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云
(楚雄師范學院音樂學院,云南 楚雄 675000)
談實踐活動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性
李永云
(楚雄師范學院音樂學院,云南 楚雄 675000)
實踐活動其實質也屬教學活動之一,它是課堂教學的延伸與補充。對學習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就是把在課堂里所學到的知識,在實踐活動中通過自己的親身體驗,將作品進行二度創作與改編,同時,結合自身的藝術修養塑造并呈現出一個個活生生的音樂形象,使之實現音樂審美價值的一項活動;是音樂學科的教學關鍵所在,它對音樂學專業學生學習能力的鍛煉和提高具有重要意義。
實踐;活動;應用型
音樂專業屬術科專業,對學生而言從進校學習到將來就業工作的整個過程均體現著“應用”二字,因此,學校在音樂人才培養過程中的實踐活動是其他任何方式不可替代的一種教學活動,它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增強從業能力等方面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也是指導我們理論聯系實際、培養自身創新意識的重要途徑。
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學校實踐活動的開展可以是豐富多彩、形式多樣。但要有效地開展好音樂類專業學生課外實踐活動,首先辦學者要結合自身的辦學條件制定一個相對科學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人才培養方案中的課程設置、課時設置、必修課與選修課的開課學期設置等等都需進行整體聯動設計,其次在學期教學任務的下達時,要充分處理好教師教學時段與實踐活動時間安排的銜接關系,在活動設計中要根據學生不同年級的學習任務、學生的實際專業水平以及照顧到學生廣泛參與等原則來設定活動方式。實踐活動形式可以是如下多種類型相結合:第一類組建大學生藝術團體。以團隊的形式來開展音樂專業學生的實踐活動是效果相對明顯的方式之一,因為這種方式參與的學生面較廣并且能培養學生的興趣與愛好,指導成本低,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第二類可以定期不定期地舉辦師生音樂會。能有幸與自己的專業導師同臺演出,或是舉辦一場自己的個人音樂會,是對音樂學專業學生個人藝術才華的肯定,也是對個人演唱(奏)技巧的總結。第三類可以組織社會公演、演出觀摩與采風活動。積極參與社會演出有助于提高我們的社會適應能力,也有助于舞臺經驗的積累;積極參加社會觀摩,讓我們欣賞和學習到更多更好的藝術作品,增強了對社會生活的熱愛和對崇高理想的追求,從而培養審美的判斷能力。第四類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模擬音樂課堂教學活動。俗話說教學相長,模擬課堂教學是在利用現代教育技術類型的課程中,將課堂中所學知識直接進行一個內化與外輸的過程,培養學生直接去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活學活用,增強學生對知識點及專業技能的理解與應用。第五類實踐活動中要死抓專業實習與專業見習環節。總之,音樂專業屬術類專業,俗話說“親不離手、曲不離口”就是告誡學習者要堅持不斷的學習與實踐,通過實踐后再學習,只有這樣不斷的周而復始的訓練后才可能實現我們人才培養的目標。
實踐活動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延伸,也是檢測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與手段,兩者相輔相成。實踐活動可以讓學生將課堂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系統地在實踐活動中得以應用,在進行實踐活動的過程中使學生發現自己的錯誤與不足,然后再加以改正和提高。課堂上所學技能知識、理論知識如何更好的體現,這都需要我們在實踐活動中遵循課堂教學中的系統規范,不斷地積累舞臺經驗,同時通過實踐可以補充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它既豐富了理論知識又熟練了專業技能,使學生的綜合素質逐步走向完善,通過實踐來達到理論與實踐的結合。
(一)實踐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自身的表現能力
藝術實踐活動是我們在眾人面前展示自我的最好的舞臺。在展示自我的舞臺上,必定要全身心準備,傾情演繹,這就會促使自己更加刻苦努力地學習專業知識,變被動為主動的學習,使得自身的演唱(奏)技巧在實踐鍛煉中得到提升;記得自己剛進大學的時候,由于舞臺經驗不足,同學們都對對突如其來的聲樂和鋼琴兩門課目上舞臺考試的方式感到畏懼,由于心理緊張造成上臺忘詞、跑調、跟不上節奏、高音上不去、手足無措的尷尬場景還歷歷在目。在隨著同學們參加各種藝術實踐活動次數的增多,在過程中逐漸增強自身的表演信心,克服種種不足,同時也加深了對藝術作品的理解,對作品的演繹也有了新的概念。所以說藝術實踐活動提高了學生自身的表演水平和表現能力。
(二)實踐活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表演欲望
在塑造音樂形象的過程中藝術實踐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來進行對藝術形象的重新塑造,從中獲得審美體驗,激發表演欲望。表演本身就是一種體現自身對藝術作品理解的方式。學生通過舞臺上的演唱或演奏,加深了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成功的表演更會增強自己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表演欲和學習欲。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可選擇自己所喜歡的藝術作品來進行改編,提高原作的表現力。當我們自行創編的作品搬上舞臺演出時,內心激動的同時也對自己的能力得到鍛煉,而一旦作品重現得到大家廣泛的肯定時,我們會從中體會到重塑藝術的魅力,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些實踐活動創作方面的積極因素反過來會成為我們進行創新的動力。
(三)實踐活動可以鍛煉學生的組織與人際交往能力
藝術實踐活動一般情況下都是一個團體的整體活動,每次活動一般都要經過策劃--排練--演出--活動總結等過程,在此過程中都需要組織者、參與者的一個協調過程。所以說藝術實踐可以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能提高學生畢業后就業的競爭力,幫助學生較快地適應工作崗位的各種需求。音樂學專業學生在步入社會后,一方面所要體現的首要能力主要是以教學實踐來實現教書育人的自身價值,組織各類課外活動為學校校園文化建設做貢獻;另一方面則是做好社會服務,在社會中發揚音樂藝術,通過組織編排文藝演出活動等方式,成為宣揚藝術文化氛圍的使者。而這些活動需要的組織能力、交際思維能力,就要求學生只有在校期間自覺廣泛參與各種藝術實踐活動和組織工作,才能得到鍛煉和提高,并且藝術實踐活動中所進行的各類技能展示、組織研討等都會較好的提高每位學生自身的組織和人際交往的能力,使學生在畢業后的就業競爭中以及以后的就業中能很快融入社會,適應社會生活與工作環境,能積極主動地與人交往,最終實現個人的理想、體現人生價值。
(四)實踐活動可以增強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
藝術實踐活動是注重團隊整體和諧的集體活動。在這個集體活動中,要求每一個人都團結合作,齊心協力共同完成演出任務。例如,我院的大學生藝術團體“女子管樂團、合唱團、舞蹈團”平時的訓練過程中也好、在排練演出過程中也好,均要求每一位成員必須調整好自己與整個團隊之間的諧和,和對總體節奏的把握和各聲部之間音色的控制。演出中,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強弱、聲部的穿插進行等所有細節,都需要每一個人齊心控制、同步釋放,才能真正演繹好藝術作品。若出現某位團員只注重自我表現,個人發揮的行為,那么將會導致整個團隊的演奏、演唱出現參差不齊,影響作品的處理,導致演出失敗,這在集體活動中是決不可取的。又如,在參與文藝晚會或歌詠比賽等集體藝術實踐活動中,不管是統籌安排的領導者,還是分工精細的勞作者;不管是負責燈光、音響的幕后者,還是負責藝術總監的指導者,臺上、臺下、臺前、臺后,所有演出成員之間都需要通力合作、協調完成工作,只要有一個環節疏忽大意,整場演出就會失敗。因此,在這個合作的集體活動中,這就始終強調讓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保持高度的集體榮譽感,保持較強的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
(五)實踐活動可以有助于提高課堂中師生的互動性
把藝術實踐融入教學中是最活潑、最易令同學們接受的形式。它能把單一無生趣的課堂教學帶到實踐活動的舞臺上,由老師帶領大家通過舞臺表演學習音樂中的理論知識、積累表演和創作經驗。在藝術實踐活動中,一方面學生既學到了課本知識,又獲得了實踐鍛煉,拓寬了知識面。另一方面,藝術實踐也使我們有機會深入體驗社會生活,學習到更多的課外知識。例如,我院對于音樂學音樂教師教育專業的學生開設的《歌曲寫作與改編》課程,在課上老師在講授完本節課的內容后,所布置的隨堂作業就是讓學生在所學內容的基礎上,自己即興譜寫一小段簡單的旋律,配以隨意的歌詞,然后在全班面前演唱自己的“作品”,然后再由老師點評,指出優缺點。在這一環節中,整個氣氛輕松而又活潑,雖然學生譜寫的旋律可能會簡單而又稚嫩,但每一個同學都為自己能像一位作曲家一樣進行“創作”而感到興奮不已。通過這一類的隨堂的實踐活動,使我們能在活潑多樣化的課堂藝術實踐中,與老師充分的交流互動,并檢驗自己的專業水平,反思自己專業知識和技能上的缺點,找到學習上需要改進的反面和努力的方向。
總之,實踐活動所表現出來的問題有些可能專業理論方面的、有些則可能是技能方面的偏差、有些可能是舞臺經驗方面的、有些可能是來自學習方法與生活閱歷方面的、有些可能是組織能力與社會交往方面的等等問題。這些問題的解決均只有通過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這樣循序漸進的方式才可能獲得解決問題的有效方式,最終達到提高音樂學專業學生各項專業水平和綜合素質與能力。
[1]黃祖平,陳林.高師音樂教育專業應加強藝術實踐環節[J].藝術教育,2008:2.
[2]姚宏偉,段志敏.淺談藝術實踐在高師音樂專業人才培養中的重要意義[J].黨史博采·理論版,20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