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云燕
(安徽省阜陽市第五中學,安徽 阜陽 236000)
?
高中音樂教育中實現德育功能的路徑探索
周云燕
(安徽省阜陽市第五中學,安徽 阜陽 236000)
【摘要】新課程標準指出,教育者對受教育者進行德育教育是學校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實現教育現代化的重要保證。高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我們必須重視對高中學生的德育教育。音樂,多么美妙的語言,既能豐富學生的情感,又能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
【關鍵詞】高中音樂;德育;路徑
音樂是表達情感的一種藝術,代表著向上的精神、美好的祝愿以及對美的描述和傳達,不同風格的音樂可以使欣賞者在不同條件下獲得不同的感受。育人先育德,高中音樂作為高中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在實現音樂教育的同時,有著其他科目不能比擬的德育功能。然而,筆者在實際教學中卻發現,高中音樂教學的德育功能正趨于弱化,未能達到美育的目的,不能起到激勵學生的作用,不能喚醒學生的感恩之心,不能適應當前德育工作的要求。那么,我們如何在高中音樂教育中實現德育功能呢?
美妙的音樂往往來自健康的心靈,音樂是展示我們心靈的重要窗口,只有心靈健康的人才能發出美妙的音樂。學生通過音樂的學習,能夠長出一雙發現美德的眼睛和創造美德的心靈,當學生在學習或生活中遇到困難時,可以通過聽音樂來舒緩心情。要塑造學生健康的身心,教育者尤其是學校主要領導,要多向西方國家學習教育理念,重視音樂對受教育者全面發展所起的巨大作用。教育需要創新,學校作為承擔具體教育功能的單位,更需要一位具有創新意識的領導者,作為學校的管理者,可經常組織音樂教師外出觀摩各種比賽活動,鼓勵并支持音樂教師參加或組織一些音樂活動,使音樂教師能夠通過不斷的學習成為一口泉井,不斷泉涌,用清澈甘甜的泉水滋潤著學生的心田,促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態度,具備真、善、美、正義、歡樂的人文精神,從而符合德育工作的要求。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學生的思想品德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中生處于思想品德形成的關鍵時期,極易受到一些不良思想的影響。由于音樂課程未列入考試科目,學生們對待音樂課的態度比較隨意,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音樂教育對學生德育功能的實現。因此,教師一定要創新教育教學方法,使音樂課堂能夠充滿生氣,讓學生的心靈能夠受到感染,從而自覺地融入到課堂,并不知不覺地形成正確的思想品質。對于音樂教學方法,我們一線教師都自有一套,筆者在這里想說的是,我們高中音樂教師在教學時,一定不要僅將眼光局限于周圍老師所用的教學方法,而要放眼全球,用國際視野尋找更好的教學方法,如日本的鈴木教學法、匈牙利柯達伊教學法、美國的綜合音樂感教學法以及奧爾夫高中咅樂教學體系等都值得我們去借鑒和學習,尤其是后者非常適合團體合唱的排練,從而使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實現教育教學面向全體學生的目標。
音樂教育作為德育教育的手段之一,具有其他學科不能比擬的育人功能。音樂不僅能陶冶情操、修養品行,而且還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德高為師,身正為范。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不能通過簡單的說教而實現,而是要利用優美的旋律、充滿激情的歌詞、明星的言行等來對學生實以美德教育,感化學生。如音樂教師為了培養學生對黨、祖國和人民的熱愛情感,可選擇《在希望的田野上》《我的祖國》《黨啊,親愛的媽媽》等具有鮮明主題、較強思想性、較高藝術性的作品讓學生欣賞和歌唱。又如在2008年冰雪災害和汶川大地震期間,很多明星如宋祖英、彭麗媛等踴躍捐款,并深情演繹《又唱為了誰》等歌曲,這些明星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很高,他們所唱的歌曲讓人們在自然災害面前變得堅強起來,用榜樣的力量喚醒了民眾的愛國情懷,讓人們看到了正義的光輝,他們的言行深深地感染了學生,對學生們起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類的精神家園。校園音樂文化是學生精神文化的重要體現,學校管理者應給予高度的重視和支持。因為建設校園音樂文化不僅可以振奮高中生的情緒,使校園處處生機勃勃,還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調節學生的意識,為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提供正能量。高中學生年輕氣盛、精力旺盛,我們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個特點,開展好各種音樂活動,努力提高學生在音樂方面的修養,從而促進德育工作的開展。如我們阜陽五中充分利用校廣播站,開展紅歌天天唱活動,在課余時間經常向學生們播放一些紅色的革命歌曲,每學期都舉行一次紅歌賽,選出校園“十佳”紅歌歌手,指導學生舉行各種形式的合唱比賽,傳唱校園歌曲,就這樣經過一年多的時間,校園內的音樂文化氛圍有了明顯的改善,走在校園里,經??梢月牭綄W生嘴里哼著積極向上的歌曲,言談舉止都比以前更加文明,品德更加高尚,比他們看一部勵志青春偶像劇產生的效應還要好。
總而言之,音樂是一種奇妙的語言,它每時每刻無不在撫慰著人們的心靈,在浩瀚的音樂海洋中,我們音樂教師作為學生學習音樂的引路人,一定要緊跟時代步伐,做好音樂教育工作,于音樂教育中滲透德育,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使命,讓精神文明之花在音樂的土壤中開得更加絢麗!
參考文獻
[1]戴清英.高中音樂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實現路徑[J].中學課程輔導,2015(02).
[2]石新芳.新課改下高中音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策略[J].軟件·教育現代化,2014(02).
[3]楊立崗.聲樂教學法[M].上海音樂出版社,2007(08).
[4]程幸培.淺談中學生音樂教育的意義[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13(03).
作者簡介:周云燕(1980—),女,漢族,安徽阜陽人,中教一級,研究方向:高中音樂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