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曉靜
(赤峰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新時期的現代教學模式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
湯曉靜
(赤峰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0)
對高校學生開展音樂藝術教育,鋼琴課程是重要課程,常年改革下,鋼琴教學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然而,我國鋼琴音樂教學還有許多地方需完善。文章結合教學實際,分析了新時期下,現代教學模式在鋼琴教學中的應用,以提升鋼琴教學質量和水平。
新時期;現代教學模式;鋼琴教學
高校鋼琴音樂教學表現出多樣化的特征,教學奔向現代化同時,也提升了鋼琴演奏教學質量,然而,我國高校鋼琴教學出現的問題極大影響了教學目標的實現及針對性的發展。為確保高校鋼琴教學切合實際及朝向現代化,以教育目標為指導很重要,革新鋼琴教學模式,探索科學合理的路徑。
(一)學生鋼琴基礎知識各異
現代教育逐步發展,許多高校擴寬了招生,鋼琴專業學生定位于中專院校及普通中專學生,進入高校前,學生鋼琴水平各異,一些學生入校前已接受鋼琴專業化知識學習,有著扎實的鋼琴基本功,入高校學習鋼琴知識,很容易進入狀態,接受教師傳授的知識更容易;許多學生入校考試前,純粹為了學習知識,匱乏鋼琴知基礎知識,喪失了鋼琴學習興趣,態度散漫,鋼琴教學無法收到良好效果。
(二)鋼琴教學形式固定
鋼琴教學具有特殊性,以傳統教學形式實現教學目的很難,傳統鋼琴教學是一對一的模式,教師以填鴨式知識傳授方式教學,憑借自身教學經驗開展教學活動,傳統鋼琴演奏技巧時,未重視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由于學生個性的差異,單一的教學形式不利學生理解及審美能力發展。
(三)鋼琴教學設施落后
近些年,高校鋼琴學生人數不斷增多,導致鋼琴教學設備無法滿足旺盛的需求,極大影響 了鋼琴教學質量及水平的提升。鋼琴教學設施的落后使得高校鋼琴無法完成教學內容,許多高校鋼琴一節課時延長至三、四節課時,對學生鋼琴知識的掌握及鋼琴質量的提升產生了直接影響,鋼琴教學效果不理想。鋼琴高端設備教學僅出現在經濟發達的一線城市,當前,二三線鋼琴設備滯后,專業資格教師匱乏,對高校鋼琴教學水影響較大。
(一)實現鋼琴教學模式多樣化
傳統鋼琴教學突出一對一的針對性,有利有弊,利,鋼琴教師有效開展教學,弊,學生缺失綜合競爭能力,教學設備派不上用場,浪費教學資源等。高校教學水平需提升,教學考慮學生實際情況,集中教學或者一對一的針對性教學。集體教學適合鋼琴理論知識教授,如鋼琴琴譜的讀及琴法姿勢的掌握等;結合學生知識層次,分成小組,進行學習,此方式利于鋼琴教師把握教學重點,一對一教學對解決學生出現的問題有益,基礎水平相同學生相互探討學習,共同提高,相互進步;對基礎知識穩固的學生開展針對性教學,可調動學生積極性,為學生提供廣闊創新空間,利于綜合能力提升。如,高校鋼琴翻轉教學模式,教師不僅講授鋼琴教學基礎課堂,還考慮學生學科水平特征,和學生一起開展互動教學,指引學生參加教學實踐,調動學生學習熱情。高校鋼琴教學深化學生理解鋼琴作品,教師根據學生學習進度,分成各學習小組,和學生一道開展鋼琴互動知識交流,讓學生借鑒優勢,提升鋼琴演奏技巧教師還可和學生一同參與學習小組的交流討論,適時提問及引導,使學生深刻理解鋼琴作品。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教師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合理設置教學時間,留于學生充分理解和表達作品的時間,有助于學生互動交流,調動學生鋼琴學習積極性,參與鋼琴學習和研究中,強化學生對高校鋼琴課程知識的理解。為有效提升高校學生高琴學習效益,教師于教學中讓學生轉化知識,理解掌握,適當開設鋼琴演奏活動,使學生于小組件進行知識的交流和學習,或者通過小組間學生的活動和答疑,增強對鋼琴知識的理解。
(二)形成教學內容的多元化
新時期鋼琴教學,教學內容傾向演奏技巧的學習,未認識到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重要性。教師逐步調整教學內容,呈現多元教學內容,增加新的課堂教學,創新課堂教學,還開設了鋼琴文化知識課程,讓學生對鋼琴文化內涵及發展了解更深刻,形成良好的綜合素質。高校高琴教學融入傳統民族文化,為學生提供更多了解民族文化的機會,逐步提升對鋼琴演奏技巧能力。
(三)以實踐為主題的深入教學
舞臺實踐為展現學生表現力,形成學生過硬的心理素質,高校鋼琴教師適時組織學生參加鋼琴演奏表演,強化學生心理素質,增強學生掌握專業技能,促使鋼琴演奏普遍發展,為學生適應鋼琴舞臺奠定基礎。鋼琴舞臺表演付諸實踐,提升了學生即興演奏能力,促使學生創造能力更好地發展,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高校鋼琴教學不僅增強學生舞臺表演力,同時還重視培養學生于鋼琴實踐中凸顯自身個性。實踐教學不同于傳統教學,傳統教學多是對鋼琴的模仿性演奏,然而,教師鋼琴表演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實踐能力。所以,教師指導學生鋼琴演時,注重學生對鋼琴作品內容的理解,凸顯對鋼琴作品內容的個性化認識,形成符合自身特色的鋼琴個性化演奏。舞臺實踐錘煉下,學生音樂創造能力才可更好地體現。
(四)借助新媒體開展教學
多媒體應用到音樂教學中是重大突破,改變了傳統的音樂教學形式,給音樂制作、創作及器樂演奏帶來了新思維。借鑒多媒體先進優勢,開展高校鋼琴教學,需要突破傳統教學局限,表現多樣的多媒體教學形式,使抽像的知識更生動,促使鋼琴教學的規范化、系統化及現代化。在高校鋼琴教學中,教師可借助顯著的互聯網投影技術,以音像呈現的形式加深學生對樂曲知識的分析、理解,讓學生觀看視頻,提升教學的直觀性。另外,多媒體技術結合了說話和聽音兩種功能,有助于教師對學生鋼琴演奏的實際情況進行把握,便于針對輔導。多媒體教學推動下,學生感受鋼琴教學的樂趣,主動投入學習中。
新時期下,高校鋼琴教學模式不斷優化,改變傳統觀教學模式,以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為目的,形成正確的教學觀念,鋼琴教學內容豐富多彩,呈現多元化鋼琴教學模式,教師實際教學過程中健全教學機制,完善教學環節,將聲樂藝術提高一個較高層次,使學生接受完善的聲樂教育,提高學生適應市場的能力,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添一份力,提升鋼琴教師職業素養及綜合能力,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促使學生創新能力發展,推動鋼琴文化更快發展。
[1]王桃.新時期我國普通高等學校的鋼琴教學模式研究[J].青年與社會,2013(3):222.
[2]劉揚.新時期高校鋼琴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探究[J].大眾文藝,2014(10):236.
[3]張霞.現代教學模式在鋼琴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評論,2015(3):122-12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