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哲華
(浙江傳媒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0)
審視教育改革背景下的高校舞蹈教育探討
俞哲華
(浙江傳媒學院,浙江 杭州 310000)
舞蹈,可以直接聆聽人們心靈的聲音,歷來被稱為“藝術之母”,對一個人的影響力是無需用太多的語言去描繪解釋的。教育改革不斷伴隨著社會的進步而發展,更加注重人性化理念,關注學生身心健康,鼓勵學生全面發展。文章通過對舞蹈教育在各大高校中產生的問題進行探究,進一步為舞蹈教育如何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更好地發展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意見和建議,從而推動舞蹈教育在高校發展的進程。
改革背景;高校舞蹈;教育探討
現如今,素質教育是各大高校重要的發展趨勢,致力于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和綜合實踐能力的提高,豐富學生精神世界,啟迪學生自由靈魂。我國經濟和社會的迅速發展,為舞蹈教育提供了豐富的營養土壤,舞蹈教育在各大高校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但是仍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制約著舞蹈教育的發展。
(一)起步晚,發展良莠不齊
舞蹈教育發展起步晚,教學設備有待完備,師資力量比較薄弱,教育體系也有待完善,由于各大高校經濟狀況的不同,且不同高校有不同的標準,導致舞蹈教育在各大高校發展良莠不齊。高校舞蹈教育是由中專舞蹈教育發展而來的,處于摸索階段,各方面都有欠缺,要想讓舞蹈教育在高校得到更好發展,就需要各方面的重視,支持和努力。
(二)師資力量薄弱,專業性不強
主觀來說,還是重視程度不高,人們潛意識對藝術類的重視程度不高,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不重視舞蹈在素質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客觀來講,師資薄弱,舞蹈老師所占比例很小,有的學校幾乎沒有,很多的老師并非接受過專業的教學,專業功底不夠扎實,而只是單純接受過專業舞蹈教育的老師,知識結構比較單一,學術交流甚少,教學體系的不完善直接影響對學生的培養,高校舞蹈教育普及面還比較小,專業性不夠強,教師教學理念沒有緊緊跟隨時代的步伐,比較陳舊,已經不適用于當今的高校教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到釋放,反而壓抑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發展慢,創新精神匱乏
受傳統模式影響較大,教學方法比較單一和教條主義,沒有創新精神,一味地照搬和挪用,沒有做到因材施教,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學生被動的學習,無法快樂的享受教學過程,激情慢慢被磨滅,持消極的態度,學生認識不到自身的優點和潛力,無法真正的將自己融入舞蹈的藝術美中,這是一種很糟糕的狀態,學生缺乏自信心和創新能力,學生實踐機會較少,對知識的應用較少,老師授課以灌輸為主,和學生互動不起來,這也是很重要的問題。
(一)對生活的感悟,與藝術的貼近
談及舞蹈,浮現人體的靈動之美,是藝術的呈現,藝術來源于豐富多彩的生活,也高于生活,以感性的形式塑造藝術形象,展現人體語言,是人體與藝術的橋梁。對生活的感悟,同時將感悟所得,融入到舞蹈學習中,不僅有助于發現生活的細微之處,也有助于提升自我藝術修養品味。
(二)藝術的熏陶,修養的提高
舞蹈教育屬于審美教育,對審美能力的培養和藝術鑒賞力的提高有著不可替代的意義,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近距離與藝術相通,感受舞蹈的藝術美感,通過舞蹈動作,表達內心細膩情感,將自我完全融入藝術殿堂中,藝術的魅力光彩奪人,藝術修養也在不覺間得到了提升。
(三)培養學生毅力,忍耐力和團體意識
學習舞蹈,是一件需要毅力,不斷堅強咬牙挺過的事情,在舞蹈訓練過程中,學生要克服自身的身體疼痛和長時間練習的疲勞,反復進行練習,動作并非練習一兩次就可以,需要練習多次,遇到高難度的動作,所付出的努力和忍受的疼痛就更多了,舞蹈教育有利于磨練學生的意志力和忍耐力,在舞蹈教育中,團體意識也很重要,相互配合又相互競爭的關系,隊形整齊,動作劃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通過參加各種大小舞蹈排練和比賽,可以調動學生的豐富情感和創新意識。
(一)加強宣傳普及,提高社會重視程度
宣傳普及藝術在人們生活中所起的潛移默化的作用,鼓勵人們在滿足物質生活基礎上,積極追求精神世界的高度和品味鑒賞力,發展舞蹈教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對藝術的審美鑒賞力,提高藝術修養,和對美的感知能力。
(二)改革教育體制,增添創新元素
在固有教學模式基礎上,進行改革創新,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和學生是需要相互配合的,不能舍一取一,這樣是不對的,教師要不斷引導學生,啟迪學生思維,學生要積極跟隨老師思路進行探究思考,摒棄舊有教育體制中,“老師教,學生學”的教學理念,要對學生的舞蹈功底和基本素養提出比較專業的要求,培養學生的主動創造能力和對知識吸收能力及實踐應用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發展。音樂是舞蹈的靈魂,優秀的音樂作品有利于創作出優秀的舞蹈作品,開設音樂創作課程,對舞蹈教學是很有幫助的,學生對音樂創作的試探過程,有利于提高對舞蹈創作的創新能力。開拓專業領域,培養全面人才,除專業課程之外,開設相關課程,拓展專業領域,從而使學生全面獲取知識,全面提高藝術修養。
(三)學術交流沙龍,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招聘優秀的專業老師,提高師資專業水平,同時給高校舞蹈老師提供深造機會,專業化的培訓,提高教學素養和課堂教學質量。在固有的教育模式基礎上,增添新的形式,借助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增添學生學習熱情,陶冶情操,塑造形體美,提高藝術修養,培養個人氣質,增添學生對美的追求,幻想,享受和娛樂,在教學中,舞蹈表演和舞蹈創作可以同步進行,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很有幫助的。舞蹈教育要提高理論教學比重,培養多方面全面性人才。還要了解自身專業不足,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各大高校對素質教育越來越重視,對舞蹈教育也不斷加強了重視程度,舞蹈有助于人們情感宣泄,釋放壓力,舞蹈教育的發展就需要得到人們的重視,只有這樣,各大高校才能向社會不斷輸出高質量全面性人才,適應社會的需求,繪制中國夢的美麗藍圖。
[1]王嵐.校園舞蹈對大學生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的培養[J].中共四川省委省級機關黨校學報,2006,(3).
[2]王帝,周麗華.試論高校舞蹈教育的作用[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6,24(5).
[3]杜景瑤.論舞蹈教育與青少年素質教育[J].藝術教育,2006,(1).
俞哲華(1987—),女,浙江義烏,漢,碩士研究生,講師,浙江傳媒學院音樂學院舞蹈系,研究方向:舞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