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敏
(北方學院藝術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
非物質文化遺產“二人臺”進入舞蹈課程資源系統研究*
周慧敏
(北方學院藝術學院,河北 張家口 075000)
“二人臺”是河北張家口壩上地區喜聞樂見的民間戲曲形式,邊歌邊舞的藝術特征使其獨具藝術魅力。隨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深入,民間音樂進課堂也成為傳承“二人臺”藝術的重要途徑之一。因此,將“二人臺”中的舞蹈元素融入課程體系,結合學校的舞蹈教學優勢和“二人臺”的舞蹈特點進行珠聯璧合的課程建設,不僅推進了“二人臺”非物質文化工作的發展,對高校的本土舞蹈課程建設也產生了積極的意義。
“二人臺”;舞蹈課程;資源;體系;研究
非物質文化遺產“二人臺”是河北張家口地區獨有的民間音樂瑰寶,不僅唱腔豐富,還具備了多元的舞蹈元素,蘊含了深厚的教學資源。因此,作為教學工作者,擇其藝術特色融入舞蹈課堂體系,不僅加強了校本舞蹈課程以及本土舞蹈課程的建設,更有利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二人臺”的傳承與保護。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舞蹈教師要對融合了“二人臺”舞蹈元素的課程進行統籌安排,選擇、歸納、優化教學內容,借助學校的舞蹈教學優勢發揮“二人臺”的舞蹈教學特色,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開展,引導、號召學生主動傳承“二人臺”藝術,彰顯本土民間舞蹈課程的價值。
(一)提升學生對本土音樂文化的認同感
張家口地區的“二人臺”邊歌邊舞,唱腔優美、舞蹈活潑、表演行云流水。“二人臺”在不拘一格的舞蹈表演中與地方戲曲唱腔緊密融合,使其更具民俗風味,充分展現了張家口地區民間音樂的藝術魅力。“二人臺”的舞蹈風格雅俗共賞、幽默詼諧、動作靈活、場面熱鬧,很容易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引發學習興趣。學生在學習這一民間舞蹈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感受到身心的愉悅,還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本地區的音樂文化產生自豪感,加強對本區域內音樂文化的傳承。因此,“二人臺”舞蹈元素在高校舞蹈課程體系中的良好應用,不僅在思想上增強了學生對本土音樂文化的認同感,而且為民間音樂的傳承培養了高素質的專業人才。
(二)促使學生自主進行非物質文化的傳承
隨著網絡、電視等多媒體渠道的普及,學生受外來舞蹈文化的影響日益加深,使學生對傳統舞蹈文化的認識較為缺失。這也使得很多學生偏愛于現代舞、拉丁舞、街舞等外來舞種,對于形式多樣的民間舞蹈了解不足。筆者在教學開展中發現,一些學生對本區域內的“二人臺”舞蹈不甚了解,會跳的更是寥寥無幾。顯然,這種狀況未能發揮高校教育資源的優勢,未全面促進“二人臺”的傳承和發展。將“二人臺”中的舞蹈元素融入高校舞蹈課程資源體系,將拓展學生的思維視野,促使學生產生進一步探索區域民間舞蹈的興趣;深入了解“二人臺”的藝術特色及舞蹈動作特征,不僅能夠增進學生對民間舞蹈技巧的掌握,提升學生的舞蹈審美格調,使學生受到民間舞蹈藝術的熏陶,形成文化傳承的責任意識,建立保護和發揚本地區舞蹈藝術的決心,這對于“二人臺”藝術傳承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組建師資隊伍,創造教學條件
“二人臺”進入高校舞蹈課堂,首先應解決的是師資問題。高校可以進行雙軌部署,培訓校內教師和外聘民間藝人。校內教師可進行長期和短期培訓,短期培訓讓舞蹈教師盡快掌握“二人臺”的基礎舞蹈動作,掌握經典作品的表演技巧,具備授課能力。長期培訓要對進行專業的素質訓練和表演實踐的培養,學校要挖掘原有舞蹈課程的潛力,使“二人臺”與原有的舞蹈教學資源相融合,與傳統舞蹈教學模式進行有效的整合,盡快讓學生掌握“二人臺”舞蹈的藝術精髓;外聘的民間藝人授課重點要突出“二人臺”的表演風格,讓學生能直觀的感受,并進行舞蹈實踐。同時,要對課程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與舞蹈教師相輔相成,雙軌推進教學開展,形成系統的教學模式,為“二人臺”融入舞蹈課程資源體系創造良好的師資條件。
(二)拓展實踐課程,營造教學環境
高校應重視校本課程開發,為“二人臺”進入舞蹈課堂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可借助宣傳欄、廣播、文藝匯演、校外采風等活動滲透“二人臺”舞蹈知識和技巧。并通過校內的廣播、多媒體播放相關劇目,在文藝匯演中可邀請民間藝人與學生共同表演“二人臺”舞蹈,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體會”二人臺”的藝術魅力,在思想上認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藝術價值。高校通過這些實踐舉措,為“二人臺”融入舞蹈課程拓展實踐渠道,搭建良好教學環境。
(三)發揮教學優勢,推進校本課程建設
教師根據舞蹈課程編排,針對性的選取適合高校學生學習的“二人臺”舞蹈內容,編入校本教材。要結合“二人臺”舞蹈的藝術性、實踐性、欣賞性等要素,本著學以致用的原則,與其他舞蹈課程資源進行整合,在豐富原有舞蹈教學體系的情況下,發揮“二人臺”舞蹈課程的教學價值。教師可以將“二人臺”舞蹈形式與其他舞蹈形式,如街舞、民族舞、拉丁舞等進行創新、趣味的結合,在傳統中加入現代元素,使“二人臺”這種民間藝術表演形式更適應時代發展、貼近學生的審美心理。加強學生經典舞蹈動作訓練的同時,在不改變傳統舞蹈風格的基礎上,創作一些現代題材的“二人臺”舞蹈節目,使“二人臺”藝術在高校的舞蹈課程建設中更具有特色。
總的來說,“二人臺”作為張家口地區優秀的民間音樂形式,挖掘其內蘊的豐富的舞蹈教育資源,使其進入高校舞蹈課程體系,對于非物質文化傳承和保護,以及完善高校舞蹈課程建設、校本課程實踐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高校應深入挖掘“二人臺”的舞蹈教學元素,創新教學方法,整合教學內容,讓現代舞蹈課程與傳統“二人臺”藝術在交相輝映中,釋放出更加燦爛的光芒,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借助高校的課程建設,彌久常新。■
河北北方學院2014年度教育教學改革立項課題《非物質文化遺產“二人臺”進入舞蹈課程資源系統研究》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