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雅菁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湖南 婁底 417000)
新形勢下地方本科高校音樂學專業課程體系改革初探
鄒雅菁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湖南 婁底 417000)
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進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發展方向轉型,在這轉型發展背景下,地方高校音樂學專業應從哪些方面進行課程體系改革才能適應當今音樂產業發展帶來的新形勢呢?本文將從音樂學培養目標、課程結構和內容、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對此問題進行初步探索。
音樂學;課程體系
早在2013年,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課題組就發布了《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研究報告》,該報告研究時間長達一年,在深入研究了我國地方本科院校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歐美經濟發達國家的高等教育及結構調整的啟示等多方面,對我國地方高校轉型提出了政策性建議,強調了地方高校應轉向應用技術大學的發展方向。2015年,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正式印發了《關于引導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的指導意見》,從指導思想、基本思路、重要任務、配套政策和推進機制四個層面提出了地方本科高校轉型發展改革的十四項主要任務,其中,“專注培養技術技能和創新創業能力為目標的課程體系改革”赫然在列。在此高等教育改革大背景下,要如何才能將目前以研究性、教育性為主的音樂學課程體系轉向具有應用性、創新性和創業性的方向,從而促進音樂學專業學生的音樂應用能力的發展呢?本文將從課程體系的角度初探探討音樂學專業轉型發展的相關問題。
高等學校作為向社會輸送高等級專業人才的主要基地,其人才培養目標必須與時代發展相聯系。我國現階段正處于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升級的歷史時期,急需大量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于音樂學而言,則是隨著音樂產業的飛速發展而出現的音樂類應用型、管理型人才的緊缺,因此,為適應地方經濟發展需求,推進地方音樂產業發展,目前地方本科高校音樂學專業以培養師范類音樂教師為目標的培養方向也需發生轉變。地方高校可以組織相關人員從音樂演出、音樂培訓、音樂制作與管理等方面針對社會需求做好實踐調查,在此基礎上制定以音樂類職業為導向、與音樂產業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方案,重新確立以培養音樂應用型人才為目的的專業培養目標。
為了培養出能夠推進地方音樂產業發展的應用型音樂人才,地方高校音樂學專業的相關職能部門應調整目前在公共課程、專業課程兩大板塊下,按照必修與選修的分類方式建立起的音樂學課程結構,可以新增設職業課程板塊,在三大板塊平臺上,再以職業分類為基礎,搭建一個由公共基礎課程、專業核心課程、職業技能課程所組成的樹型課程體系結構。如學生若選擇音樂演藝類為職業,則與此類職業相對應的公共基礎課程為文化公共課、樂理、視唱練耳、音樂史等,專業核心課程為各音樂專業小課、鋼琴伴奏、形體課等,職業技能課程為化妝課、表演課等。值得注意的是,職能部門在進行課程結構改革時,要調整好各類型課程的開課時段和結構比例關系,如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基礎理論課程與專業實踐課程在各學期的分配比例。
在課程內容方面,也應以注重培養學生的應用能力和創造能力為目標,對現有單一化、專業化課程內容進行優化。教師應盡量將理論知識內容與音樂產業實踐或實際案例相結合,淘汰陳舊內容,以各職業所需的應用技能要求為基礎,將課程內容進行綜合化更新整理,既要體現出各課程內容的知識性、科學性,又要凸顯出應用性、實踐性。以中國音樂史課程為例,在這門以理論知識為重點內容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適當的將重點內容轉向各歷史時期的音樂作品方面,在對其進行鑒賞的基礎上,從音樂配樂的角度,探討各作品在影視劇中的運用,從而提高學生實際操控音樂的能力。再以視唱練耳課程為例,教師可用各種不同類型的音樂作品豐富教學內容,如交響樂、音樂劇、爵士樂等,讓學生聽辨其中各聲部樂器的音色、節奏、旋律,培養學生的立體音樂感,為日后從事音樂錄音、音樂制作等相關工作打下基礎。除此之外,教師還應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積極開發各種類型的微課、慕課等在線課程,用以介紹音樂學相關專業的最新學術研究前沿,或者討論最熱門的音樂事件,從而讓學生及時掌握音樂學科和音樂產業的最新發展動態。
課程考核是檢驗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方式,隨著地方高校的轉型發展,音樂學專業課程考核可以在閉合型的校內考核基礎上,增添開放型的社會實踐考核。以鋼琴專業課為例,如學生選擇鋼琴教育類作為職業目標,那除了在校內的專業考試外,教師還可以安排學生去某個音樂培訓中心進行一定時間的兒童鋼琴教學實踐,以兒童的鋼琴學習效果作為對學生實際運用鋼琴教學方法能力的考核方式,而對于選擇鋼琴表演類職業的學生,教師可以以學生參加的各級各類鋼琴演出的數量和完成難度作為考核依據加入到課程考核中。
課程體系的改革與實踐離不開教師的參與,地方高校應制定教師去企事業單位掛職鍛煉的相關政策,分批、分層次安排教師去到具體的實踐工作崗位,全力建設既能從事產業生產實踐,又能從事教學科研的“雙師型”教師隊伍。音樂學專業教師更應及時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積極參與到音樂產業生產與傳播的各個環節中,如到唱片公司從事錄音、配樂、宣傳與發行工作,或者去各大劇團進行音樂節目的排練與演出,又或者去音樂網站擔任音樂編輯等等,只有自身親自體驗音樂實踐,才能真正在教學中將實踐所需要的音樂技能其與理論融會貫通,才不會紙上談兵,才有資格引領學生進行教學改革。
簡而言之,以上僅僅是從宏觀方面對地方高校音樂學專業轉型發展過程中課程體系改革進行的淺顯思考,有關其具體實施內容以及在這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還需各位同仁在教學實踐中進行細化與指正,期待在音樂學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能早日建構起適應當下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應用型、創新型課程體系。
鄒雅菁(1985—),女,湖南省婁底市,碩士研究生,講師,音樂教育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