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琳
(102249 中國政法大學 北京)
論經濟法與行政法之區別
李 琳
(102249中國政法大學北京)
正確處理經濟法與行政法之間的區別對于我國法律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也是目前我國法理界之間爭論的焦點,本文從調節對象、主體以及責任的角度進一步分析了經濟法與行政法的區別。
經濟法;行政法;區別
經濟法是構成我國法律體系的重要部分之一,也是我國法律體系中一部新興的法律,然而自經濟法法以來,一直受到我國其他法律的挑戰,其中主要包括民法以及行政法。近年來我國更加注重民法與經濟法之間的界定,經濟法與行政法之間的矛盾卻日益凸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與完善,社會關系也越來越復雜,社會與經濟的發展在法律規定的客觀標準下,更需要注重法律發展變動中所體現的主觀標準。
根據目前我國相關的法律標準劃分來看,經濟法同行政法有著不同的部分劃分(這句是否不太通?)。現如今,對二者劃分標準的爭議集中于調整方法等方面。通常情況下,學術界認為經濟法不具備獨立的調整方法,并且在在調整過程中,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同調整方法之間產生一系列諸如邏輯不周延的問題。所以,將調整對象作為經濟法與行政法之間的劃分標準,能更有效地理順二者之間存在的關系。而從目前的法律實踐上來看,經濟法主導理論也是從此角度來論證經濟法同行政法之間的差異。在學術界,學者之間對待調整對象沒有一個統一的觀點,但是從范圍上來說,普遍認可經濟法的調整對象屬于一種經濟管理關系,而行政法的調整對象則是一種行政管理關系。從經濟法與行政法的本質上來說,二者之間的區別也可以看做是經濟管理關系與行政管理關系之間的區別,那么也可以說二者之間屬于性質不同的社會關系,也就需要經過各自的法律部門給予調整。
此外,經濟法與行政法之間的主體也不同,經濟法的主體主要是國家以及個體,而行政法則是行政主體以及行政相對人。比如在國家稅收制度中,對于稅率的制定,是國家在對國民經濟做出一定后而制定的一種國家同個人之間而形成的經濟管理關系,并非是政府同個人之間的關系。而在稅收的征收過程中,征稅過程則是征收機關同行政主體以及行政相對人形成的行政關系。
一方面,從經濟法與行政法的主體角度來說,前者的主體包括國家權力機關、行政機關,而后者的主體則只包含行政機關。經濟法律關系從社會的角度而言是國家干預或者管理經濟而產生的一種關系,也就意味著經濟法的主體必須包含著管理者以及被管理者兩方面,但是管理權限的產生卻是人民大眾對管理權限的讓渡,只有代表所有人民利益的國家才能行使管理權力,所以經濟管理者便是國家,又因抽象意義上國家是直接形式權力的,需要利用國家機關或者具有等同權力的社會團體。從經濟管理權力國家機關的范圍來說,行使權力的機關只有權力與行政機關,而司法機關不能行使緊急管理權限,權力機關作為經濟法主體其主要因素包括:首先,權力機關不但具備立法權,同時還具備行政權。其次,權力機關在具備行使權力的同時也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再次,權力機關所具備的主體地位是由經濟決策主體同監督主體共同作用下而體現出的,當產生糾紛時,司法機關才會參與其中,而司法機關在一定程度上來說行使的權利是一種救濟法律關系,并且根據需要接受程序法的調整,因此司法機關不能作為經濟法的主體。
另一方面,社會團體的范圍來看,行政法的社會團體范圍比經濟法要廣。從前文的論述中可以發現,無論是經濟法還是行政法,其主體都包含了社會團體。但是社會團體的范圍存在著很大差異。在經濟法中,社會團體的范圍指的是具備一定經濟性質或者經濟服務的團體,比如商會、基金會等。而行政法的社會團體不但包括了經濟法中的社會團體,還包括諸如村委會以及婦聯等社會團體。
從法律的責任角度來看,行政法需要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盡管目前從法律的上來說,對于法律責任的劃分還存有很大分歧,但是不論是何種劃分,行政法都需要承擔相應獨立責任,既行政責任。而經濟法在法理上來說不存在獨立法律責任。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法律,任何違法行為都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也就是存在責任,但是并沒有獨立責任。部分學術界人士認為經濟法也需要具備相應的獨立責任,既同民事、行政與刑事相同的責任。著名經濟學教授漆多俊曾經提出,經濟法的責任不僅包括了財產責任、還包括了經濟信譽等方面的責任。針對這些責任進行形式考察后可以清楚的看到,這些責任都可納入到民事以及行政責任之中。也有一些學者從其他諸如懲罰賠償以及企業社會等獨立責任來論證經濟法需要承擔相應的獨立責任。無論是民事責任還是行政責任,它們都并非是封閉的一種法律責任體系,而是一種具備開發性質的體系。所以無論是懲罰賠償責任,還是企業社會責任,都可以融入到民事以及行政責任中,從而將經濟責任進一步分解成為其他傳統責任,并且以追究經濟法中的傳統責任來分解經濟法責任,無需以創造的形式來制造獨立經濟責任。
[1]湯黎虹.論經濟法與行政法的區分——兼論行政法范圍的革新[J].當代法學,2003(07).
[2]冶倩云.試論經濟法與經濟行政法之區別[J].中國商論,2016(11).
李琳,女,1982年12月29日,云南,無職稱,本科,經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