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黎華
(邵陽學院,湖南 邵陽 422000)
開放式教學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中的設計與運用
謝黎華
(邵陽學院,湖南 邵陽 422000)
開放式教學為高校音樂專業的人文教育吹來了一屢春風。開放式教學的情意目標彰顯了高校音樂專業人文教育的價值追求。高校音樂專業開放式教學的設計與運用要樹立教學目的的開放、教學時間的開放、教學空間的開放、教學內容的開放的理念,遵循教學情感性原則、動態性原則、民主性原則,以促進開放式教學在音樂專業實踐領域的順利進行。
開放式教學高校音樂專業;理念;原則
當前,在科學主義強勢影響下,人文教育在我國高校走向失落的邊緣,音樂專業教育也不能有幸免于難。作為一門古老的人文學科,音樂知識與技能成為高校音樂教學實踐的首要追求目標:首先,音樂專業教學的價值理念上,音樂專業長期的培養人的情操的教育目的讓位于社會功利性的價值追求。隨著社會謀職競爭愈來愈激烈,為了讓學生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贏得優勢,高校音樂教學強調音樂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教學,音樂專業的學生更是為了獲得一技之長,在音樂專業知識與技能這些顯性的指標上花費大量的實踐與精力;第二,高校音樂專業課程與教學過程中,課堂曾成為音樂知識與技能的基地,全然成為一個關涉音樂知識與技能的“授——受”封閉式課堂;教學方式局限于講授、談論等傳統方法。
開放式教學為高校音樂專業的人文教育吹來了屢屢春風。開放式教學是一種科學的教學方式,是相對于傳統的、單一的、封閉式的教學方式提出的。開放式教學理念源于英國人尼爾,其培養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自由、平等、互助、自信的理念。開放式教學將人發展的情意目標置于首要位置,體現了高校音樂專業人文教育的價值追求;開放式教學關注教學情境的創設,符合音樂藝術情感性的特點,是音樂專業實現學科陶冶情操功能的重要條件,開放式教學“民主尊重”的核心價值訴求,有利于高校音樂教學建設和諧的課堂師生關系、生生關系,是音樂專業提高課堂教育而成效的有力保障,為實現高校音樂專業內涵式發展提供了有效途徑。
開放式教學的理念是相對于傳統的封閉式教學的理念提出的,它力圖通過的開放的、多元的、彈性的教學方式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我國高校音樂專業教育實踐的開放式教學包含了教學目的的開放、教學時間的開放、教學空間的開放、教學內容的開放等四方面。
(一)高校音樂專業教學目的的開放,是開放式教學在音樂專業順利實施的首要條件
音樂專業開放式教學目的,是指將學生的情感、意志、精神、價值觀等情意目標作為專業教學的首要目標。這主要是針對長期以來我國高校音樂專業的教學實踐中人文目標的遮蔽而提出的。音樂專業本身就是一門陶冶人情操的學科,“人文淘養”是音樂專業的學科價值根源,失去了這個價值,音樂教育學科便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根基。在科學主義的強勢影響下,高校音樂教育教學大多追求音樂知識與技能的教學,人文精神的培養在教學中被高校音樂專業師生漠視。開放式教學目標將人發展的情意目標置于首位,彰顯了人文精神在音樂專業教學的重要價值意義。另外,音樂專業教學目標始終堅持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的三維目標,是符合我國現代教育教學培養目的的。音樂專業開放式教學目標是開放式教學實施的導航。
(二)高校音樂專業教學內容的開放,即打破音樂專業的學科壁壘,綜合多元的教學內容,是開放式教學順利實施的基礎
教學內容是課程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與學生鏈接的橋梁,是學生與社會連接的紐帶。傳統的教學內容,以學科專業知識為主要課程資源,強調知識的系統系與邏輯性,教學內容局限于本學科的知識范圍內。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科之間的綜合與分化越來越精細,各專業亟需打破原有的學科壁壘,實現學科之間的融合。哲學、美學、文學、心理學與音樂專業有著緊密聯系,高校音樂專業教學需及時融入上述學科的積極理論成果,以實現本專業研究的創新與發展。例如,今年音樂專業出現了與心理學、醫學的滲透與融合,開創了音樂治療的這一新型專業。開放式的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異質交互的機會,為學生的情感創設了豐富的情景,為學生的想象開辟了更為廣闊的空間,在融合了多元學科文化的教學資源中,學生的情感、精神、意志、想象、直覺等等重要的心理質素將獲得全面發展。高校音樂專業開放式教學內容的開放為音樂專業踐行陶冶情操之終極價值追求提供了豐富的土壤。
(三)高校音樂專教學時間與空間的開放
音樂專業開放式教學課堂打破僵化的時間管理體制,可以實行彈性的時間管理,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具體情況,以15分鐘為單位,靈活地實施教學過程,以促進個性化教學;音樂專業開放式教學的空間開放是指打破傳統的封閉式課堂教學,把教師作為專業教學主要場所。音樂是一門藝術,本質上具有開放性,組織多樣的課程教學模式,如藝術活動觀摩、民間采風、各類講座、各類音樂比賽都可以是音樂專業教學的的形式,實現音樂教學從課堂走向課外。
(一)情感性原則
音樂專業教學實踐必然遵循情感性原則,這是音樂的藝術特征決定的,音樂本身就是一門表達人情感的藝術形式。在高校音樂專業教學實踐中,教師、學生、音樂之間本質上是一場情感的交流。開放式教學將人的情意發展作為教學目標的首要追求,彰顯了開放式教學情感性的原則,因此是符合音樂“情感性”的學科特征的。開放式教學要求教師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以全面刺激學生的情感感受。第斯多惠曾說:“我們認為教育額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而沒有興奮的情緒怎么能激勵人?沒有主動性怎么能喚醒沉睡的人?沒有生氣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音樂藝術是表達人類情感的藝術,音樂的每一個跳動的音符、節奏、旋律都凝結著人類豐富的情感。音樂教育對人的意義不是知識與技能的獲取,而是對人情操的陶冶。學生情感的豐富或情操的陶冶比音樂知識技能的獲取要復雜得多,前者的特點在于“育”,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而后者的特點在于“學”具有很輕的顯性特征。
如果說傳統的封閉式課堂教學中,教師學生之間是一條承載著音樂知識與技能的通道,那么,在開放式音樂教學課堂中,教師、學生之間是一個關于音樂文化的立體世界,一個生動的生活世界。教學情境具有明顯的生活像、形象性、情感性,學生在開放式教學情境中不再是傳統的對枯燥音樂知識技能的吸收學習,而是一種感受生活的實踐活動。學生在音樂專業開放式教學中,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感受生活、感受我與社會、我與自然、我與他人的關系,體驗生命的意義與價值。開放式教學的情感性對實現高校音樂專業的人文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二)動態性原則
開放式教學的師生互動具有動態性、不可預期性,其強調學生情感感受。在豐富的教學情境刺激下,學生的體驗千差萬別,學生的個性心理得到了全面的培育。高校音樂專業的課程與教學過程中,教師給予學生更廣闊的感受空間,學生的主動性極大提高、思想得到了自由解放,課堂教學的每個環節都具有生成性,不可預設性,往往會突破教師的課前設計,碰撞出意外的思想、情感。因此,高校音樂專業教師要全面理解開放式課堂的不確定性、多變性、在堅持教學動態原則下力求教育教學的目標達成。
(三)民主性原則
高校音樂專業開放式教學以“民主、自由、尊重、解放”為價值理念,有利于建構新型的師生關系。師生關系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利于創建和諧的教學氛圍、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實施。開放式教學倡導的“民主”理念,是融洽師生關系、生生關系的潤滑劑。
總之,高校音樂專業開放式教學的設計與運用,要樹立教學目的的開放、教學時間的開放、教學空間的開放、教學內容的開放的理念,堅持教學情感性原則、動態性原則、民主性原則,以促進開放式教學在音樂專業實踐領域的順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