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晨微
(遼寧師范大學 , 遼寧 大連 116000)
?
以愛澆灌音樂的種子
——談家長在琴童學習中的作用
邢晨微
(遼寧師范大學 , 遼寧 大連 116000)
【摘要】如今,國內有越來越多的兒童加入鋼琴學習的大隊伍中。在琴童學習過程中,選擇培訓機構或教師至關重要,它關系到兒童能否接受到正確的鋼琴演奏方法、音樂理論知識及培養較高的藝術鑒賞能力等等。與此同時,我們并不能忽視與兒童關系最密切的人——父母在琴童學習中的作用。
【關鍵詞】琴童學習;鋼琴學習
現今家長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如何能使自己的孩子在技術上更達標、彈奏更具難度的作品、彈得比其他的孩子更好等方面,已經忘記自己為何要讓孩子學習鋼琴。那么,問題在于:方向不對,過程無論如何努力,必定不會達到理想的目標。
(一)以鋼琴為認識音樂的媒介
在業余時間可供兒童學習的樂器繁多:鋼琴、小提琴、長笛、二胡、古箏等各式中外樂器。也許有條件接觸兩三種,甚至更多,但能夠系統學習并達到精通可能只有其中一兩種。現在越來越多家庭選擇讓孩子學習鋼琴,其大有裨益。鋼琴被稱為“樂器之王”,它可以模仿各種樂器的音色,音域音量跨度大,可滿足單音(模仿單聲樂器)至多聲部(模仿樂隊)的各種要求,這就使得鋼琴可以形象、生動、立體地表現各事物與或細膩或恢弘的情感,易于兒童理解。同時,鋼琴為固定音高樂器,使得其容易上手。兒童初學時便可模仿各種動物、天氣、人物,利用速度調性的變化來表現不同的心情。在兒童學習這些內容時,無形中便了解了音樂理論知識、作曲家、音樂史發展脈絡,從而提高自身欣賞水平且了解音樂藝術。
(二)孩子不是炫耀的工具
我們不難看到家長們聚在一起無非在討論孩子的學習成績、各種技能特長。當我們聚焦在鋼琴學習上,家長想讓孩子在最短的時間考到十級,恨不能兩年便考下來。但這種快餐式的學習除了能讓家長有成就感與榮譽感,它對孩子還有什么益處?首先,不能扎實地練好基本功。優美的琴聲是靠技術做支持的,基本功不扎實何來技術之談?這樣,孩子指尖流出的聲音會差輕人意。其次,不會系統地學習到上文提到的各種音樂知識。在快速學習中,老師沒有時間把每一個音樂知識交給孩子,因此兒童也沒有機會再接受正規的講解,便不能通過鋼琴來了解更為廣闊的音樂世界。最后,不能用心感受音樂的美好。孩子把鋼琴只當做是電腦鍵盤,麻木地按照老師的要求完成各種效果,沒有自己用心聆聽過聲音,沒有結合歷史背景設身處地體驗作曲家的情感,自己的演奏感染不了自己,成為了運動手指的機器人,真是太可悲了!
綜上,父母親一定要端正培養孩子興趣愛好的態度。我們培養孩子學琴是希望他們能感受到快樂、體會音樂的魅力、用手指傳遞自己的心情、從音符中來看這個世界。因此,我們要真正的關愛孩子,從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長遠角度來看待。
課堂中的父母一般有兩種表現。一是課堂與其無關。孩子上課,要么自己只管接送,上課時不在場,要么在一旁玩手機,不理會孩子與老師的教授內容;二是太參與課堂,不斷在旁邊指責孩子看譜認真、注意手型,其中不乏語氣暴躁、不耐煩的現象。這兩種都不是家長良好地參與課堂的表現。
學琴對兒童來說并非易事,上課時要大量接收信息,家長此時要扮演孩子堅強的后盾。在兒童初學階段,堅持陪伴上課。在一旁聽課,給孩子積極的暗示:媽媽(爸爸)就在你身邊,不要怕,我陪你一起接收挑戰。在孩子疑慮、緊張、不安地回頭看父母時,父母回以溫柔的微笑即可使孩子信心倍增。同時,家長要理解老師所講知識點、記住孩子回家練習的注意要點。孩子年齡小,理解能力差,課堂時不能完全理解并記住老師講的內容,這就需要家長幫助,在回家練琴時能及時指出并糾正。另一方面,課堂上不要對孩子指正。這是對老師的尊重,也是在孩子面前樹立老師的威嚴。老師有老師講課的思路,他可能一時沒有提出某個問題,但一定會適時的時候再來講解。家長切忌心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即可。
練琴,也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長要堅持陪伴他們,陪孩子完成一個個挑戰、幫助他們改正錯誤、給他們提供溫柔堅定的支持。
首先,堅持陪伴孩子練琴。面對鋼琴這樣一個龐然大物,孩子要每天練習駕馭它,在心理上就已經有很大的挑戰性。父母每天陪在身邊,使得孩子心情放松、有依靠,不覺得孤單、恐懼。同時,孩子會覺得學琴練琴是與父母共同參與的事情,就不會因害怕慢慢失去興趣。其次,要幫助孩子正確識譜。譜號、調號、拍號、音符、節奏、時值、鍵盤位置等環節都有易出錯點。讓孩子自己來認,有問題僅提示,有時能發現并改正,有時沒那么容易,家長就要一步步來引導,而非直接告訴答案。慢慢地,孩子會培養出自己思考的能力。最后,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家長要有平和的心態與語氣。學習鋼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長年累月的練習來不斷提升。家長要真正認識到這一點,放松心態,不急于孩子一時演奏的好與壞。請相信,孩子只要堅持按部就班學習并認真練習是一定可以演奏的越來越好。心態調和好以后,語言自然可以平和下來。孩子會從爸爸媽媽平和、關愛的語言中感受到支持的力量。他們知道,無論我出錯與否、練習是否有效果,都不會影響父母愛我。沒有了這些擔憂,孩子一定會無顧慮地練習,開心的享受練習的過程,從而達到良好地練習效果。
我們用愛來培養孩子,把表達愛放在首位,以孩子健康愉快的成長作為目標,因為你是孩子所以我愛你,不摻雜任何條件。在這樣理念的引領下培養出的孩子一定是自信的、陽光的、樂觀的。同時,演奏出的樂曲一定是有內容、帶情感、感染人的。
參考文獻
[1]茅為蕙.孩子學鋼琴父母先上課[M].廣西:廣西科技出版社,2011.
[2]秦人.在愛中學習致琴童家長[J]中國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