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蓓蓓 石小鋒
(寧夏北方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寧夏 銀川 750000)
普通高校舞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王蓓蓓 石小鋒
(寧夏北方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寧夏 銀川 750000)
當前高校也掀起了教育教學改革的浪潮,素質教育深入人心。對高校的舞蹈教學進行改革,也是素質教育中的一項內容。通過對學生的舞蹈教學,能鍛煉學生的身體、拓寬學生的思維能力。當前我國高校的舞蹈教育普遍存在一些問題,由此,本文針對這些問題做了剖析,然后提出了提高高校舞蹈教育教學水平的一些對策。
高校舞蹈教育;素質教育;舞蹈文化;對策
高校開設舞蹈舞蹈教育課程,是為了通過舞蹈教育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受到更加優越的素質教育。舞蹈揉合了理論知識與民間舞蹈藝術的肢體動作,從而賦予靈魂予舞蹈藝術,讓舞蹈藝術學科走的更遠。就當前高校中的舞蹈教育課程來看,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沒能真正理解到舞蹈藝術內涵。當前很多制定舞蹈教育規則和教育政策的領導并非舞蹈專業出生,他們所認定的舞蹈僅是人體簡單的肢體動作,這樣的認識和理解對于舞蹈藝術本身來講,顯得有點粗暴,舞蹈藝術有其自身的生命力、文化內涵和思想內涵,而非僅僅能鍛煉身體。而一些舞蹈老師早期受固化的舞蹈思想的學習影響,再加上時代環境的影響,使得他們降低舞蹈課程學習難度,以便提高學生對舞蹈學習的適應速度。然而這樣的做法違背了舞蹈藝術本身的教育學習意義和舞蹈教育的價值。一些理科類的院校認為舞蹈缺乏經濟價值,由此就更加冷落舞蹈教育。
第二,不完善的舞蹈課程教學方式。進行舞蹈表演學習,需要舞者投入自身的情感經歷和對舞蹈文化的理解來進行舞蹈表演,由此,需要在表演前充滿積極的主觀情感,然后將情感賦予肢體動作再表演出來。但當前高校的舞蹈教育課程中,其教學方式注重舞蹈技巧的訓練,而沒有將舞蹈的美感、思想文化內涵展現出來,這就讓學生們不能得到深刻的學習,也沒有深刻的理解到舞蹈表演。此外教師們對于舞蹈教學的投入也較為缺乏,這是學生的舞蹈表演學習缺乏引導的關鍵。
第三,理論教學偏少。舞蹈專業的學習需要一定的舞蹈藝術理論基礎讓學習者對舞蹈有足夠的了解,然后再進行有感情的舞蹈學習和表演,否則再多的舞蹈表演技巧也是缺乏靈魂的表演。只有將舞蹈肢體與技巧動作和舞蹈理論相結合,才能表演出優秀的舞蹈作品。但現實是高校的舞蹈教師沒有或者很少講解舞蹈理論知識,或者將舞蹈理論知識講解得很死板、沉悶,這就讓學生不能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趣味性,這是導致學生不能學好舞蹈藝術課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四,缺乏舞蹈創新理念。當前很多舞蹈教育的培養目標是為了提高舞蹈動作技能以及提高學生的舞蹈欣賞水平,以此來促進舞者的藝術思維,理解舞蹈中的美。然而對于舞蹈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上沒有進行培育,缺乏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是一門學科發展的最大局限,終將會導致該門學科的停滯狀態。
第一,教師應該加上自身對舞蹈藝術內涵的認識,對學生加強舞蹈文化理論的教育。首先,只有教師具備了正確的、深刻的舞蹈內涵意識,才能對舞蹈教育教學有深入的認識,才能從舞蹈文化魅力中領略舞蹈藝術內涵,從而加深自身對舞蹈的熱愛和對舞蹈教育的熱愛。在現實的舞蹈教育中,要給予學生合理適當的舞蹈理論知識的教育引導,讓學生掌握充足的舞蹈理論,形成正確的不同舞蹈風格、文化內涵的認識,這能促進學生對舞蹈學科形成正確、系統的認識。
第二,合理的教學設置。其它學科有常規性的教學大綱計劃,而舞蹈學科的教學模式就比較活躍,不能根據常規學科的教學大綱計劃模式來進行,否則會將舞蹈教學引向僵硬呆板的方向,使得舞蹈教學偏離素質教育的方向內涵。當前高校的舞蹈教育課程需要在教材選擇、課程制定、教學技能技巧以及教學方法上進行科學合理的布置,采取合理的教育教學方式方法,合理的課程制定能促進學生的學習,提高舞蹈課程的教學效果,同時在素質教育時期能培養出優秀合格和綜合素質能力強的舞蹈專業人才。高校也可以多開設一些選修課程,方便學生進行多樣化的學習,以此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熱情。
第三,加強師資投入。高校舞蹈專業教育需要教師具備深刻的文化底蘊、舞蹈教育教學能力和過硬的舞蹈專業表演技能,而在素質教育時期,還需要教師具備創新能力,發揮教育機智以及進行舞蹈作品的創新,這樣才能培養出更加優秀的舞蹈專業人才。而目前高校正缺乏這樣的師資力量,由此,高校需要加大舞蹈專業教育的師資力量的投入,培養更多優秀的舞蹈專業教師和招聘優秀的舞蹈教師來任教。
第四,引導學生加大投入對舞蹈的學習時間。對于舞蹈課程而言,除了 課堂上的學習訓練,還要通過課余時間進行系統化的學習內化,讓學生通過勤加練習抓住動作要領和表演技巧,領略舞蹈風格以及感受音樂節奏,逐步加深動作技巧難度的練習,進行系統性的舞蹈藝術學習。然而現實是學生不能在課下得到有效的時間和場所進行練習,學校應該針對這一問題進行解決,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場所和機會。
綜述,除了要做好教學設置以及加強師資的投入外,高校的舞蹈教育還應該轉變教育理念,重視“以學生為本”的素質教育。素質教育中提到要培養具有創新、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要尊重知識和人才,以學生為本,在舞蹈課程教育中塑造和諧積極的學習氣氛,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并針對具體學情進行因材施教,適當開展教學活動,教師多和學生進行交流溝通,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有助于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方法。舞蹈教育非常注重實踐,還應該為學生提供實踐平臺和創作實踐機會。
[1]蘇原春.高校舞蹈教育改革創新探析[J].黃河之聲,2016,(09).
[2]程家躍.舞蹈鑒賞在舞蹈教育中的作用[J].戲劇之家,2016,(17).
王蓓蓓(1979—),女,寧夏銀川人,回族,畢業于香港公開大學,碩士;現任職于寧夏北方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石小鋒(1969—),男,北京人,漢族,畢業于中國解放軍藝術學院,本科,現任職于寧夏北方民族大學音樂舞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