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 超
(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檢修分公司,石家莊 050070)
基于超高頻局放檢測技術的GIS狀態(tài)檢修
齊 超
(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檢修分公司,石家莊 050070)
隨著電網建設步伐的加快,GIS產品質量及其運行是否可靠也得到關注與重視。然而從近年來電力系統(tǒng)運行實際狀況看,GIS內部放電、故障問題仍屢見不鮮,直接致使變電站停電,對電網安全運行帶來嚴重影響。實踐研究發(fā)現,超高頻局放檢測技術應用下,對GIS狀態(tài)檢修可發(fā)揮重要作用。本文將對GIS設備局放類型與危害、超高頻局放檢測技術的具體運用進行探析。
GIS狀態(tài)檢修;超高頻局放檢測技術;應用
氣體絕緣組合電器,又被稱之為GIS,以維護量小、可靠性高以及占地面積小等優(yōu)勢被廣泛用于電力系統(tǒng)中,特別在500kV電壓等級變電站中所占比例極高。但GIS設備應用下,如何做好設備狀態(tài)評估、潛伏性故障及時發(fā)現也成為需考慮的主要內容。盡管傳統(tǒng)檢測方式如超聲波或超高頻法等在檢測GIS局部放電上作用明顯,但仍有一定弊端,如超聲波法應用易受環(huán)境干擾等。而在超高頻局放檢測技術應用下,這些問題都可得到解決。因此,本文對GIS狀態(tài)檢修中超高頻局放檢測技術的應用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1 尖刺放電
尖刺放電作為GIS設備局放類型之一,其缺陷問題的產生歸結于毛刺或導體表面突起物的存在。如其中金屬突出物,一般在現場組裝環(huán)節(jié)中,未做好導體表面光滑處理或有金屬碰撞情況,其導致金屬突出物產生,即使較小針尖狀突出物,也可能產生尖刺放電缺陷問題。對于尖刺放電,通常以穩(wěn)定電暈放電為主,假若有過電壓作用,將有擊穿可能。
1.2 空穴放電
GIS設備局放缺陷中,空穴放電發(fā)生的可能性也較高,這種情況的產生歸結于絕緣子內部存在氣泡缺陷,或絕緣子、高壓導體交界處有氣隙缺陷存在。其中的氣泡缺陷一般較小,制造與檢測中難被發(fā)現,以絕緣拉桿、導體支撐絕緣子以及盆式絕緣子等為例,若制造中出現工藝控制不良情況,便會有殘留氣泡。這些氣泡放電時,可沿氣泡壁表面、沿上下地面等進行放電。優(yōu)于不同氣泡在放電上有一定差異,一旦出現氣泡放電相互疊加下,將導致貫穿性故障產生。從空穴放危害看,內部絕緣材料在空穴放電影響下極易出現累積性損傷,材料老化速度極快,且絕緣擊穿炸裂的可能性較高。
1.3 懸浮電位放電
懸浮電位放電情況,多表現為設備內部有部分金屬部件存在安裝工藝不良情況,運行時部件有接觸不良、松動情況,導致電位懸浮,在局部放電形成后,電氣距離被縮短,導致耐壓水平下降。假若對工頻相位中局部放電脈沖幅值利用V-Ф散點圖表示,對各相位段中最大放電幅值分布利用Vmax-Ф譜圖表示,懸浮電位放電情況如圖1。除此之外,懸浮電位放電中,在放電相位、放電幅值與放電次數分布方面也表現較為明顯[1]。
1.4 自由金屬顆粒放電
自由金屬顆粒放電,主要因有金屬碎屑殘留在設備內部,系統(tǒng)運行中,GIS腔體內部受電場力影響,其中的金屬碎屑會逐漸移動。這樣在金屬顆粒位置變化、金屬顆粒自身形狀影響下,設備絕緣水平也將受到影響。金屬顆粒中,危險程度最高的通常為絲粒狀顆粒,這些顆粒一旦在移動中集中于高場強區(qū),便會有導電通道形成,增加絕緣擊穿發(fā)生的可能性。
2.1 超高頻局放檢測原理
GIS主要以SF6作為絕緣介質,該介質在擊穿情況下的恢復能力、高介電強度上較為明顯,當有局部脈沖信號出現在氣體內,便會有持續(xù)時間較短的上升沿,此時高頻電磁波信號頻率,將保持于0.3~3GHz。GIS中,電磁波傳播時可以任何頻率進行,但需注意假若有100MHz以上頻率情況,電磁波傳播信號將持續(xù)衰減,而對于有電磁波頻率要求的橫電波、橫磁波,傳播條件很難滿足。事實上GIS本身以良好通州結構為主,電磁波傳播中母線部分可充分發(fā)揮其波導作用,信號衰竭并不明顯。但在盆式絕緣子、T型連接與L型連接方面,衰減較大。以其中盆式絕緣子為例,若有高頻電磁波傳播,信號會直接向GIS罐體外部進行敷設。此時,在超高頻局放檢測技術應用方面,僅需考慮將超高頻傳感器置于絕緣盆處,可保證內部局部放電信號被檢測出來[2]。
2.2 GIS狀態(tài)檢修中超高頻局放檢測的具體應用
超高頻局放檢測技術應用中,可考慮將局部放電檢測儀引入,該儀器在構成上主要以信號處理單元、變換單元、放大單元以及UHF傳感器為主,當處理單元對局放信號處理后,便可識別放電類型、分析放電信號波形,最終得到的分析結果便可用于檢修決策的參考。需注意的是超高頻局放檢測儀器應用下,在檢測準確性、檢測效率上優(yōu)勢都較為明顯,也可滿足在線連續(xù)監(jiān)測要求,但應用中僅能在絕緣盆附近進行定位,且信號量化標準缺失。實際開展局放檢測工作中,應注意對檢測點附近干擾源情況判斷,一旦有干擾信號需及時排除,避免對檢測準確性帶來影響[3]。
超高頻局放檢測技術的應用為GIS狀態(tài)檢修提供強有力支撐。實際引入超高頻局放檢測技術中,應正確認識GIS局放相關類型及其危害,如尖刺放電、空穴放電、懸浮電位放電以及自由金屬顆粒放電等,同時明確超高頻局放檢測原理,將高頻局放檢測儀器引入其中,對GIS狀態(tài)進行可靠分析,以此達到及時發(fā)現故障、及時解決的目標。
[1]陳昱同,齊振忠,郭麗.超高頻局放檢測技術在GIS狀態(tài)檢修中的應用[J].山西電力,2013(03):31-33.
[2]周靜龍.750kV GIS超高頻局部放電檢測技術的應用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5.
[3]王謝燕,李迅,艾芊.GIS局部放電在線檢測技術的應用[J]. 電力與能源,2012(01):21-23.
10.16640/j.cnki.37-1222/t.2016.22.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