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靖(上海石化工業學校,上海 200540)
關于如何提升中職生音樂課堂有效性的探討
陳 靖
(上海石化工業學校,上海 200540)
中等職業學校培養與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高素質勞動者,在學好專業知識和掌握職業技能的同時,要重視基礎學科的教育,提高中職學生的整體素質。音樂教育作為基礎學科的一部分,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藝術修養,還能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促進中職生的全面發展。本文從教學實際出發,結合中職生的特點,探討如何更好地提升中職生音樂課堂的有效性。
中職生;音樂課堂;教學方法
在中職學校中,音樂教育可以通過音樂課堂學習影響一個學生的思想情感、思想品質,提升思想境界,能夠有力地促進個人素質的全面發展。然而,由于中職生的培養重視技能的學習,基礎學科相對邊緣化,尤其對音樂教育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音樂教育往往不被學生重視。因此在音樂課堂中存在諸多問題,如學生上課積極性不高、擾亂課堂紀律、音樂課寫其他學科作業等等。學生的此類表現一方面表現出重視程度不夠,另一方面也體現了教師的教學方法過于乏味單一,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與積極性。針對以上的問題,教師的教學方法需要進行一定的改進與提高,本文通過個人實踐,結合中職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如何提升音樂課堂的有效性進行探討。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學生接受新事物與新知識的渠道變得多元化,他們不再滿足于書本,傳統的課堂模式已然很難激發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中職學生的教育重視技能的培養,因此動手能力很強,他們更多地使用電腦、手機等工具,通過互聯網獲得大量的信息,教師可以根據中職學生的這種特點,從他們感興趣的方面著手,通過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提高音樂課堂的趣味性。
(一)采用流行元素導入新課
由于互聯網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信息共享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趨勢,中職學生能夠通過互聯網了解到各種流行信息,并深感興趣。教師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從而吸引學生主動產生學習新課的動力。
例如,在講授《鋼琴世界》一課時,由于普通中職學生對鋼琴知識接觸較少,很難產生學習的興趣。因此,為了讓學生對本課產生興趣,通過互聯網搜集了學生較感興趣的音頻和視頻資料,并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在課堂導入環節,播放經典動畫片《貓和老鼠》的節選:Tom和Jerry在打鬧中彈奏李斯特的代表作品《匈牙利狂想曲第二號》的片段。學生們對這段視頻很感興趣,幽默有趣的動畫片段從視覺、聽覺的角度為大家構建了對鋼琴的初步表象,學生們在歡笑中欣賞了這段視頻。不僅緩解了課堂氣氛,激發了學習興趣,還在潛移默化中為接下來鋼琴構造、音響效果、作曲家的學習奠定了基礎。
(二)采用學生已有知識為鋪墊
將學生已經具備的知識或生活中的常識,通過圖片、表格或者問題連線等形式添加到多媒體課件當中,教師采用集體或個別提問的形式讓學生對已有知識進行回答。簡單的知識提問一方面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一方面也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環節中去。
例如,在《多彩的民族風》一課中,為了讓學生們能夠對新疆維吾爾族、蒙古族和藏族的音樂特點有所了解,從淺顯易懂的角度出發,以圖片的形式展示了三張不同民族的服裝圖片,并讓同學們對圖片所對應的民族進行搶答。中職學生具備一定的地理文化知識,因此在搶答時表現積極、爭先恐后,課堂氣氛得到了很好的調動,達到了預期的教學效果,為接下來的學習作了良好鋪墊。
在音樂課堂中,常規的班級授課模式教學效果并不理想,學生們往往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單一的模式使學生缺乏獨立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如果將傳統的班級授課模式轉變為小組學習模式,每位同學都分工明確,被賦予不同的任務,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創新學習的熱情。不僅能夠在小組合作中培養學生的協作意識,而且在各小組的展示中,能夠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有利于學習積極性的提高。
在《通俗歌曲》一課中,將班級同學分為六個小組,每組6人左右。在限定時間內,分別準備有關親情、友情、愛情的通俗歌曲并演唱,演唱一曲計一分。學生們平時對通俗歌曲較感興趣,因此對這一小組活動體現出了極大地熱情,小組成員之間分工合作:有負責做筆錄的、有負責收集曲目的、有負責演唱的,所有人的熱情都被調動起來,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小組獲得勝利,在準備過程中顯得格外專注和認真。
在展示環節中,同學們積極獻唱,不論唱的好壞,都給與肯定和鼓勵,課堂效果好,學生們也積累了大量的通俗歌曲知識。分小組學習的模式能夠在教師引導下,最大程度的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調動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促進小組成員間的合作意識以及各小組之間的競爭意識。
在傳統的中職音樂課堂中,學生很少能夠對所學新知識進行實踐,往往停留在看、聽、說、唱等階段,這樣一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不高、積極性不強,音樂課堂的教學有效性難以維持。如何能夠讓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教學環節中去,增強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的實踐性,是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因素。教師要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學生要有意識的參與實踐,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構建積極活躍、氛圍和諧的實踐性實踐性音樂課堂。
(一)運用課堂道具提高學生課堂參與度
在音樂教學中,課堂道具的采用,能夠從感官的角度豐富學生的認知,學生通過實踐對所學知識進行強化并能夠自如地運用,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自身技能。課堂道具的采用要與課堂內容相關,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選取課堂道具,同使要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并產生參與的興趣。
如在學習《鼓舞鏗鏘》一課時,將幾面便于攜帶的小紅鼓帶到課堂中去,紅鼓色彩鮮艷、聲音清脆、節奏感強,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呈現出躍躍欲試的狀態。教師在課前告知學生課堂中將通過學習進行打鼓練習,提高學生課堂關注度,啟發學生進行學習。經過課堂中幾條不同節奏型的學習與擊打,教師對打鼓進行示范,將課堂上所學的節奏型,用擊打鼓面的方式表現出來,然后請盡可能多的同學上臺參與。課堂道具的運用,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和上課的積極性,寓教于樂,學生們在愉悅的氣氛中掌握了所學知識,從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系統對知識點進行強化。
(二)營造氛圍鼓勵學生進行自我展示
中職學校中的一部分學生,由于成績較差、家庭環境、各方面不突出等原因,造成了他們或多或少有些自卑的心理,因此如何在音樂教育中陶冶中職學生的情操、提升他們的自信心顯得尤為重要。在音樂課堂中,教師要鼓勵學生能夠自信的展示自我以及放松的進行表演,這樣能夠使學生突破自我,克服不必要的自卑心理,敞開心扉積極面對生活。
在學習《現代舞》時,教師播放時下流行且學生喜愛的明星的舞蹈,營造歡樂、積極的課堂氣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學習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欣賞結束后,教師示范其中簡單易學的動作,并鼓勵學生進行模仿,在積極的氛圍中,大部分學生都會積極參與。經過反復練習,教師提議上臺進行表演,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并對參加表演的學生進行肯定和贊許。通過音樂課堂中的自我展示環節,能夠激發學生對音樂這門學科的熱愛,在表演實踐中增強自信心,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中職學生的音樂教育有待進一步的發展與創新,結合教學實際從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分小組學習模式、學生自主參與實踐三個方面對提升中職生音樂課堂的有效性進行了探討。在傳統的音樂課堂基礎上進行改進,采用先進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策略,旨在激發中職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培養良好的藝術修養,促進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1]劉五華.公共藝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8).
[2]雷默.中國音樂教育[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3.
[3]陳宏.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種植音樂教學的實效性[J].職業教育,2013.
[4]張靜.論中職音樂教育中音樂素養培養和情感教育[J].赤子,2015.
[5]周艷培.河北省中職院校音樂素質教育調查研究[D].河北:河北師范大學,2010.
[6]賴韶幸.體驗式教學在中職音樂教育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