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 燕
(廣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6)
論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體驗
許 燕
(廣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6)
民族聲樂是表演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民族聲樂中,表演藝術家的情感因素占據著重要位置。要想確保民俗聲樂表演能夠吸引觀眾、感動觀眾就要在民族聲樂中加入豐富的硬干因素。并且,民族聲樂中的情感因素要與民族聲樂的演奏合理結合,才能增強觀眾的情感體驗,達到吸引觀眾、感動觀眾的目的。本文從民族聲樂的定義及發展歷史入手,著重分析了民族聲樂的特點積極探索了情感體驗運用到民族聲樂中的技巧、技巧和原則,以增強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體驗。
民族聲樂;情感;體驗
民族聲樂是人民智慧的結晶,蘊含著深厚的思想情感。聲樂演唱十分重視情感的表達,只有表達出符合大眾審美需求的情感才能得到人民大眾的認同。聲樂嚴重中的情感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指民族聲樂表演者對音樂的理解和敢搶,另一方面只聲樂演唱中槍桿表達的方式和技巧。民族音樂情感表達的技巧十分豐富,要求咬字、吐字清晰、發音明亮。研究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體驗不僅有利于增強民族聲樂的感染力,而且對民族聲樂的發展有著直接的現實意義。
(一)定義
民族聲樂迄今為止還沒有統一的定義。在今天,民族聲樂支持者較多的兩個定義分別為:從狹義上講,民族聲樂包括古老的戲曲、傳統的說唱、新型的民族歌謠、現代說唱、民歌以及快板等形式。廣義上說,民族聲樂是建立在古老優秀的民族傳統音樂之上建立起來的一種民族藝術形式。但是,很多人并不支持上述觀點,他們認為民族聲樂是經過國內外音樂的相互融合、互取優點后在對自身音樂逐漸完善中發展起來的民族藝術形式,它們經過了時間的洗滌和眾多音樂家的對其內容進行的補充和完善,經歷了中西文化和我國各個民族之間文化的沖擊和影響,并結合自身民族特點,形成的地域性分布的民族聲樂。在民族聲樂演唱中,每個民族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并具有自身獨特的樂器,形成了獨具一格的演唱風格。
(二)發展歷史
我國的民族聲樂具有悠久的發展歷史,從黃帝時期的勞動者對收貨的贊嘆形成的《彈歌》從早期的夏商時期的自然抗爭中形成的各種民族音樂,諸如大禹治水到我國第一部詩集《詩經》隋唐時期發展逐漸成熟的民族戲曲,典型的代表作如《霓裳羽衣曲》,再到后來的元清小調,明清時期,戲曲角色出現了生、旦、凈、末、丑之分,從清朝后期到新中國建立前期,出現了以民族救亡為代表的歌曲,諸如《黃河大合唱》、《延安頌》等,到新中國建立后歌頌中國的一系列民族歌曲,典型的代表作諸如《青藏高原》等,出現了一大批民族歌唱家,他們用自己獨特的演繹風格,融入自己對家鄉獨特的情感,寫出了一系列膾炙人口的不朽作品。在近代又掀起了以rap、搖滾、rock等形式演唱的風格,多種現代化風格的融入,成名代表作如《最炫民族風》結合經典唱法及說唱于一身,完美的展示了民族特點及風格。
(三)現狀
民族聲樂經歷了漫長的歷史發展,在時間的長河中不斷去其糟粕,沉淀精華。在早期,民族聲樂唱法中典型的代表為京劇、越劇等,演奏樂器也多為二胡等古老的、簡單的樂器。隨著時間的發展,聲樂發展到近代,隨著科技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制造出了更多的樂器,諸如現代的鋼琴、架子鼓等。從演奏樂器方面,大大豐富了演奏風格,新出現的rap、rock、搖滾等形式的演唱技巧也逐漸融入到民族聲樂之中,為民族聲樂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隨著演唱風格的逐漸成熟,演奏樂器的逐漸增多,在近代出現了多種形式的民族聲樂,但是受全球一體化的影響,民族特點正在逐漸的消亡,但是,隨著人口流動速度的增快,民族聲樂也在不斷借鑒其他聲樂的優勢,彌補自己競爭力的不足。
(一)歌詞中展示的為自身民族特色
我國的民族聲樂有著自己名族的鮮明的特征。很多歌曲從歌名和歌詞中就可以判斷出它是屬于哪個民族和地區的歌曲。典型的例如《黃河大合唱》,顯而易見,表達的是黃河流域人民對抗日救亡時的呼喚,《延安頌》則是陜西延安在打了勝仗之后人民歡呼雀躍寫下了這首經典民族聲樂,諸如,內蒙古的《套馬軒》、新疆的《吐魯番的葡萄熟了》等,從歌名中就可以判斷出具體的省份和區域。另外,很多是從歌曲的演唱風格上去判斷它屬于哪個民族的聲樂。諸如,《走西口》唱法為典型的陜西味道,信天游則為陜西味道,不同的省份、不同的民族聲樂有著不同形式的演奏風格,也正是這些內容獨特、演唱風格迥異的民族聲樂,使得我國的民族聲樂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并在相互借鑒中對自身存在的弱點進行逐步的完善。
(二)演奏樂器多為自身民族特有的樂器
在我國的民族聲樂演奏中,演奏樂器一般都為自己民族所特有。例如,內蒙古特有的馬頭琴,在音樂中,只要出現了馬頭琴的聲音,那多數為內蒙古的民族音樂。天津的代表樂器為快板。隨著音樂種類的逐漸豐富和完善,快板已經滲透在現代音樂之中,然而,全國快板最為典型的代表是天津。河北傳統的演唱中一般多為二胡,但是隨著二胡的盛行,在全國之中逐漸行成了二胡伴奏的形式,到后來行成的河北吹歌,典型的樂器代表為管弦樂器,再加上擊打樂器,典型代表為紅白事的嗩吶和慶新春的大鼓。不同民族和區域以不同的演奏樂器發展了不同風格的民族聲樂,它們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相互借鑒、相互影響,經歷了時間的洗滌,留存到今天的優秀的、獨具一格的民族聲樂。
(三)演唱風格迥異
不同的民族聲樂具有不同形式的演唱風格。信天游主導聲音綿長,穿透力強,適合陜西多山的地形下,人們之間的相互交流。內蒙古的草原之歌雄渾、鏗鏘,演繹多為內蒙古大好男兒的豪邁,新疆音樂的歡悅,多為擊打型樂器,并結合新疆獨特的舞蹈,形成了自身風格獨特的民族音樂。北京、河北地區的二胡的悲愴,在演唱中無時無刻不透漏出一絲絲的悲涼,凄婉,但是在慶祝佳節時又展現出另類的鏗鏘有力,節奏歡快,使人心胸激蕩。天津以說唱為主的唱法,配合快板形式擊打樂器,并結合天津獨特的口音,形成了天津的曲藝特色。安徽地區的黃梅戲,唱腔淳樸清新,并結合南方的抒情特點,使得黃梅戲唱法享譽全國。
(一)演唱力度、節拍的不同
民族聲樂的發展受其歷史文化的影響,表現出演唱形式和演唱風格的不同。以二人轉為代表的東北風格的演唱,力度較弱,節拍多為喜慶風格,表現出東北唱腔的喜慶歡快的特點,但是在抗日戰爭中,東北受戰爭的影響最大,也在一時出現了力度鏗鏘的代表作,諸如《智取威虎山》等不朽傳奇。上海地區出現了力度雄渾,節拍較短的經典作品,諸如《上海灘》之作,其演唱中運用了上海獨特的口音,展現出上海灘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人們內心心理活動。南方的聲樂演唱中,力度較輕,節奏舒緩,把南方山水田園風格展現的淋漓盡致,而北方的風格力度較重,節奏較快,展現出了北方民族的鏗鏘有力。西北地區演唱的異域風情,力度雄渾,節奏歡快,展現出其少數民族的文化特性,為我國民族的發展增添了至關重要的一筆,對于我國民族聲樂的完善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二)演唱中咬字的不同
不同民族演唱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格,在我國民族聲樂中,對于咬字的藝術形式也隨著演唱風格也隨著民族的不同呈現出極大的差異。上海音樂中的地方口音因素較重,演唱中很具地方特色,演唱者主要通過歌曲的感情渲染力的增強來展現所表達的內容。歌唱者利用咬字的不同,賦予歌曲新的活力與靈魂,調動聽者的喜怒哀樂等感清。湖南湖北演唱中地方性差異和普通話具有很大的出入,湖南用方言叫hulan,從其發音咬字上就可以判斷出是湖南、湖北口音,這種地域性的民族聲樂具有很強的民族特色,于是在地方性發展中,很符合當地人們的口味,所以,能夠在一定地域內、民族內廣為流傳。
(三)演唱中借助獨特的樂器達到共鳴的效果
音樂是在樂器和歌者之間的相互配合下達到感染他人的效果。尤其是在民族聲樂的演唱中,對于民族樂器的使用與其它音樂相比使用頻率較高,在借助一系列演唱技巧,加上自身樂器的完美結合,達到歌者和樂器樂音共鳴的效果,在演唱中,互相襯托,展現出民族演唱自身獨到的風格的同時也展現出民族樂器的獨特魅力。在較為現代的演唱中《傳奇》不失為一首經典之作,演唱者王菲和樂器勛的相互配合,使得勛樂器能夠更好的為感情渲染做深層次的鋪墊,同時,勛獨特的音色也突出了演唱者其美妙的聲音。這種共鳴式的表達方式及技巧使得演唱者和樂器之間做到了完美的結合,更能震撼聽者的心靈,以增強民族聲樂的感染力及影響力。
(一)必須加入演唱者自身感情的融入
演唱者對于民族聲樂的表達效果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首歌感染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由歌者的演唱技巧多決定。其中,在演唱中,歌者想要完全表達出民族聲樂獨特的內涵,歌者必須在對民族聲樂有著相應了解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感情,使得傳統的民族聲樂具備其靈魂,以增強其表達力,同時感染聽者的心靈,使得在現代社會中,民族聲樂在音樂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
(二)畫面背景應具備民族特色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民族聲樂的表達形式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單調的音樂的表達,而是借助于舞臺背景等畫面形式的新型表達技巧來使觀眾增強對民族文化和歌曲背景的了解。在背景畫面的選擇上,演唱者有著越來越多的選擇。但是,對于民族聲樂的表達中,為了突出民族聲樂的特色,增強觀眾對民族文化的了解,畫面選擇上應緊緊圍繞民族自身文化特點,并用簡潔、生動的畫面,表達人們很難見到或接觸很少的文化內涵,以增強音樂在表達中的感染力。并且,通過畫面背景與民族聲樂的完美結合,在相互印證中,增強音樂和背景畫面的感染力,從視覺和聽覺等多方面,震撼觀眾的內心,做到更好的表達民族聲樂主題的效果。
(三)舞蹈應緊扣民族主題
在古代的音樂表達中,舞蹈就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存在于民族聲樂中。到近代,舞蹈類型的增多,舞蹈形式趨于多樣化,在舞蹈的選擇上與古代相比更具廣大的空間。面對諸多的舞蹈形式及舞蹈風格,民族聲樂在演唱的過程中,要選擇適合本民族的舞蹈,尤其是在自己民族的舞蹈之中,更要選擇貼合演唱歌詞的舞蹈伴奏,并根據歌詞的特點,選擇柔美或者有力的舞蹈風格,以增強聲樂的視覺效果,以達到舞蹈和聲樂完美展示的效果。
情感因素在民族聲樂表演中占據著重要地位,較好的民族聲樂情感表達能夠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增強觀眾的情感體驗。民族聲樂具有歌詞中展示的為自身民族特色、演奏樂器多為自身民族特有的樂器、演唱風格迥異等特點。民族聲樂在表達情感時要注意演唱力度、節拍的不同、演唱中咬字的不同、演唱中借助獨特的樂器達到共鳴的效果。另外,民族聲樂情感表達應要求必須加入演唱者自身感情的融入、畫面背景應具備民族特色、舞蹈應緊扣民族主題。加強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體驗不僅有利于民族聲樂的發展,而且對我國藝術事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1] 姚云飛.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分析[J].北方音樂,2015,20.
[2] 郭睿.民族聲樂獨唱藝術的表演美與演唱的情感因素探討[J].四川戲劇,2012,03.
[3] 楊玲.淺談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因素[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11,06.
[4] 程燁.略論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與個性體現[J].黃河之聲,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