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秋月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重慶 401524)
高校數碼鋼琴大課教學模式初探
鐘秋月
(重慶人文科技學院,重慶 401524)
高校數碼鋼琴大課為高校鋼琴教學提高了效率,節約了師資力量,當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就這種教學模式的現狀,優勢和局限性,以及相應的對策進行闡述。
數碼鋼琴大課;高校
數碼鋼琴大課,是一種利用多臺數碼鋼琴,電腦音頻視頻等相關設備,進行多人集體鋼琴教學的教學模式,在鋼琴教學史上,可以說是一種較新的教學模式。和傳統鋼琴小課不一樣的是,數碼鋼琴大課不是教師和學生一對一的上課方式,而是一對多的教學模式。另外教學的硬件也不一樣,數碼鋼琴大課會用到數碼鋼琴,電腦及相關教學軟件,而傳統鋼琴教學只用到傳統鋼琴進行教學??梢哉f在科技含量上,數碼鋼琴大課略勝于傳統鋼琴教學。
目前高校開設的音樂專業都會開設鋼琴課,學校招生人數的擴招和師資人數的固定,逐漸出現矛盾,很多學校出現師生比例的嚴重失調。如果還以傳統的鋼琴小課模式進行教學,勢必給鋼琴教師帶來沉重的教學壓力。在這種現狀下,出現了數碼鋼琴大課的教學模式,這一模式減少了教師的重復勞動,減少教師資源的浪費,使鋼琴教學能夠順利地開展。
(一)受眾廣,效率高
數碼鋼琴大課一般采用集體授課的方式,即在一堂課內,一名教師同時教授多名學生,使單位課時內受宜的學生增多。而傳統鋼琴小課,是一名教師一節課教授一至兩名學生,相對而言,單位課時內,所教授的學生遠遠少于數碼鋼琴大課所教授的學生。從這方面來看,數碼鋼琴大課這種教學模式,的確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節省教學資源
傳統鋼琴教課的教學中,教師在面對相同鋼琴基礎的同學時,要重復教相同的內容,造成重復勞動,教學資源的浪費。數碼鋼琴大課的教學中,教師在面對相同鋼琴基礎的學生時,可以一起講解,減輕教師勞動,保證了每堂課的教學質量。
(三)調動學生積極性(課堂氛圍好)
數碼鋼琴大課,是多名學生一起上課,在課堂練習時,大家可以一起練習,互相有一定的帶動性和感染力,互相有交流,課堂氛圍很好。每個同學看到其他同學積極學習和彈奏的狀態,也會讓自己很好地融入到課堂中。另外數碼鋼琴大課中,會有學生重奏,合奏練習等等其他教學模式,這些多樣的模式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能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傳統鋼琴小課,學生上課環境相對封閉,教學模式也相對單一,練習環境相對孤獨,學生自己完成的好壞都沒有參照物進行對比,久而久之,形成學習上的惰性。
(四)促進學生自我改進
數碼鋼琴大課,在教學過程中,會讓學生之間互相觀摩學習,課堂上每個學生要在其他同學面前演奏,演奏者彈奏的好壞都會很直觀的呈現在同學面前,學生為了在課堂上有好的表現,便會自己主動地進行練習,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學習的上進心,從而提高學生的鋼琴演奏水平,提高教學效果。而傳統鋼琴小課,一對一的教學模式,學生對自己作業完成的好壞沒有很客觀的衡量標準,自己演奏狀態也不知在同學中處于何等位置,從而學習沒有目標,逐漸沒有太大動力。
(五)有助消除學生演奏時心理上的緊張
數碼鋼琴大課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性格比較內向,或者有演奏心理困難的學生有很大的幫助,這一類學生自己課后單獨練習時會比較好,但是人一多就緊張,導致演奏效果打折。在數碼鋼琴大課的教學中,學生在一開始學習鋼琴,就是多人一起上課,每堂課都會要求學生在其他同學面前進行演奏,有些學生可能開始會有些不太自然,但是隨著在同學面前演奏的次數和練習增多,演奏時的緊張心理可以得到慢慢的調整,從而自如演奏。
(一)教學進度與學生個體進度之間的矛盾及解決方式
前面提到,數碼鋼琴大課,有統一的教學規劃和教學安排,可以讓學生很規范的進行學習。但是另外一方面,學生的程度可能會有不同,參差不齊,如果都放到一個班進行學習,就會出現有的學生覺得課程難,有的覺得簡單。針對這種情況,在給學生安排數碼鋼琴大課之前,學校要組織一個鋼琴摸底考試,根據學生的鋼琴程度進行科學分班,相同程度的學生分到同一個班,統一教學,這樣教師在教學進度上也能比較合理的進行安排了。
在教學過程中還會出現同一個班,有的學生接受能力比較好,進度比較快,有的相對于全班來說較慢,如果還把其放在原來程度的班級,勢必會影響其以后的學習,所以這時就需要把這學生再進行相應的班級調整,從而達到最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數碼鋼琴彈奏手感與傳統鋼琴之間的存在差異及解決辦法
數碼鋼琴是是采取數碼技術(脈沖編碼調制技術)代替模擬技術,能夠較逼真得模仿傳統鋼琴的音色,另外還具備多種音色、變調、混音、節拍器等功能,可以說在這方面功能比傳統鋼琴更強大。
但是高校開設數碼鋼琴課的目的是為了提交教學效率,合理利用師資,讓學生能更好地進行鋼琴彈奏。數碼鋼琴和傳統鋼琴之間,在觸感上是有很多差別的,比如說數碼鋼琴一般來說鍵盤偏軟,輕觸琴鍵,就可以發聲,少數數碼鋼琴通過工藝的改進,模仿傳統鋼琴,需要更多手指力量才能使琴發聲。而傳統鋼琴,由于其擊弦機等構造的原因,在彈奏時,手指要有一定的力度,才能使鋼琴發聲,甚至在某些樂曲需要表現比較激動輝煌的情緒時,要用到很大的力度。也就是說在力度的表現上,數碼鋼琴的變化幅度小于傳統鋼琴,傳統鋼琴的構造,造就了其多變的力度層次。另一方面,傳統鋼琴在彈奏時,手指的觸鍵方式不同,出來的音色也會變化多樣,這一點也是數碼鋼琴不能達到的。長時期彈奏數碼鋼琴,有礙于對鋼琴音色和觸鍵的把握。所以建議高校開展數碼鋼琴大課適宜在學生剛入學時,重點針對鋼琴基礎薄弱的學生。當學生學習1-2年后,掌握了基礎的鋼琴彈奏方法后,就需要轉入鋼琴小課的學習中,進一步接觸傳統鋼琴的彈奏學習。
高校數碼鋼琴大課的開展,對于鋼琴學習來說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對于高校師資的合理利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給學生提供了更好地課堂學習氛圍。我們只需在實際開展中不斷探索、改進,使其成為更加科學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