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 娜
(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寧夏 吳忠 751100)
淺談鋼琴演奏中樂感的培養
龐 娜
(寧夏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寧夏 吳忠 751100)
鋼琴是樂器之王,其具有較為清澈的音色和寬廣的音域,故而,十分受到人們的喜愛,并且,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去學習鋼琴的演奏,但是,僅僅是機械式的演奏卻不能夠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所以,要能夠在培養學習者鋼琴演奏技巧的同時也要對其樂感進行培養。本文主要對鋼琴演奏中樂感缺失的主要原因進行分析,并對樂感的培養措施進行研究,以能夠更好的促進學習者演繹的進步。
鋼琴;樂感;培養
樂感的增加音樂感染力的主要因素,而現代社會的很多鋼琴演奏,隨然具有較高的演奏技巧,節奏以及音高上也掌握的十分完美,但是卻不能夠讓人聽出“味道”,感覺就像是在背書,而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鋼琴的演奏沒有樂感,如今鋼琴的學習者十分的廣泛,所以一個良好的樂感更是演奏人員所必須要能夠具備的關鍵因素,本文意在對鋼琴演奏中樂感的培養方式進行分析,其具體內容如下。
(一)缺乏演奏興趣
缺乏樂感的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缺乏演奏興趣。興趣是人對事物或活動所表現出來的積極、熱情和肯定的態度,并由此產生參與、認識和探究的心理傾向。在彈琴的過程中,一旦失去興趣,外界再施加壓力,也是無濟于事,因為沒有動力。
(二)演奏方法和技巧的缺失
有些學生不管什么樣的樂曲都要極力去表現,就算是演奏強烈、表情豐富,甚至樸實無華的樂句也要故意晃來晃去,古典作品彈奏更是表現的一團糟。更有甚者單一的為了技巧而忽視了對作品的理解或沒有扎實的相應表現音樂的技巧,這種膚淺的、錯誤的演奏是無法提高演奏質量的。
(三)對作品音樂表現及風格把握不足
一般說來,表現音樂的最基本要素有四個,分別是特性、力度、對比和樂句。而這四個要素都是由人的樂感所賦予的。其中,抓住音樂特性是表現音樂的關鍵。很多學生彈琴時往往只重視技巧或音樂的流暢性,很少去留心音樂內容、情緒、形象、意境等。其實這些才是作品的總體風貌。
每一個演奏作品都包含了作曲家在那個時期的音樂流行、特性,但是音樂各個時期作曲家的思想觀念有所不同,所以在作曲方面,無論是技法還是風格都會有一些不同,這些不同大多是體現在聲音、演奏方法、和聲以及力度等技巧方面的,如果沒有對這些因素進行一個很好的把握,那么對演奏作品就不會理解的很好,也就很容易造成演奏人員自己覺得很不錯但是聽眾卻沒有太大的感覺。
(一)增強對音樂理論知識的把握程度
樂感除了是先天形成之外,更多是在于后天的培養形成的,在鋼琴的演奏過程中,無論是和聲、練耳還是賞析等課程之間,都是具有著十分緊密的關聯,一個成功的音樂作品中,每一個部分都是要用音樂的理論進行闡述的,而一個學習鋼琴演奏的人員,更是要能夠對這些專業的鋼琴知識進行扎實的掌握,以此來鋼琴作品的演奏中對彈奏的理論知識進行靈活的運用。
如何才能夠將這些知識進行很好的把握呢,首先要能夠對鋼琴的演奏樂譜進行精準的定位,無論是音樂中蘊含的內容還是音樂的一些特殊技巧都要能夠進行很好的把握,這種精心的準備工作是對作品演奏之前的基礎,通過這些方式能夠讓作品的演奏變的更加的深入人心,也能夠讓音樂彈奏的人員可以更加直接的面對作曲人的內心感受,進而達到一個好作品的演繹。
其次要能夠對各種聲學方面的知識進行掌握,鋼琴是一種和聲的樂器,所以其具有的和聲方法也有很多,故而,音樂的演奏人員要能夠對這種和聲的性質和相關的知識進行很好的把握,這樣就能夠讓音樂的演奏具有更好的連貫性。
最后,演奏的人員還要能夠具有一個曲式方面的音樂知識學習,這樣能夠讓演奏者可以更加清楚的對樂譜進行一個有效的分析,更好的發現其中的邏輯規律,從而能夠在整體的把握上更加趨近于作曲者的思想和藝術方向。
(二)對綜合的藝術素質進行強化
綜合素質較高的音樂演奏人員其鋼琴的演奏水平不會低,通常而言,藝術的綜合性素質有人員對藝術的認知情況,表現情況,審美情況以及精神創造等方面,這些素質都是作為鋼琴演奏人員在長期的經驗積累以及長期的學習后才能夠慢慢的進行掌握的,只有在這種演奏學習的過程中慢慢的進行磨合,才能夠找到一個符合自己的定位和演繹,也才能夠更好的塑造出一個屬于自己的音樂形象,通過對自身巨大潛力的掌握和調動,能夠讓音樂在演奏的過程中表現出一個能夠引起共鳴的藝術性,這種藝術性既能夠引起關注心靈上的震撼,也能夠在思想上引起共鳴。故而,在鋼琴的教學過程中,鋼琴教師要能夠充分的運用自身的綜合藝術素質,將作品中的藝術性和情感進行挖掘和培養,進而更好的增強學生的藝術性質。
(三)不斷的增強鋼琴演奏人員對音樂的欣賞能力
鋼琴主要來源于歐洲,所以很多的傳統音樂理論都是來自歐洲國家,所以,相對應的音樂語言也是比較生硬的,所以,學生在對鋼琴進行學習的同時,要能夠對聽力情況進行提升和培養,并且使其能夠多多的傾聽一些名家的作品,以能夠讓學生很好的受到藝術的熏陶,進而能夠更好地對樂感進行挖掘。要能夠教會學生聯想能力,即能夠從音樂表達的內容中想象出一個符合的畫面,在此環節中,鋼琴教師要能夠將音樂和情況很好的進行融合,對學生頭腦中的音樂進行塑造,使其能夠很好的體會到音樂的生命力,進而在整體上更好的增強學生對音樂的藝術欣賞水平。
要想能夠在鋼琴的演奏中培養出一個良好的樂感,其主要的方式就是讓音樂貼近演奏者的心靈,使其能夠真真切切的感受到音樂的美妙,并能夠用自己的表達方式將這種感覺進行敘述,只有這樣,才能夠讓鋼琴的演奏能夠達到完美,也只有這樣,才能夠鋼琴的表達更加的完整,由于鋼琴的學習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所以在對演奏人員的樂感進行培養時,要能夠讓其將音樂轉變為具體的情感,并將這種情感變成演奏的音符,這樣,就能夠讓樂感更加完美的服務于音樂作品,保證音樂的演奏質量。
[1]虞雪芬.淺談鋼琴演奏中樂感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2011, (07):45-46.
[2]唐劭.淺談鋼琴基礎教學中樂感的培養[J].戲劇之家,2016, (15):78+94.
[3]彭曉鯤.淺談鋼琴演奏中的樂感[J].北方音樂,2011,(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