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松龍
(星海音樂學院,廣東 廣州 510500)
中國音樂史教學中體驗教學法的實現
江松龍
(星海音樂學院,廣東 廣州 510500)
體驗式教學法有效推動學生認知活動的進行,以社會生活中的具體形象和教學需要的形象為對象,來以最直觀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從而最大化地保證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和掌握。對于中國音樂史教學來說,其理論內容相對來說較為抽象,如果能夠通過體驗式教學來實現,可以從根本上化抽象為具體,強化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以此來不斷地提升中國音樂史教學效果,深化素質教育改革。本文將重點來對中國音樂史教學中體驗教學法進行深入解讀,并為之提供有效的思路和對策。
中國音樂史;體驗教學法;直觀;心理活動
體驗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引入、創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體驗式教學對于中國音樂史教學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教學質量提升,為學生的學習和成長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學習方式。
中國音樂史充分再現了中國音樂長達數千年的發展和演變的歷史過程,依照發展的時間順序,基本可以分為秦、漢以前音樂;漢、唐時期音樂;宋、元時期音樂;明、清音樂;中國近代音樂和中國現代音樂等。中國音樂具有濃厚的文化性、歷史性和審美性,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的生動展現,具有很強的歷史氣息。縱觀不同的歷史時期,遠古時期的歌舞音樂、夏商時期的器樂、西周東周的六代樂舞、秦漢時期的民間音樂、宋金元時期的市民音樂……這些不同的音樂形式讓中國音樂體系變得更加豐富、完整,具有較強的歷史氣息和時代性。自從有了中華文明,中國音樂就開始出現,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始終與中華命脈息息相關,彰顯出頑強的生命力。音樂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習中國音樂史是對我國傳統文化的深入解讀,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把握了中國音樂未來的發展走向,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一)體驗式教學法的理論內容
體驗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引入、創造或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具體場景或氛圍,以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促進他們的心理機能全面和諧發展的一種教學方法。體驗式教學法的實現,能夠以最直觀的方式來對教學過程進行再現,不斷地提升學生個人的審美能力和知識分析能力,從而最大化地保證教學效果提升。體驗式教學能夠陶冶人的情感,凈化人的心靈、開啟學生的創造精神和思維素質,為他們今后的成長和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二)體驗式教學法的基本原則
體驗式教學法的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在教學過程中,它更加強調意識與無意識的有效統一,堅持愉悅輕松體驗原則和師生互信互重下的自主性原則等,從而來最大化地提升體驗式教學效果,為學生學習能力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特別是對于音樂史教學來說,將體驗式教學有效融入到教學過程中去,能夠以最形象、最生動的方式來對教學內容進行再現,從而保證學生對于知識的吸收和掌握,提升個人審美素質和音樂基本功,有效促進個人綜合音樂素養的提升。
(一)打造理論、實踐教學一體化的網絡體驗平臺
打造理論教學、實踐教學一體化的網絡體驗平臺,打通網絡化教學渠道,比如通過音樂史微信平臺、網站建設等,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引導他們在學習音樂史知識的同時,來進一步地強化他們的體驗能力,不斷對相關的視頻、音樂等進行賞析,實現個人的欣賞能力的提升。保證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效結合,實現對于中國音樂史教學內容進一步解讀,并放到新型網絡教學平臺上來,在保證音樂史教學新鮮感的同時,也進一步強化了對于學生音樂學習能力的訓練,從根本上促進了教學質量的強化。
(二)情境教學,增強學生的音樂審美體驗
情境教學,增強學生的音樂審美體驗。善于借助于多媒體技術,或者師生演唱等方式,善于營造有效的情境來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音樂內容,來對具體音樂史教學內容進行深入解讀。利用ppt將圖像、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手段活躍、豐富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比如在進行唐宋時期文人音樂教學的時候,為了加深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可以通過古琴曲獨奏、琴簫合奏、琴歌表演等方式來再現,能夠充分地保證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統一結合,從而來強化學生的音樂審美體驗,這對于個人綜合音樂素質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三)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音樂史教學實踐活動
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音樂史教學實踐活動,可以通過音樂史知識競賽、專題式音樂課題小組討論、參觀音樂博物館等,來更加有效的對音樂史教學理論內容進行有效的輔佐,從而來更加有效的保證學生音樂認知能力的提升。此外,老師應該積極地整合多種形式的課堂音樂史教學內容,針對其中的知識點,來有效穿插樂曲體驗或者故事講述,這樣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和積極性,以此來不斷地實現學生個人音樂史學習效率的提升,全面深化了中國音樂史素質教育改革。
音樂史教學的核心要素是實踐,即通過有效的音樂史教學來提升學生的理論認識、審美素質和情感體驗,進而來從根本上保證個人綜合音樂素質提升。將體驗式教學引入到中國音樂史教學實踐中去,打造理論教學實踐教學一體化的網絡體驗平臺、情境教學增強學生的音樂審美體驗、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音樂史教學實踐活動,從而來不斷地提升中國音樂史教學有效性,為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
[1]康瑞軍.通識教育·情感體驗·人格養成:普通高校中國音樂史實驗教學改革思路與案例設計[J].音樂探索,2014,(02):123-128.
[2]羅玲芝.《中國音樂史與名作賞析》的課程理念[J].大舞臺,2014,(08):205-206.
[3]劉順.創作性構成中國音樂史課程教學——以中國音樂史與名作賞析課程整合問題為例[J].藝術百家,2008,(02):194-196.
[4]張藝帆.淺探高校中國音樂史課程教學的若干問題[J].音樂時空,2015,(08):143-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