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宇(云南大學,云南 昆明 650000)
論音樂美學與音樂哲學的關系問題
姚 宇
(云南大學,云南 昆明 650000)
音樂學術界對音樂美學和音樂哲學的關系問題一直都沒有形成統一定論,研究的對象和范圍,所涉及的研究視域的不同等都會導致二者具有差異性。本文通過對音樂哲學和音樂美學產生關系問題的原因進行深入研究,進行找出二者的區別,但是在區別中也發現了二者很多相似之處,所以本文認為,二者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音樂美學;音樂哲學;關系問題;區別
對于音樂哲學和音樂美學的關系問題,多次在音樂美學學術研討會上并提及和探討,主要是為了更加明確和界定對音樂美學的學科屬性研究,以及縮小研究對象的范圍,促使音樂美學能夠更快更健康地發展。縱觀音樂美學學術界對音樂美學和音樂哲學關系問題的研究,主要是針對音樂美學是否等同于音樂哲學,音樂美學和音樂哲學的區別點在哪里等問題,來對音樂美學和音樂哲學的關系進行研究和界定。
為什么學術界會對于音樂美學和音樂哲學的關系進行討論,卻沒有統一的概念界定和討論結果,這是因為音樂美學與音樂哲學在研究對象上、學科屬性上、研究方法等問題上有一定的混淆,難以對這兩者的關系進行區分。這一話題之爭最初是因為作品《新格羅夫音樂與音樂家詞典》中音樂美學的詞條被音樂哲學的詞條替換了,從我國音樂美學的發展和實踐等來分析這兩者的關系,真正產生音樂美學和音樂哲學的關系問題有著更加深層次的原因。
(一)學科屬性不明確
音樂美學的學科歸屬問題一直還存在爭議,不能直接將其歸屬為人文社會科學中的其中一門學科。最初在音樂美學進行建設學科過程中,人們認為音樂美學是將音樂學和美學融合的交叉學科,但是在實際研究過程中,音樂美學所涉及的領域比較廣泛,并不僅僅是音樂學和美學的領域,這更多地關系到人文學科的諸多領域,導致學科的研究范圍和名稱等不確定,學科語言上的不規范,也使得音樂美學與人文社科的交流上存在問題。美學和哲學的界限不明確也是導致音樂美學學科屬性不明確的重要原因,《音樂美學基礎》中直接將美學和哲學認定為同一概念,但是在隨后的發展過程中,美學和哲學在研究范圍上的明顯區別讓人們意識到這兩者并不是同一回事,美學不僅是藝術,它更具有廣泛的研究領域,比如:自然美、社會美等,哲學也不僅僅是研究藝術美,還有更多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的美學研究。音樂美學從屬于美學還是哲學的問次困擾著人們,這也是產生音樂美學和音樂哲學關系問題的重要原因。
(二)語言問題
音樂美學的學科發展一直也受語言問題的影響。音樂不能脫離語言來進行表達,雖然音樂和語言是能夠非常明顯的區分開來,但是音樂需要這種非音樂性的語言來進行表達,所以就必須進行一些概念性的區分和界定,對于音樂美學和音樂哲學來說,就必須用到這些概念、詞匯等來進行知識領域的概況,但是這些術語、概念等的語言無法進行辨析,就難以區分和界定音樂美學和音樂哲學,所以必須規范語言并進行合理化的表述。
(三)音樂實踐領域的拓展
音樂實踐領域在逐步的拓展,從先鋒派音樂出現開始,這種別出心裁的音樂形式被人們喜愛和追逐,這種新的音樂表現形式超出了美感的范圍,而且還打破了音樂的藝術表現形式,一反常態。這種現象很難用音樂美學來進行解釋,很多理論學者從哲學層面進行切入,當人們在觸碰到一些新奇的事物甚至違背了音樂美學的表現形式時,人們在某種意識下能夠忽視音樂美學進而接受這種與眾不同的風格,這種現象只能用音樂哲學來進行解釋。可以看出,音樂美學和音樂哲學在觀察音樂,找尋切入點時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音樂美學和音樂哲學在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上都是有差異的,所以不能將音樂美學等同于音樂哲學,而且二者之間還有很大的差異性。美學從產生開始就不是指“美與不美 ”的價值判斷,而是對感性認知的一種完善,確切地講是感性學,音樂美學的主要研究對象就是研究音樂中對聽覺的感性認知,這些這種感性問題逐漸成為音樂美學研究的重要內容。當然,音樂美學的研究中也將一些音樂感性之外的問題作為研究視域,這其實是對美學的感性認知認識還不夠充分。本文認為,音樂美學的研究應該排除感性之外的問題,逐步過渡到一個感性認知的局限的范圍。這樣音樂美學才能與人文社科中的其他學科相區分。而音樂哲學卻更多地被認為是一種擁有著“哲學意味”的音樂,對音樂哲學的研究不僅僅是對音樂本體論的研究,還進一步上升到對“研究視域”的拓展,這一點也說明了音樂美學和音樂哲學的研究范圍不同。牛龍菲提出的“自同態轉換群集”是結合中西方研究哲學的成果而提出的音樂哲學理論,是在世間萬象、樂家、藝術、聽眾之間再到世間萬象的一個重復轉換的過程,從這一理論可以看出,音樂哲學的研究范圍更加寬泛,音樂美學只是研究其中的一小部分內容——音樂感性問題。
當然,音樂美學和音樂哲學在研究音樂的本體論問題上也存在差異。音樂哲學中將音樂本體論分為兩個層面:音樂的本源和音樂的本質,只要做到對音樂的本源和本質問題進行確切的回答,就能夠深入了解音樂的本體。有觀點認為,音樂哲學是對“音樂是什么”的本質問題的深入研究,音樂美學是對音樂“美不美”的價值問題的研究。本文并不完全贊同這種觀點,音樂美學中也會研究和關注一些音樂的本質問題,比如審美的本質,這和音樂哲學研究的本體論有聯系也有區分,而音樂哲學也不僅僅是研究本體論的問題,對于美學問題也會有所涉獵,
所以,總體來說,音樂美學和音樂哲學兩者之間雖然有很大的區別,但是二者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也就是說二者既有相同的研究領域,但又各有其側重點,所以在研究二者的關系時不能盲目地認為等同,也不能盲目地將二者完全區分開。
所以,音樂美學和音樂哲學既有相同之處,又有區別,在研究二者之間的關系問題時要明確二者的相同點,同時也要注重二者的不同之處。這樣有助于將音樂美學和音樂哲學區分開來,同時也可以更加明確獨立地對音樂美學進行學科的劃分,以及與相關學科的交流和對話,有助于音樂美學作為一種獨立學科進行研究,同時也有助于音樂美學的快速發展。
[1]王文卓.音樂美學與音樂哲學的關系問題[J].臨滄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5).
[2]賀紫劍.論音樂哲學與音樂美學之關系[J].音樂理論,2014(4).
姚宇(1993—),云南大學,江蘇沛縣,研究方向:藝術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