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天屹
(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高校聲樂教學納入戲曲唱腔的思考
孟天屹
(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河南 焦作 454000)
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遷,民族文化多元化的時代到來了,但是同時也面臨著一些挑戰,民族音樂在國際的主流音樂上屢屢受挫,這時我們必須努力的改變現狀,將中國傳統的戲曲元素加入民族音樂的大軍中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有利于擴大民間音樂的生存空間。
高校;聲樂教學;戲曲;唱腔
近年來我國高校在聲樂的教學準則上也需要有所改變,因為教學準則的選擇直接影響了高校的音樂教學質量,并且還能為社會培養更多的綜合性人才。同時,戲曲唱腔在技巧上要求較高,且形式多樣,高校在聲樂教學上加入一些戲曲元素有利于學生學習更多的知識,豐富教學內容,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相信在高校聲樂課中加入戲曲元素能和基本教學內容相得益彰,逐漸提高學生的聲樂水平。
在中國的戲曲音樂中主要是使用一系列不同的唱腔來表達其內容,韻律和節奏是貫穿了戲曲表演的舞臺,在表演中通過刻畫不同的音樂形象,將音樂、舞蹈、美術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唱腔即是其中的精髓,唱腔的分類也有很多種,皮黃腔、棒子腔、高腔、昆山腔等等是我國當代的主要唱腔。每一種唱腔都值得教師深入的研究,比如戈陽腔。戈陽腔被大家俗稱為高腔,是中國最古老的唱腔之一,它是在元朝末期到清朝初期的時候再江西戈陽形成的。隨著社會的逐漸發展,戈陽唱腔與現代民族音樂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在歷史的長河中一步一步的相輔相成,在元末時期,江西戈陽的人民飽受封建統治的壓迫,在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下,戈陽人民通過戲曲的方式來發泄心中的不滿,吶喊想要獲得平安的生活環境,這種高腔在漫長的歷史中逐漸積累、成長、演變成現在極具民族特色的唱腔。在高校進行聲樂教學時,重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準確的掌握每個唱腔不同的聲音線條,并理解其中所含的意義。學習民族音樂同時也是在弘揚我國的傳統民族音樂文化,民族音樂是結合了我國傳統的民族音樂和西方的演唱技巧的新型歌唱藝術。舉一個例子《木蘭從軍》就是著名的作曲家王志信先生創作的藝術歌曲,這首藝術歌曲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其中的音樂素材就是選自豫劇中的《花木蘭》。這首歌曲很好的融合了中國傳統戲曲元素與西方元素。
戲曲唱腔中寶貴的藝術使用價值是高校聲樂教學中需要有效利用的,比如發聲技巧,潤腔形式等等,在高校聲樂課程中都應加入,更好的傳承與發展我國傳統的音樂,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將這種抽象藝術簡單化與具體化,才是適合現今社會的教學方式。并且隨著多媒體時代的迅速發展,中國傳統戲曲藝術文化的傳播在迅速的下降著,越來越多的人們只看向自己的手機和電子產品,逐漸的淡忘了戲曲這一傳統文化,將戲曲元素加入高校的聲樂課中也會繼續更好的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在民族聲樂的教學中求新,求異,求變進一步完善學校的教育體系。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所以在高校的聲樂課教學時,教師也要努力的拓寬教學渠道,目前,各個高校的學生對國內聲樂的發展史了解的太少,導致其在學習唱法時,不能夠準確的把握不同唱腔的意義和表現形式,因此,高校的聲樂課上的關鍵就是將發聲技巧與傳統的民族音樂相結合,以達到掌握唱腔表現形式的目的。
高校在進行聲樂教學時所實行的準則可謂是多種多樣的,這些準則有些可能是教育部門對于教學整體的規定,也有些是教師根據學生情況所制定的教學計劃,聲樂學習需要通過非常規律的教學準則,才能獲得較高的學習效果,其中,戲曲音樂在時間的沉淀中積累了一套嚴格的演唱方法,這套方法就可以用在高校聲樂的學習上。“念白”和“吊嗓”是戲曲演員掌握戲曲唱腔的重要方法,戲曲演員可以通過說、嘆、唱相互換位置來尋找正確的聲音位置,從而一步一步的建立一個完整的聲樂通道,在“念白”與“吊嗓”的強化訓練中,學生的發音技巧和音域都會有巨大的進步,所以這種訓練方式也可以運用到高校的聲樂教學中。“念白”其實就是語言向音樂轉化的一種音樂表現技巧,這種技巧也成為了聲樂訓練中的重要方式,其主要方法就是:在積極和興奮的狀態下使各個共鳴腔體打開,接下來使氣息沉入丹田,利用腰部的力量將氣息傳送到鼻腔,真聲說字,假聲拖腔,這種方式可以解決聲樂訓練中遇到的許多問題。“吊嗓”也是對掌握真聲與假聲的轉換的問題上有著巨大的幫助。在中國傳統的戲曲唱腔中還有著許許多多的技巧,這些技巧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解決學生聲樂學習時遇到的很多問題,所以高校的聲樂教師都應該抓住這個機會,深入的研究戲曲唱法的技巧,在學生遇到困難時,嘗試多角度的解決問題。
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國民族聲樂曾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當然不可避免的遇到過挫折與磨難,但是它堅強的存在于世界的舞臺上,其中,美聲唱法的傳入對民族聲樂有著巨大的影響,但是同時也對中國民族聲樂的發展產生了影響,中國傳統戲曲作為孕育了中國民族聲樂的母體,必有其精華所在,想要將中國民族聲樂推向更美好的明天,就離不開中國傳統戲曲,高校聲樂課應將中國民族音樂與中國傳統戲曲相結合,能夠更好的發展中國民族聲樂藝術,并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1] 陸宗武.民族高校聲樂教學納入戲曲唱腔探究[J].歌海,2015,12:5-7.
[2] 姚藝君.戲曲唱腔的腔式形態探微[J].中國音樂,2013,0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