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海濱
(351100 莆田市荔城區人民檢察院 福建 莆田)
食品與藥品安全犯罪的檢察監督問題
鄧海濱
(351100莆田市荔城區人民檢察院福建 莆田)
食品與藥品安全關乎中華民族的可持續發展,事關國計民生和社會穩定。檢察機關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在打擊食品與藥品安全犯罪等方面肩負著重要職責,只有檢察機關行使好檢察監督權,才能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藥品;檢察監督
近年來,危害食品與藥品安全犯罪呈易發、多發態勢,食品與藥品安全事關中華民族未來、人民群眾福祉、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為回應人民群眾對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的迫切要求,進一步加大對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的打擊力度,從2015年3月到2016年12月,最高檢將在全國范圍部署開展了“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專項立案監督活動”。
食品與藥品安全不僅關系到消費者健康,而且關系到經濟繁榮,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但是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食品與藥品安全犯罪問題愈加嚴重,食品與藥品安全監管工作仍然面臨嚴峻形勢。從不合格狂犬疫苗到毒膠囊,再從三鹿奶粉到雙匯瘦肉精,更不用說隨處可見的“激素速生雞”。這一系列問題,不禁讓我們對食品藥品安全感到擔憂。而危害食品與藥品安全案件往往與國家工作人員的瀆職行為以及相關人員的行賄受賄交織在一起。一些負有監督責任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甚至徇私舞弊,官商勾結,涉刑案件移送情況以及案件辦理中存在的失職瀆職、貪污受賄、充當“保護傘”等行為。
《刑法修正案八》專門規定了食品安全監管濫用職權罪和食品安全監管玩忽職守罪。在刑法第四百零八條后增加一條,作為第四百零八條之一:“負有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導致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徇私舞弊犯前款罪的,從重處罰。”以前我國刑法對食品監管的瀆職行為沒有規定,這次列入修正案中,提高了對食品安全監管瀆職犯罪的打擊力度和針對性,也顯示了嚴厲打擊食品安全犯罪的決心和監管力度。
而司法實踐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一是行政案件處罰多,主動移送少。公安機關偵辦的食品藥品犯罪案件線索主要來源于群眾舉報、公安機關摸排發現,經由行政監管部門移送的案件少之又少。二是移送案件證據轉換難,食品與藥品類行政案件量大面廣,又具備專業知識,行政機關移送的案件普遍存在無現場檢察材料、現場照片,證據收集、鑒定結論不規范等問題,且行政部門取得的證據在轉為刑事案件后,因證據規格不一致而造成大部分無法使用,公安機關不得不重新調查取證,有時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檢察官受機關性質和知識面的影響,不可能對社會各界的知識面面俱到。在藥品監管執法工作中,經常出現某個違法事實可以適用幾種行政處罰規定,每種處罰都合法但結果卻并不相同。如果行政執法人員和相對人進行“私了”,既可以使執法人員得到好處,也可以使相對人得到從輕處罰,在案卷上還能不留痕跡,檢察機關也無可奈何。三是偽劣食品藥品的緩效性可以掩蓋執法者的瀆職行為,商業賄賂無處不在,偽劣食品藥品對生命、健康的損害后果難以在短期內顯現,因此追究執法人員職務違法犯罪的法律責任難度更大。這就使一些玩忽職守或收受好處甘當違法經營保護傘的執法人員獲得僥幸心理支撐。
(一)強化反貪污賄賂、反瀆職侵權職能,嚴厲打擊食品與藥品安全背后的職務犯罪
嚴肅查處食品與藥品安全監管中的失職瀆職行為,對于經查證屬實的,應依法懲處。檢察機關要切實發揮檢察職能,與公安機關、法院和行政執法部門密切配合,把打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擺在突出位置,始終保持對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活動的高壓態勢,增強對此類犯罪打擊力度,遏制犯罪多發態勢。
(二)規范涉嫌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案件的移送機制
檢察機關通過與工商、環保、質檢、食品藥品等安全行政執法部門召開聯席會議,建立“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信息共享平臺”,查閱行政執法部門臺賬和案卷,以及走訪相關部門等方式,促使行政執法部門工作人員增強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識,規范移送案件的程序和標準。同時,重點監督“行政處罰案件多、移送立案偵查少”,“危害食品藥品安全事件多發,移送或立案偵查少”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辦案情況。加強懲治與防范食品與藥品犯罪,需要“強化行政機關與司法機關的有效配合,實現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有序銜接”。
(三)綜合行使檢察權,對食品藥品安全執法行為進行監督
除了偵監、反瀆等部門之外,預防部門可結合典型案例開展職務犯罪預防活動,使檢察機關的事后監督變為事前預防,預防和減少危害食品藥品安全職務犯罪案件的發生;控申部門可以利用網站、舉報接待室、電話舉報等方式加強預防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宣傳力度,使廣大民眾了解和舉報食品藥品安全犯罪。
(四)對案件追蹤、積極參加對食品與藥品安全的綜合治理工作
對疑難復雜、當事人有不滿情緒的案件,在結案后仍要繼續追蹤,依法依理繼續做好解釋說服工作,對當事人的困難要盡力幫助或聯系相關部門解決。在依法查辦案件的同時,要立足檢察職能,針對辦案中發現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做好案外延伸工作,認真剖析破壞環境和危害食品藥品安全犯罪的發案原因、規律和特點,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通過走訪交流、制發檢察建議等形式,提出預防、減少違法犯罪的建議,促進加強對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
總之,檢察機關作為我國專門的法律監督機關,是一支非常重要的外部監督力量,理應承擔起對食品與藥品安全監管的法律監督職能。
[1]李夢婕.藥品安全監管瀆職犯罪查處困境及對策[J].中國檢察官,2012,(7)
[2]覃俊翔.完善我國藥品安全監管若干問題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1
[3]陳麗.我國藥品監管研究[D].沈陽:沈陽醫科大學,2007
[4]“兩高司法解釋”新聞發布稿中最高人民法院新聞發言人孫軍工語
鄧海濱(1987~),男,籍貫福建莆田,碩士研究生,莆田市荔城區人民檢察院,助檢員,研究方向檢察實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