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香(龍巖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福建 龍巖 364000)
?
淺析鋼琴組曲《阿拉伯風格舞曲之一》的演奏藝術
林志香
(龍巖學院藝術與設計學院,福建 龍巖 364000)
【摘要】鋼琴組曲《阿拉伯風格舞曲之一》是由阿希爾·克勞德·德彪西(1862~1918)創作的。《阿拉伯風格舞曲之一》是以明快、簡潔、新穎的音樂語言,詮釋了作曲家對自然充滿詩意的感受,以人與自然共鳴的優美旋律,并與“阿拉伯風格”的完美融合,開辟了音樂審美的新領域。本文對德彪西這首早期作品《阿拉伯風格舞曲之一》的音樂風格加以分析,希望給廣大演奏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德彪西;阿拉伯風;演奏藝術
鋼琴組曲《阿拉伯風格舞曲之一》是德彪西早期創作作品之一,這一時期他采用了“中古調式”曲調有明顯的五聲調式,和聲也非常新穎。《阿拉伯風格舞曲》作為他的早期作品為他的音樂風格打下堅實的基礎。
德彪西是法國名作曲家、鋼琴家,是印象派音樂創始人,他的作品多以詩、畫自然景物為題材而著意與表現其感覺世界中的主觀印象,他發揮聲音“色彩”的變現力,常運用五聲音階,全音階,色彩性和聲配器,以造成朦朧,漂浮,空幻,幽靜的意境《阿拉伯風格舞曲》、《月光》是德彪西早期作品。
A + B + A` + 尾聲
(1~38) (39~70) (71~101) (102~106)
該作品是有尾聲的ABA三段式結構。雖然受到古典音樂的影響,但是該作品還是具有“印象派”風格的影子。作品A段開頭詮釋一種朦朧的意境以5小節輕快的旋律帶出6、7小節主旋律展開,多運用雙音及2對3 的演奏方式,要求演奏者有穩固的基礎,A段以輕松簡潔的方式引入主題,B段由左右手2對3的3連音、保持音等組成的一段高潮迭起的部分,A`與A形相呼應形成一幅朦朧優美的畫面。尾聲再現人與自然共鳴的優美旋律,引發聽眾的遐想。
(一)觸鍵
在鋼琴組曲《阿拉伯風格舞曲之一》中很多地方應用雙音,3連音及3對2等,因每個人的手長短不一,所以這就要求演奏者要把雙音的部分單獨拿出來多加練習,3連音彈奏時要注意三個音的時值要平均,3對2是考驗演奏者的基礎扎實的測試,要求演奏者加強基礎練習。因作品詮釋一種人與自然共鳴,所以在觸鍵上一定要輕巧。在A段15、16、26~28、34~36等小節要漸快,漸弱,營造一種朦朧美。增加聲音的色彩性。德彪西的作品演奏時要感覺像水一樣,注意流暢,靈動,輕巧。德彪西的作品與肖邦、貝多芬完全不一樣,他注重細節,所以在彈奏時要注意細節的處理,做到一絲不茍。
(二)踏板
在鋼琴組曲《阿拉伯風格舞曲之一》中踏板的應用起著重要的作用。作品在很多地方都有踏板的節奏標記,采用踏板可以營造出一種悠遠、朦朧的感受。踏板的應用上應采用拍后踏板,在A段中第6、7小節可以加入一點弱音踏板由第5小節開始慢慢加入弱音踏板和強音踏板一起演繹出一種由遠而近的感受。加強聲音的色彩性。踏板大多根據和聲功能和長音換踏板,在換踏板的時候注意快速換踏板,要不然會有黏糊的感覺,那樣聽起來就不清晰了。
(三)節奏
在鋼琴組曲《阿拉伯風格舞曲之一》中節奏多樣,作品中有4/4拍和4/2拍的改變,還有3連音、2對3,雙音等復雜的節奏型要求演奏者認真的唱譜子,了解作品的背景及作曲家要表達的感情。在彈奏3對2的時候應注意第一拍雙手是一起彈下去的,然后再彈右手的第二個八分音符,然后再彈左手的八分音符的音,最后彈右手剩下的八分音符。開始練習時注意慢練,不要心急。慢慢熟悉了之后再加快速度。
(四)音樂情感的表達
阿拉伯風是中世紀時代阿拉伯建筑上用的名詞,它是一種將人物、神怪、花卉、鳥獸等以小棕樹頁盤旋交織而組合在一起的裝飾建筑的雕刻。在《阿拉伯風格舞曲之一》中演繹了人與自然的共鳴的優美旋律,在A 段中以5小節引出主旋律,演奏時注意氣口的呼吸,作品中在情緒速度力度上的變化,節奏有時也很自由,有的樂句給人一種舒緩自然的感覺,有時又很緊湊凸顯緊張,因此呼吸在演奏中要根據情緒、情感、速度的變化做出相應的氣口處理。這樣表達的情感更加豐富、細膩。在第34、35、36雙音的這三小節上由漸快漸強的彈奏方式表現情感的升級推向高潮部分。全曲表現的是一種人與自然共鳴的詩意的感受。營造一種朦朧,漂浮,空幻,幽靜的意境。具有印象派的作風。
《阿拉伯風格舞曲之一》第一首是德彪西早期作品,既有浪漫主義音樂的特征,又有明顯的印象主義音樂的痕跡,是鋼琴中對于了解印象派主義作品的優秀教材。全曲以明快、簡潔、新穎的音樂語言,詮釋了作曲家對自然充滿詩意的感受,以人與自然共鳴的優美旋律,并與“阿拉伯風格”的完美融合,作為印象派主義音樂《阿拉伯風格舞曲之一》在傳統的基礎上開始了創新,開辟了音樂審美的新領域。《阿拉伯風格舞曲之一》整首作品短小精致,細膩入微,婉轉動人,重視瞬間音樂給人的直接印象,在曲中德彪西用自己的獨特的創作方式為我們展示了用語言無法描繪的美好,使人感受到獨特的朦朧美,深深的沉醉其中。這首作品是20世紀后現代音樂的延伸,為后世印象派作品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于慧.淺析德彪西鋼琴作品《阿拉伯風格曲》第一首的演奏分析[J].黃河之聲,2013,06.
[2]沈旋.德彪西印象主義音樂的創始人{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8.
指導老師:周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