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健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山西 太谷 030801)
關于提高高校音樂教學質量的實踐與探索
王 健
(山西農業大學信息學院,山西 太谷 030801)
通過課程的教學活動,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古典音樂的基礎性知識,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使學生學習多方面的音樂表現形式、音樂體裁等知識。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在教學活動中,一實踐為依托,對提高我院音樂教學質量提出的幾點思考與探索。
音樂通識教育;教學實踐;建議
音樂是文化修養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典音樂更是久盛不衰、百聽不厭,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有助于提高人們的文化修養和精神文明的境界。西方古典音樂的基本理論和作曲技巧,也是其他音樂包括近現代中國音樂發展和提高的所需要借鑒的。學習古典音樂,不僅能夠陶冶情操,而且能夠啟發創意,有助于提高自我感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靈感,增強創意思維能力,適應世界文化不斷加強的交流與合作的形勢。《古典音樂入門》作為學院通識選修課程開設,共分32個學時,它是一門關于古典音樂的基礎性課程。
通過課程的教學活動,目的是為了讓學生了解古典音樂的基礎性知識,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使學生學習多方面的音樂表現形式、音樂體裁等知識。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掌握一定的音樂美學知識,提高和培養高尚的審美情操。理解、欣賞和感悟古典音樂入門的的主要內容,西方古典音樂的中世紀音樂、文藝復興時期音樂、巴羅克時期音樂、古典主義時期音樂、浪漫主義時期音樂、20世紀音樂和中國古典音樂中的古典歌舞音樂、古典戲曲音樂及古典器樂音樂等方面內容。通過學習掌握古典音樂的歷史流變、時代的特點、音樂家以及不同時期的代表性作品;開闊學生眼界,了解當今世界上客觀存在的多元音樂文化現象,把握世界不同地區、不同種族音樂的多樣性,為更好地聆聽、感悟音樂打下基礎,提高音樂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掌握一定的音樂美學知識,提高和培養高尚的審美情操。
1.一切從實際出發,根據我院通識課選修課的授課目的和對象,選擇古典音樂課程的學生音樂基礎參差不齊。在課程設置上,應該加以優化和完善。
課程的開始階段加入一些音樂術語以及音樂基本理論與后期涉及到音樂相關術語相結合教授,如什么是音符,什么是節奏,什么是和弦、什么是樂句、樂段以及樂章等等音樂類的專業術語應在開始階段教授清楚。因為這些是古典音樂中不可缺少的,這樣就便于在后期的課程中如果涉及到這些問題,不會讓學生們聽起來云里霧里。在后期講授比較大型的古典音樂作品時,講授的音樂術語就相對之前更加深入也更加貼近與作品本身。舉一個例子來說,在前期我們要講授什么是樂章,因為一個音樂作品都是由一個或者幾個樂章組成的,在后期我們講到路德維希·凡·貝多芬時,在了解樂章的基礎上,要讓同學們清楚什么是交響樂就容易的多,交響樂一般會有四個樂章組成,每個樂章都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2.在音樂作品的選擇上由簡入難。古典音樂的領域十分寬泛,我們每一人可能一生也無法學習完古典音樂所有領域,學生的欣賞更需要老師去帶領,而且在古典音樂欣賞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對于歌劇的欣賞,同學們本身對于歌劇就比較生疏和難以理解,所以在學習的初級,應該引導學生先去欣賞一些入門級的歌劇比如:法國作曲家喬治·比才的歌劇《卡門》,此劇也是世界范圍內上演最多的歌劇之一。無論是歌劇的劇情,序曲以及中間的重點唱段都是非常經典也是同學們耳熟能詳的,以這樣的歌劇開始欣賞,會讓學生對于歌劇的生疏感降低很多。
3.聯系生活實際,培養教學活動中的創造性思維。通過教學活動中,可以發現同學們對于音樂的興趣濃厚,而且主要的興趣點集中于流行音樂的范疇。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了解把握學生的特點,緊跟時代,完善教學。比如,在教授音樂的節奏這一概念時,我們可以由流行音樂切入,因為流行音樂較古典音樂在節奏上有一個非常大的區別是,流行音樂會把節奏放在最為重要的位置加以強調,以加強了的音樂的代入感;而古典音樂并非如此,古典音樂中的節奏和弦樂句情感等等有很多要素,節奏也不會作為最為重要的部分被強調,所以,在這部分教學時,流行音樂最為容易分辨節奏,我們可以以流行音樂為引入,過渡到節奏明顯的古典音樂部分,最后到節奏不是十分明顯的古典音樂上,從而達到聽辨欣賞古典音樂的目的。
在教學活動中,還應聯系實際生活,比如學生們感覺古典音樂是比較遙遠的,這就需要課程緊跟時代,鼓勵學生的探索和創新精神。比如,大學生平時喜歡看到的電影電視作品中,有很多背景音樂都用了經典的古典音樂片段;目前,非常火熱的真人秀節目中,背景音樂中古典音樂的選用隨處可見;日常生活中我們無意中看到各種廣告中,古典音樂更是不勝枚舉;在流行歌曲中,有很多都是由古典音樂進行改編而成的等等。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利用各種渠道收集古典音樂的各種信息,重視在引導學生積累知識的同時,發展自己的創造能力。為學生學習與發現的結合,創造氛圍和條件。
審美的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人追求人的完滿,學會體驗人生,感悟人生,讓自己感受到一個有意義、有情致的人生,對人產生熱愛與喜悅,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升華。這樣來說,人的全面發展,才符合審美教育的根本性質。本學期通過本課程的教學活動,基本上完成了讓學生了解古典音樂的基礎性知識,擴大學生的音樂視野。使學生學習多方面的音樂表現形式、音樂體裁等知識。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和進行相應思考。隨著教學的深入,將在下一學期積極作出《古典音樂入門》課程的進一步改進與完善。■