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良勝
(國網四川甘洛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甘洛616850)
分析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化管理探究
周良勝
(國網四川甘洛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四川甘洛616850)
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變電站運維系統的發展也變得日益迅速,現代變電站利用日益發展的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通信技術正不斷走向信息化、自動化和智能化。隨著國家對智能電網建設的全面投入,變電站的智能化也變得進一步增強,智能變電站的運營與維護顯得更加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化發展現狀,接著對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管理方式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以保障智能變電站運行的安全可靠。
變電站;智能化;運維系統;管理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對電力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大,這對電力資源合理有效的配置是一個很大的考驗。電力的配置與輸送離不開變電站系統,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變電站系統也在進行著不斷的進化,以不斷適應國民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智能變電站技術是近幾年快速發展的變電站技術,由于其具有自動化、智能化、高效率的運行優勢,在我國變電站建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智能變電站能夠實現對一次系統與二次系統的自動化管理,促進電力輸送平臺的科學化、標準化以及去人工化,并能夠有效提高變電站運行的安全性,不僅經濟高效,而且節省成本。智能變電站具有智能控制、智能監控、環保節約、高效安全等特點,近年來,隨著在我國變電站自動化升級改造中大規模的使用,其技術應用正逐漸完善并趨于成熟。然而,要保證智能變電站運行的安全可靠,必須對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進行有效的管理。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包含了變電站的建設、質量監督、設施周期、日常維護以及設施檢修等變電站整個變電站工程建設與使用的方方面面,而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化管理,實質上就是將智能變電站的維護和運行工作看成一個有機整體,通過專業、規范的管理手段,對變電站運行過程中的各種影響因素進行控制,保證智能變電站系統的正常運行。因此,對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化管理進行深入探究,對于電力企業電力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安全傳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1 缺乏相匹配的管理條件
由于智能變電站的建設使用是近年來才發展起來的,對于傳統變電站的改革還僅僅是一個過渡時期,并沒有全面實現智能變電站的普及與應用,雖然多數經濟發達地區率先進行了變電站自動化、智能化的升級,但是多數偏遠地區還依舊使用傳統變電站運維系統形式。對此,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化管理條件并未隨著智能變電站的普及而相應提升。一方面,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使得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管理缺乏制度的監督與約束,很容易造成管理出現漏洞,且沒有統一的管理標準,也會帶來管理組織的混亂,給運維系統的高效化運行帶來一定的影響;另一方面,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相關管理人才的相對欠缺,隨著變電站技術的不斷發展,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需要更加專業的管理人才進行管理,而多數管理人員還停留在傳統變電站的管理模式,對新設備不夠了解,并未隨著變電站的智能化升級而自我提升,不能有效應對智能化管理的新標準。
2.2 加速保護效率有待提升
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要實現智能化運行,相較于傳統變電站來說就必然增加了多種元件與裝置,以實現其自動化、智能化的傳輸與控制,相較于傳統變電站而言,雖然智能化的運行技術得到了應用,但也犧牲了一部分功能的快捷性,如變電站設備的加速保護功能。由于傳感元件增多,電子互感器在智能變電站中的應用中,需要通過中間多個傳感裝置進行信息傳輸,從而增加延時效應,當智能終端的處理遇到異常需跳閘保護時,就會造成加速保護的延時,一般智能變電站相比于傳統的變電站慢5~7ms,雖然延時時間很小,但是也應引起電力企業的重視。
2.3 設備穩定性與可靠性需要進一步提升
在對于傳統變電站進行自動化升級以后,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性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其穩定性和可靠性相較于傳統變電站而言也得到大幅度增強。然而,面對與日俱增的用電量以及人們對用電安全及用電要求的不斷提升,對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的要求也在不斷增加,智能變電站需要具備更加安全可靠的系統性能,更要經受住復雜用電環境的考驗,而且對于實現運維一體化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中,對于有源電子互感器來說,其運行需要有源端模塊長期供電,會給變電站整體性能的穩定性與可靠性受到一定影響,而且智能變電站中光學互感器受溫度、濕度等外界條件的影響作用較大,信號的輸入輸出受到干擾,也會造成穩定性下降。
2.4 設備受環境影響較大
相較于傳統變電站來說,智能變電站的安裝與使用對外部環境的要求更為嚴格,否則很容易造成智能變電站受到破壞,降低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的穩定性。例如,在智能變電站中,為實現對電纜使用量進行智能化控制與監測時,需要在一次設備附近加裝保護設備與監控設備,由于一次設備安裝多在室外,而室外安裝智能匯柜必須滿足嚴格的環境要求,不僅造成設備安裝成本大大提升,而且設備的運行維護與檢修將會成為重要問題。
3.1 完善管理制度,培養專業人才
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相比于傳統變電站而言,融入了更多先進的自動化、智能化應用技術,因此,為保證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的安全高效運行,必須提升管理方式,確保智能變電站各方面管理條件與先進的智能化變電站設備相適應。對此,要不斷完善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的管理制度,實行統一的管理標準,對智能變電站現場運行規程進行統一的制度管理,對現場的安全管理、安全操作等,進行制度化的約束,結合設備保養維護、制度健全與安全保障,確保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的運行安全,促進智能變電站運行維護系統的建設與發展;此外,電力企業應重視對管理人員專業技能與職業素質的提升,結合智能化運維系統管理模式,對運維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進行系統的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增強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水平,實現運維系統管理的高效化。
3.2 轉變管理模式,推進運維一體化管理
促進智能變電站運維一體化管理是提升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化管理效率的有效手段,電力企業應轉變管理模式,靈活把握運維系統的運作方式,實現管理質量的提高。對于智能變電站運行系統,應及時掌握變電站設備的運行方式、設備組成及技術參數、智能高壓設備狀態監測、電子互感器等運行系統的方方面面,制定相應的管理措施,保證運行系統的安全與穩定;對于維護系統,要不斷完善設備巡視檢查制度,明確設備運行周期與檢查內容,及時發現設備問題并處理解決,保證設備運行正常,另外對于智能設備的高級應用程序,需要調配專業的維護人員進行維護管理,維護人員要對設備的基本運行原理、技術實現方式以及運行維護特點等進行學習,以便于及時發現缺陷問題,提高維護質量。
3.3 加強技術研發,促進系統安全穩定
提高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的安全穩定性能夠有效提高變電站運維系統管理效率。因此,電力企業應不斷加強對智能變電站設備的技術研發,提升變電站設備的技術水平,促進系統的安全穩定。對于智能變電站應用技術的研發,應在信息采集、傳輸與處理各個環節下功夫,加強各智能裝置的使用性能,同時簡化智能變電站傳輸裝置,促進變電站設備的集成化程度,實現一、二次設備的一體化與智能化的整合,提升變電站運行的安全性、穩定性及高效性。另外,對于智能變電站設備還應加強全網技術的建設,確保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滿足現代電網的技術要求,提升各變電站、變電站與控制中心的協調運行,以提高智能變電站的整體性運行質量。
3.4 落實管理責任,合理系統規劃
為提高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化管理水平,一方面,電力企業必須加強現場管理責任的落實,確保管理人員遵循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管理的技術標準,認真負責,杜絕違規操作現象,促進管理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電力企業業還應在智能變電站系統規劃與建設時做到科學合理,加強對建設環境的控制,既要滿足智能變電站的運維環境要求,同時也應盡可能的改變環境限制,節約成本投入,運維管理時做到井然有序,智能變電站的運維規劃應結合季節特點與實際需求,開展周期性的運維活動,以促進運維管理的方便與高效。
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化管理,是未來智能電網管理的發展趨勢,對于變電站的安全高效運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電力企業應按照智能變電站運行規律,通過系統化、高效率的管理方式,對智能變電站運維系統進行有效的管理,并在不斷實踐與探索中,不斷推出智能變電站運維管理新模式,以保障智能變電站的安全可靠運行,同時也為我國智能電網的快速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1]郭榮榮.智能化變電站方面的若干問題研究[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21).
[2]丁書文,王成.智能化變電站的主要關鍵技術問題研究[J].供用電,2014(13).
TM63
A
1004-7344(2016)28-0084-02
?究智能變電站中運行維護技術[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3.
2016-8-1
周良勝(1969-),男,電氣工程師,大專,主要從事變電站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