益而增加農民收入,就對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具有十分重要而現實的必要性。
3.2 可行性
①該工程具有充分的水源保障。工程在上游1.0km有較大塘庫及地下水源經引水渠進入冉家灣山塘調節蓄水,無任何工礦企業用水及污染,山塘集雨面積0.05km2,蓄水5.5萬m3,自流灌溉僅130畝,所以對此山塘整治工程,解決90畝農田的應急工程,就水源的水質水量而言都具有保障;②群眾積極性高。
3.3 效益性
實施該應急水源工程是當地群眾渴盼多年的民心工程,村組積極配合,工程實施比較順利;再次,具有資金保障。有上級補助的專項經費18萬元,實施應急水源工程不會給群眾帶來太重的經濟負擔。
當前,積極開展山塘整治工作,能夠改善、緩和因水事糾紛引起的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穩定,構建和諧社會,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社會效益十分明顯。根據冉家灣山塘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山塘整治措施方案,本工程水源主要是引水,在確保山塘安全的前提下作出工程設計方案如下:
4.1 上游壩
由于大壩上游壩面經多年運行,庫水長期沖刷、淘蝕壩面,使上游直立壩面局部形成沖刷坑,現狀直立護坡已嚴重損壞,危及大壩上游壩坡穩定,為了防止波浪對壩坡的淘刷,庫水位下降時對壩坡的不利影響,在處理上游壩面時,上游壩面先開挖回填整修壩面壩坡1:1后,壩腳設計100×150cm截流防滲槽,下部作石灰三合土回填處理,上部作1.0×0.3cm的M7.5漿砌塊石馬道,壩頂至壩腳馬道壩面鋪設濾水墊層,采用C15混凝土預制塊壩面護坡。貼坡壩面鋪設土工膜,并與壩頂防浪墻及壩腳截流防滲槽有效連接進行防滲整修處理。
4.2 壩頂
壩頂由于大壩壩頂兼作鄉村交通公路,本次壩頂整治與壩坡整治一并進行。壩頂整治辦法為:增設現有內壩頂防浪墻高1.0m,寬0.8m,M7.5漿砌塊石,內壩沿墻腳預留排水孔,壩頂外邊緣作M7.5漿砌塊石整治處理。為兼顧壩頂的交通要求,壩面采用C20混凝土澆筑20cm。壩頂外邊框設80×120cm的M7.5漿砌塊石安砌,整治后壩頂高程為950.20m,防浪墻頂高程為950.90m,大壩壩頂寬為4.4m。
4.3 下游壩
考慮雨水沖刷及外坡綠化美觀,設計下游壩坡坡比為1:2.5邊坡開挖平整。兩壩坡外邊緣作漿砌石安砌護坡框邊處理,左右壩端邊坡至壩端放水涵出口的放水溝設計排水溝30×30cm的C15混凝土框邊,同時作寬80cm、高50cm的M7.5漿砌塊石人行梯步;下游壩坡腳設反濾棱體,反濾棱體設直立棱體,頂寬1.2m馬道,棱體按5.0m間距間作M7.5漿砌塊石安砌處理,其間為干砌塊石,頂寬1.2m馬道采用M10水泥砂漿抹面處理。主要用材塊石、碎石、砂。坡面整理結束后,在坡面上植草皮或灑草種。
4.4 放水涵
放水涵進口翻修整治處理,放水涵進口取水、改臥管取水為涵內穿φ200PE管放水,出口增設φ200放水閘閥并設4m2閘閥房。進口高程為947.70m。溢流管改造處理,因本工程水源主要是引水,洪水主要來自降水,山塘集雨面積小,壩頂設有防浪墻,溢流洪水采取底于壩頂40cm調容并在進口高程為949.80m穿φ300PE管溢流管放水處理。
山塘整治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嚴格按照制定的建設單位規章制度進行操作,施工單位除認真執行建設單位建設單位規章制度外,還實行“三檢”制度,對工程原材料、試件檢測檢驗,對不合格的原材料決不用,對不合格的試件單元堅決返工,充分保證了工程質量達到設計要求。
5.1 大壩整治工程(放水涵)
該分部含7個單元工程,實際施工7個單元工程。監理過程為:在復檢施工單位放樣的基礎上,嚴格按設計高程和坡比控制壩坡開挖線,清除松土和雜草,經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回填;回填過程中以壓實度為主要控制指標,要求不小于96%。對反濾棱體的施工,以開挖尺寸、反濾層施工、砌石鋪設為主要控制對象,強調工序過程的控制。對上游壩坡C15混凝土預制塊安砌,以坡面平整度,碎石墊層厚度為主要控制指標,要求平整度不超過2%、碎石墊層厚度不超過±2cm為準。
5.2 溢洪道改造
該分部含5個單元單元工程,實際施工5個單元工程。監理過程為:復核施工單位測量成果→基礎開挖檢驗→漿砌石砌筑檢驗→立模檢驗→澆注混凝土。對其中的基礎開挖,列為重要隱蔽蔽工程單元,經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報監理并經設計、質監共同檢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工序施工。砌筑過程主要采用巡視檢查,重點檢查材料質量、砂漿飽滿度,并按規定見證抽取砂漿試樣。立模檢查重點放在垂直度、支撐穩固程度上。混凝土澆注監督重點放在材料質量、振動密實程度上,并按規定見證抽取混凝土試樣。
總之,山塘治理關系著農田灌溉、水利規劃等多方面的建設與發展,做好山塘整治工作是不可缺少的。針對工程存在的主要問題,施工單位要實時調整原有的整治方案。其中,對冉家灣山塘堤壩采取土工膜防滲處理,堤壩內外壩坡整治,放水涵及溢流涵改造處理等措施進行山塘整治。
[1]朱曉玲,陳皓,李玉芬.中小型水庫壩下排水涵管除險加固設計要點[J].人民長江,2011(09).
[2]譚界雄,位敏.我國水庫大壩病害特點及除險加固技術概述[J].中國水利,2010(18).
[3]鈕新強.水庫病害特點及除險加固技術[J].巖土工程學報,2010(01).
[4]陳衛國.病險土石壩加固工程主要方案確定方法及處理措施[J].水科學與工程技術,2009(05).
[5]牛運光.土石壩除險加固垂直防滲措施新進展[J].人民黃河,1994(06).
TV85
A
1004-7344(2016)10-0120-02
2016-3-6
梁宏(1970-),男,漢族,貴州遵義人,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